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年少志高

第二章 年少志高

成贻宾在小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听父亲和老师讲到我们国家从鸦片战争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国家纷至沓来,“共同分享”侵略特权,包括内河航运权、筑路权、采矿权、居留权、警察权、驻军权等等。他了解到,西方列强在江苏重要城市开设租界作为侵略基地,并随后采取讹诈手段,将租界逐步扩大。这些本属于我们的土地,他们竟视同自己的领土,镇江有英租界,苏州有日租界,南京也是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他们入侵中国抢占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输出资本,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国家所处的状况是危若累卵,“工业不振,商业不发达,农业将近破产”。要改变这种国情,只有通过所有青少年一起努力,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改造国家的本领,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起来,才能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肆侵略中国,所到之处施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12月,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无辜百姓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南京周边城市的市民闻此凶讯,携儿带女,纷纷逃难。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成贻宾随家人逃难回故里氾水。

但是随着日军进攻苏北,屠杀的惨剧在扬州也一次次地重演,先后发生了“江都仙女庙镇惨案”“天宁寺惨案”和“万福桥惨案”。

成贻宾一家因及时逃回了家乡,躲过了这场屠杀。但逃难回乡后,他们一家人想想都很后怕。日军的这些罪恶行径在成贻宾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和哥哥姐姐每每谈起逃难之事,就会握起小拳头说:“我恨这伙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我发誓要努力学习,学成真本领,将来和大家一起把这伙侵略者赶出国土,建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成贻宾在小学读书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怎样做一个现代的儿童》,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认识,他在文中说道:

谁都承认这个国家“危若累卵”,一切的外侮外患,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几乎无时没有,无刻能免,其他如工业不振,商业不发达,就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农业也是一落千丈,差不多将近破产。倘若我们再不赶快努力,再不从速的准备,长此以往恐怕亡国灭种的危险就在眼前哩!

面对国将不国,成贻宾的急切之情溢于笔尖。再不从速准备,就要“亡国灭种”了!他深感儿童责任之巨大:

我们常听人家说“今日的儿童即是国家的主人翁”,又说“后生可畏”。从这两句话的意思看起来,足见得一个儿童将来所负的责任繁重,所作事业伟大。而人们期望儿童的心理格外热烈了,但是我们自身也应该很慎重的想一想,千万不要以为人们重视我,人们尊敬我,我就“夜郎自大”不求上进,甚而至于“自暴自弃”,甘心堕落,那就造成儿童中的一个败类。这样不独失望于人群,并且降低了自身的价格了。

那么“这样现代的儿童究竟应该怎样准备?怎样努力呢”?成贻宾对怎样做一个现代的儿童,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他认为只要按照“三种精神去干,那么此样一定可以做个好儿童,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好国民”:

1. 敢问,我们有不明白的事就问,我们认为有理的说,比我学问高的人固然要问,就是学问不如我们的人,我们也要问。这样有时也可以使我们自己得到许多知识,古人说“不耻下问”就是这个意思。

2. 敢于学习,学无止境。任何一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何况是儿童对知识和世界知之渺小,这样就更应该加强学习。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说学习非常之苦的,不通过艰苦努力是难以完成的。只有经过自己不断下功夫,才能获得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道理最确当不过了。

3. 敢于上进,不要自暴自弃。一个少年如果没有上进心,就是他将来长大成人时,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就需要儿童在他小时候就要树立远大理想,千万不能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而要一鼓作气,迎着困难前进。读书学习更要这样,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那些敢于上进,敢于进取,不自暴自弃的人,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彼岸,才能最后获得成功。

“敢问、敢于学习、敢于上进”构成了成贻宾的学习观,这就是他即使生逢乱世,依旧勤于学习、勇于奋斗的原因。

成贻宾追求革命真理的思想,在他年幼时就开始萌发。他曾撰写过一篇《总理逝世纪念会演说词》:

今天是总理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在这一天全国和全世界的人都在集会纪念。因为总理是一个为人类谋福利的革命者,但他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不断努力。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专制政府,缔造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成立了,但是亲手创民国的总理不多年便与世长辞了。从此中华民国便少了一个领袖,真是中华民国的不幸。

总理不但要推翻专制政府,创造中华民国,并且要打倒帝国主义,为世界弱小民族谋幸福。所以总理的死不但是中华民国的不幸,也是世界上弱小民族的不幸。

我们要纪念总理不但是开个纪念会,讲几句话就算了事的,而应当效法总理大无畏的精神,去继续奋斗,以完成总理遗志。这样才不失去今天开会纪念的意义哩!

从成贻宾撰写的这篇《演说词》中,可以看出他对孙中山总理抱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孙中山总理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它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依然如故。由此成贻宾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要独立要富强,必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封建统治。少年时代的成贻宾已经树立了雄心壮志,效法总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加努力奋斗来完成总理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并对这一宏愿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他在文章《童子军的责任》中写下关于童子军的责任:

一是对国家的责任。我们的国家受到列强的压迫和侵略,几乎到了不能再生存的地步。这是什么缘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使我们回想到过去教育的缺陷,对青少年太少注意到民族观念,使他们不能成为为国家为民族牺牲奋斗的爱国主义英雄。所以让列强得寸进尺的侵略,以致于造成了目前的危险。我们要挽救危运唯有靠这一辈受新教育的童子军来率领全民众为国家为民族找出路。这是第一个责任。

二是对于社会的责任。在童子军第二条誓词里说 :“随时随地服务化,以服务公众。”所以童子军是社会的服务员,而且更拿出“日行善”做座右铭。在家里的时候要服务家庭里的事,在学校里及童子军团部里的时候要努力替学校及部里服务,在社会上要努力服务社会。这是第二个责任。

三是对自身的责任。“力求自己知识、道德、体格的健全。”这是童子军第三条誓词。和上面二个责任,便成为一个完全的青年。我们知道自己知识、道德、体格若不健全,便没有资格担任领导民众服务社会的责任,所以力求自己知识、道德、体格的健全。这是童子军第三个责任。

少年成贻宾对祖国一直遭受列强欺凌和侵略无比愤恨。他已经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政府腐败无能,特别是对青少年为国家为民族牺牲奋斗的爱国精神教育非常缺失,这样就使得国家被外部侵略势力不断蚕食。因此,他认为一定要增强民族观念的教育,使得所有青少年有知识、有道德、体格健全,愿意为国家、为民族而英勇牺牲、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