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化代武力

以教化代武力

人生向上(个人的和社会的)里面含藏着自爱爱人的深厚意思,是人类生命力量的源泉。我常说,中国人若单从自卫自治和经济上的合作出发来组织团体,都不会有好的希望,有真的成功。必须从较深的动机、更高的要求——人生向上——出发,而后才有力量克服许多困难(妨碍团体生活成功的那些因子),完成大社会团体的建设。在西洋人固然从其很久的集团生活,使他们身上较少那些妨碍团体生活的习惯,而具有许多适于团体生活的习惯;但若想撤废武力,那仍非另自有一种力量来替代不可。不然的话,单从理智的思维计算上以维系团体生活怕是太不够的;必须有超计算的感情力量才可以。此力量在往时多半是借重于宗教的情操;在今后则将在我所谓的理性。理性是一种很强的感情力量,然而是明智的。当其自发就是志愿;要志愿久而不衰,则外面环境的涵养启牖功夫不可少。教育(或教化)在这里就成了顶重要的事情。说以理性替代武力,其实就是以教育(或教化)替代武力。这种教育怕以中国古代的礼乐为最好;在将来文化中就是要复兴礼乐教化,一定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