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链激酶

重组链激酶

【外文名】Recombinant Streptokinase for Injection

【药理作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的成分为重组链激酶,重组链激酶与纤溶酶原以1∶1克分子比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把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纤溶酶催化血栓主要基质纤维蛋白水解,从而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同时重组链激酶的溶栓作用因纤维蛋白的存在而增强,因此重组链激酶能有效特异地溶解血栓或血块,能治疗以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全身,15min后主要分布在肝(34%)、肾(12%)、胃肠(7.3%),在血浆中的浓度呈指数衰减。从血浆中的消除有快慢两个时相,半衰期分别为5~30min和83min,主要从肝脏经胆道排出,仍保留生物活性。

【临床实用】急性心肌梗塞等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一般推荐本品150万IU溶解于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1h。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应尽早开始,争取发病12h内开始治疗。对于特殊病人(如体重过低或明显超重),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剂量(按2万IU/kg计)。

【不良反应】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肩背痛、过敏性皮疹;本品静脉滴注时可发生低血压,如血压下降应减慢滴注速度;过敏性休克罕见。轻度过敏反应不必中断治疗,重度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静滴。过敏反应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或激素处理。②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皮肤瘀斑,胃肠道、泌尿道或呼吸道出血;重组链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1%~0.3%。大出血时可用6-氨基己酸,输新鲜血浆或全血。③其他反应:本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偶见缓慢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搏性心率、室性早搏或室颤等;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及GPT升高;溶栓后可发生继发性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或胆固醇栓塞等。

【特殊人群】老年用药尚不清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用药尚未见诸报道。

【注意事项】

1.①本品应严格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②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应尽早开始,争取发病12h内开始治疗;③本品使用前用5%葡萄糖溶液溶解,溶解液应在4~6h内使用;④用链激酶后5d至12个月内不能用重组链激酶;⑤用本品治疗血管再通后,发生再梗塞,可用其他溶栓药。

2.禁用:①两周内有出血、手术、外伤史、心肺复苏或不能实施压迫止血的血管穿刺等患;②近两周内有溃疡出血病史、食管静脉曲张、溃疡性结肠炎或出血性视网膜病变患者;③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mmHg/110mmHg以上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④凝血障碍及出血性疾病患者;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⑥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伴左房血栓者(溶栓后可能发生脑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⑦妊娠期妇女;⑧对链激酶过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