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现状分析

第二节 全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现状分析

2015年,盐田区有各类幼儿园26所,其中公办园3所,占11.5%;民办园23所,占88.5%。全区幼儿园核定规模总班数198个,在园幼儿为5779人。

一、结构性要素分析

盐田区各类幼儿园平均班额为29.19人,其中,省级园平均班额为31.25人,市级园平均班额为29.29人,区级园平均班额为24.97人,规范园平均班额为27人,无等级园平均班额29.89人。

幼儿园班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师幼比高低,师幼比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要素之一,不仅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认证指标,也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监测指标。从表1-1中数据可得,全区幼儿园师幼比为1∶13.5,其中,省级园师幼比为1∶11.5,市级园师幼比为1∶14.6,区级园师幼比为1∶12.3,无等级园师幼比为1∶14.1。从数据来看,我区师幼比平均水平要高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显示的幼教机构师幼比平均水平1∶15的基准,其中省级园师幼比最高,区级园次之,市级园最低。原因在于,省级园多为公办园,严格按照招生要求录取幼儿人数,而市级园多为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园,保教费相对较低,多数家长喜欢将孩子送到这类幼儿园,致使该类幼儿园师幼比相对较低。

二、过程性要素分析

1.学习环境

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方面,不同的幼儿园表现出不同的水平特征,主要体现在玩教具和图书等材料的投放适宜性方面。

全区幼儿园中,省级园的区域材料丰富,且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市级园的区域材料投放丰富,对班级区域设置及教学设备管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常规,但是材料的投放在年龄适宜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区级园区域材料投放较为丰富,同样形成良好的常规,但材料管理方面还需加强建立相应的体系;规范化幼儿园的区域材料基本能满足孩子活动需要,但欠缺年龄适宜性考虑;无等级园则在空间规划管理及有效利用等方面还需加强。

2.一日生活安排

从全区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安排来看,我区各园均已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且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安排,但是在一日生活的组织形式与过渡环节存在明显的差异。

省、市级园注重多种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的相结合,给予孩子充足自由选择游戏的时间,环节之间的衔接得当,环节转换自然有序;区级园重视孩子自由选择游戏时间的安排,但过渡环节的设计及组织方法考虑得还不够周全,教师在转换过程的合理组织方面还需要提升。无等级园虽然给孩子提供了自由选择游戏的时间安排,但在实际操作中,自由选择游戏的时间常常受到教师主导活动的影响,过渡环节的组织欠缺灵活性。

3.课程内容

从全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方面看,我区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课程为主,如借鉴蒙特梭利教学法、海森高课程、主题探究活动等,进而开展园本课程实践研究。

从省、市级民办园来看,以参考教材,并结合园本实际、幼儿经验等设置课程内容;区级园使用固定教材,结合幼儿经验设置课程内容;部分无等级园基本按照固定教材设置课程内容。

4.教学组织策略

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关注点放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却忽略了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从我区各级园所的教学组织策略看来,省、市级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区级园的教学形式也呈现出了全班、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以主题活动组织教学;无等级幼儿园也是以主题活动开展,但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运用及相互结合还有待提升。

5.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游戏、学习,或是生活。调查发现,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多数教师比较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互动,更多地关注幼儿学习经验提升和集体活动中的语言交流,较为忽视生活活动中的情感支持,在生活活动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缺乏一种双向的人际交流。

6.家长参与情况

省市级园通过与家长沟通及收集家长信息的方式,深入了解家长情况;区级园在与家长沟通的专业性方面还需加强;无等级园对家长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幼儿园会针对幼儿在园的情况、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理念、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幼儿在园发展情况、家长需要向幼儿园沟通了解的事项等进行交流。

各园在与家长沟通方面都有本园的特色,以适宜于本园家长层面的方式进行沟通,都拥有良好的家长基础,家长的支持率高。

省市级园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形式多样,参与活动有深度;区级、无等级园也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但深度不够。

近年来,各园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社区资源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多数是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还应该继续深入挖掘社区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辟新的领域,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省市级园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形式多样,有日常活动的观察记录、生活小日记、幼儿成长档案、信息平台等,这些观察评价方式能提高教学活动对幼儿个体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家长的科学育儿更具指导性。区级园的幼儿评价中以信息平台为主,观察记录及成长档案的有效性都还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园的幼儿评价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要逐项建立并落实。

普惠园在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改进与完善,各园向省市级园学习,逐渐完善幼儿成长档案,建立起了幼儿观察记录,还要引导老师如何提升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