序言
仰望星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古往今来,中国人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从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载着《东方红》响彻太空,到如今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实现了中国探月绕、落、回三步走,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步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航天重大工程和型号任务的实施也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微放电击穿就是其中之一。在极端情况下,微放电击穿能够对飞行器上的微波通信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这种损伤在发射之后是不可能在轨修复或更换的。本书的作者作为航天工程的一线研究人员,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撰写此书。此书涉及微放电击穿的物理机理、微波部件微放电设计验证分析、微放电检测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国内外检测标准,分析了微放电检测研究进展,是工程实践与理论分析紧密联系的科技图书。
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叙述,全是围绕微放电击穿问题从产生机理、设计分析与试验检测技术来介绍,有很强的实用性、可用性及可操作性。目前,大功率微波部件必须开展微放电试验检测。
从事航天研究大半辈子,我个人认为中国要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要特别加强像这样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结合理论分析与检测研究,从根本上找出微放电击穿的问题源头,才能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微放电击穿分析理论与检测方法,指导部件设计与工程试验。我深知撰写这样一本书籍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本书的作者都是航天工程的一线研究人员,有些还是从事大半辈子试验检测的研究人员,他们能在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型号任务之余完成这本书,实属不易!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微放电击穿的相关专业知识,也能感受到作为航天一线人员的作者希望把其所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的殷切之心,能够感受到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希望更多像作者一样的有心人愿意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后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能够得到帮助,助推我国航天事业以及空间技术的后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