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纯真爱情

第八章 纯真爱情

成贻宾和恋人彭毓芬是在家乡宝应氾水镇相识的。彭毓芬是宝应县城人,家境比较贫寒。她十二三岁时,父亲病故,无任何经济来源,辍学寄居在氾水镇一个亲戚家中,帮助亲戚家照看小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942年初,成贻宾放寒假从南京回到故乡氾水。一天天气非常阴冷,他路过离家很近的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个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在河边洗东西,双手冻得通红,身上的衣服破旧且又单薄。这个小姑娘长得很清秀,看上去很有气质,成贻宾对这个小姑娘不由产生怜悯之心。后来他向别人打听到这个小姑娘的不幸身世,同情她的悲惨生活遭遇,就设法主动接近她。他在和她交谈中,彭毓芬总是说自己命苦,对前途毫无希望。成贻宾就经常开导她不能自暴自弃,应当振作起来,通过自己努力是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还劝说她一个女孩子不能只会做一些家务事,而让宝贵的青春年华白白流逝,应当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将来能为社会作出自己一点贡献,从而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彭毓芬

自从相识之后,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心。彭毓芬在成贻宾不断鼓励和影响之下,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愿望就逐渐产生了。此时,成贻宾亦积极想法帮她寻找学习课本。因为彭毓芬辍学前只读到小学三四年级,所以成贻宾就利用假期帮助她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循序渐进补习高小功课。彭毓芬学习非常刻苦用心,在成贻宾的帮助之下,很快补习完了小学课程。随着时光推移,在他俩频繁接触中,爱情的火花在两个年轻人心中悄悄地萌发了。成贻宾自从和彭毓芬交往后,就将认识她的经过以及她的不幸身世告诉了父母。其父母暗暗观察,发现彭毓芬是一个非常朴实、勤快、懂事、要求上进的小姑娘。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1943年夏,成贻宾的父母就非常高兴地为他们举办了简朴的订婚仪式。

订婚以后,成贻宾的父母亲考虑到彭毓芬将来前途,决定把她带到南京读书,进一步来培养她。彭毓芬到了南京以后,经过成贻宾帮助和自己不懈努力考上了初中。初中毕业后又考入南京市立师范学校。

成贻宾和彭毓芬相爱之后经常有书信往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1944年初,成贻宾给彭毓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拟定了“新生十大信条”,对自己今后努力方向提出更高的要求。

芬:

心中的话,郁积了有一个月了,不用你催,我自己也耐不住了。讲吧,妹妹,请你停一停手中的工作,花上几分钟来读远地的情人给你的甜蜜的信吧!

远的不谈吧,咱们谈一九四四年的事:

三天的年假,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想的机会。我在这三天当中,检讨了所有的过去,同时,计划了将来,我觉得过去的随它过去吧,不管它是酸甜苦辣;要注意将来,把握现在,于是我觉得有“自我革命”的必要。于是我拟定“新生十大信条”,以期自今年起,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一、一个新生,是一定有着新的人生观。新的人生观,是活泼的、乐观的、健全的。

二、一个新生,一定有丰富的学术、丰富的学识,来源于正确的理解、仔细的观察。

三、一个新生,一定是有纪律的生活,严格地律已,忠诚地待人。

四、一个新生,一定有果敢的毅力。要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地,和黑暗的阻挫斗争。

五、一个新生,一定有高尚的品格,不欺骗人,同时也不欺骗自己。

六、一个新生,一定是勤俭的,能自己做的事,必得自己去做,能省的费用,必得节省。

七、一个新生,一定是乐群助人的。不可自私自利,要随时牺牲自己,为了大众!

八、一个新生,一定是朴实的。不唱高调,不蹈浮夸,而切实地努力于工作和事业。

九、一个新生,一定是爱国家、爱民族的。同时也是爱父母、爱师长、爱一切可爱的人的。

十、一个新生,一定有着高贵的爱情,要始终亲爱、谅解、安慰着甜蜜的爱人。

芬,你以为这十条太空洞、太广泛么,或者是太夸大么?是的,一个人绝对难于同时地具备这个条件的,但是我愿把它作为我的十块指路牌,努力地向“新生”猛进!

成贻宾给彭毓芬的信 成贻宾给彭毓芬的信

在这封成贻宾称为“甜蜜的信”里,没有卿卿我我,有的是一个热血青年奋发向上、投身革命的宣言。成贻宾在信中表示,青年人“要注意将来,把握现在”,并为自己拟定了“新生十大信条”,努力地去创造新的生命。他认为,新的生命不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丰富的学识,更要有勇敢的毅力、高尚的人格,而且要朴实、爱国家、爱人民,为了人民大众,可以随时牺牲自己。在信中,他把踏实、诚恳的学习态度与高尚的人格、崇高的革命目标相结合,不仅鞭策了自己,对青年朋友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激励,而且也是所有人生路上的“十块指路牌”。

成贻宾和未婚妻彭毓芬经常通过书信往来,交流学习经验,谈论人生理想。1944年4月,彭毓芬回宝应看望母亲。她接连给成贻宾写了两封信。5月13日,成贻宾给她写了回信。信中,他对未婚妻在学习上的进步给予鼓励,对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指出:

《乡居小忆》可惜也遗失了。我猜想那也一定是篇好文章,并不是我奉承你,实在你的努力,已经得到很大收获了。无论在思想上、结构上都有了进步,只是辞藻方面,还不够流利。但是,只要长久地如此练习下来,总会更美满的。

《怎样做一个新女性》,写得很好,但是缺点是反面文章多了一点,显得正面文章少了。这一个题目,是要求答案的,也就是正面文章应该占得多一点,但是也无大碍的。

“标点符号”中错了几处,现在寄还,希望你自己再看看。

英文以及算术,不知你怎么学习的,学习到什么程度,希望给我一个详细的报告。

他告诉恋人,自己感到学校教育存在很大弊端,自己和同学正一起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近来大家学习的空气太没有了。大多数出去看电影,懒的睡觉,用功的看小说、写字、写信。没有人看教科书,为什么呢?老师太“拆烂污”了。自从教务主任辞职后,老师们也起了小小的更动。英文先生一天到晚没精打采。讲起书来,专教《天方夜谭》一类的神怪故事,生字死多,一点意思没有。读音是老式的,尾音高,声调细,国文也是教的《古文观止》。教育仿佛要把我们拉到“木乃伊”的坟墓里去似的,不允许我们嗅到一点点现代的气息!

然而我不愿堕落,我不愿去看电影,更不愿去睡觉,我只有自己鞭策着我自己。在国文方面,和同学们筹备着《青年生活》月刊,大约不久可以出版了。在英文方面,买了许多日本出版的英文杂志看看。数学方面,认真地做着习题,但是身体方面也注意,天天早晨跑步。

他还表达了对社会婚姻不自由感到无奈和惘然:

得知征鸿大哥已经订了婚,是他同乡乡间的一位姓董的村姑,两下从没相见过,是甘心做旧礼教的牺牲呢,还是孝心?我惘然,因为婚姻自由经学者们争了几十年,也没有争出一个结果,人情是矛盾的。

最后他既是对恋人也是对自己提出:“茫茫世界,道途是错综复杂。我们脑筋里绝对容不下这么多的思想,”鞭策自己要“以国家、事业作为两大目标,努力迈进”。

成贻宾笔记

成贻宾英语笔记

这封信中没有恋人之间的甜言蜜语,全篇一直在围绕学习、工作、理想展开讨论,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纯真的爱。

1946年秋,彭毓芬在成贻宾不断督促和帮助之下,再加上自已坚持不懈努力,终于考取南京市立师范学校幼稚师范专科班。这个学校一般是家境贫困的学生才来投考的公费学校。彭毓芬正是因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所以才考这个学校的。如果凭她的能力是可以考一个更好的学校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她的情绪比较低落。成贻宾就耐心地开导她:“教育是一种最积极、最根本的建设力量,而幼儿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实在万分重要,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平地而起,如果楼房的基础没有砌好,再好的楼房也是会倒塌下来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幼儿教育基础没有能打好,那将影响这个人的一生。你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将专业知识无论如何要学好,这样就可以为你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彭毓芬在成贻宾反复开导下逐步明白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下决心把专业知识学好,不辜负他的殷切希望。

1948年秋,彭毓芬离毕业只有最后一个学年了。9月21日,成贻宾再次给她致信,和她交流学习方面的问题。他在信中分析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你的目标是什么呢?——发展中国的幼儿教育,设立普遍的幼稚园和托儿所,使成为一个进步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让我们的伟大的第二代不再受到苦难,愉快而健康地生长!

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设立普遍的发电厂和电力网,使得工业能电气化,再农业机械化,利用自然的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从根本上除去贫穷和战争的因素。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高深而广博的学问”。成贻宾鼓励彭毓芬“尽量地求学”。为此,他特别叮嘱彭毓芬要注意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他在信中说道:

学校里所要学的,都是基本知识,你必须能全部理解,然后才能以之为一种工具,去进一步研究。

书是知识的泉源,我们读的书真太少了,我们将要购买很多的书籍,关于自己专门的书,还要搜购本行的杂志,要成套的。

也许经济不可能,也许我们不知道买些什么书,那么图书馆是我们的宝库。我想你还不太会利用图书馆,须要学习,还有逛旧书摊和新书店也必须。有时买不起,走马看花也可能得到一个大概。

教育是一种最积极、最根本的建设力量,而幼稚教育又是教育的最基本,实在万分重要,成就也决定非常之大。

要事业成功,最要紧的因素是知识,今年是最后的一年,应当努力把握住它努力充实自己。

成贻宾对学习十分重视,他告诉彭毓芬,毕业后仍需要继续学习,“经常地阅读教育方面的书报杂志,并要研究自己的工作,使有实地的领悟”,尤其“幼托事业是一种新兴的事业,国内参考书暂有限,而只有从多地方须以他国的成绩为参考。所以外国语不可不学,有机会,当然最好能去外国一次,实地研究或考察”。

1948年9月21日,成贻宾给彭毓芬的信

在信中,成贻宾还展望了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有一天,全国的婴儿诞生了,便送到国家组织的托儿所去。他们的母亲照常做工、种田或教书。孩子们有最好的营养,科学的设备,有专门的教师教他们如何正确的姿势学习、走路、发音,直到被送入了幼稚园。幼稚园的年限应延长,包括了童年的时期,幸福而快乐的他们进了小学、中学、大学。他们将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政治家,一直保持着小时所受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这世界建设得像天堂!

成贻宾信心满满地说:“这不是梦想,这是可以实现的伟大的计划”,“只须国内的大环境能够安定下来,自己不腐化,不堕落,认清目标,一点一滴地埋头苦干,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光明就在明天!”

成贻宾知道彭毓芬的英文和数、理、化等学科基础比较差,他就想法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到她学校去帮她补习功课。彭毓芬害怕别的同学经常看见成贻宾来找她而引起不必要的闲话,于是她就让成贻宾最好在学校门外等她。成贻宾也非常理解她,就每次按约定时间在校门外等她,从没有耽误过时间,也从没有任何抱怨的情绪。补习功课没有合适的地方,他们就选择离学校比较近,而又比较安静的五台山小学教室里,或者到五台山小山坡上。补习功课时间一长,彭毓芬有时产生厌烦情绪,安不下心来听成贻宾讲解,成贻宾就不急不躁地说服她。

在补习功课时,成贻宾想了各种方法尽力让彭毓芬能听懂,弄明白,真正掌握知识。成贻宾的耐心与努力没有白费,彭毓芬的学业进步很大,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帮助彭毓芬学习的同时,成贻宾对未婚妻的关心也是体贴入微。当他看到彭毓芬的手患有皮肤病,平时洗衣服手就会裂口子,他就帮她把衣服送到学校洗衣房里去洗。成贻宾牺牲后,彭毓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日记中发现,那些说是要送到洗衣房的衣服,都是成贻宾挤出时间来给她洗的。成贻宾的短暂一生,对彭毓芬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她常对别人说:“成贻宾的思想、品质、为人以及和他的革命感情是永远无法忘记的。”成贻宾英勇牺牲之后,彭毓芬处处都以成贻宾为榜样。她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