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柳志杰 成贻宾传》是其中之一。
柳志杰烈士是从一个普通山村青年成长为文武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革命东奔西走、纵横南北,却几乎没有留下多少文献资料。烈士的经历跌宕曲折、颇有传奇色彩,要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其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给烈士精准“画像”,确非易事。面对迄今仅有一两篇烈士小传资料的现状,作者沿着烈士的革命人生道路,尽力搜集立传所需的各类资料。作者的朋友赵坤博士还克服学业繁重、旅途劳顿等困难,赶往柳志杰家乡采访烈士后人、拜访相关部门、遍访岳西秀美的山水,不放过每一个还原或展现烈士早年岁月的时光印迹。尤其是他不辞劳苦地联系上烈士的侄孙柳殖提老人,老人家不仅提供家谱帮作者弄清了烈士的谱系家世、带作者参观烈士故居,而且讲述了烈士一些不为人知的生动往事,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感谢他们为给柳志杰烈士立传作出的重要贡献!
成贻宾牺牲时是一名在校读书的二年级大学生,年仅22岁,所以他生前事迹比较有限,况且他幼年就去外地读书,家乡的人对其生前情况了解甚少。他的亲人和同学绝大部分又已作古,收集资料难度极大。作者在20多年前曾参与成贻宾烈士资料的调查工作,并于1992年撰写了5000字左右的《成贻宾传》刊登于《江苏省革命烈士传选编》(解放战争时期)。2015年9月,作者又重新接手《成贻宾传》撰写任务。此次撰稿要求很高,为了尽量丰富成贻宾烈士事迹,作者又走访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大学以及成贻宾烈士侄儿成文、成贻宾未婚妻女儿周小梅等人。他们给作者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柳志杰传的作者是章慕荣。撰写工作得到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田艳丽处长、杨溯处长、杜秀娟四级调研员以及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的吴玫副总编的帮助与支持。成贻宾传的作者是杨长喜。成贻宾传初稿完成后,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处长徐树法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宝应县委宣传部、宝应县委党史办公室给予诸多方便和支持。传记的出版,自始至终得到了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书稿撰写时间比较紧促,资料收集又有一定难度,撰写过程中难免舛错和疏漏,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作 者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