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传统IP组网模式的缺陷
2025年09月21日
3.1.2 传统IP组网模式的缺陷
就目前而言,传统组网模式就是路由器加专线模式,该模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每个包是逐个路由器寻址(逐跳寻址),端到端的时延很大且时延抖动大;②路由器逐个包的地址解析,寻址和过滤引入了额外时延。在不同的路由周期或在负载均衡时,同一个目的地址的IP包可能走不同的路由,不适合实时业务的应用。每个路由器独立的寻址使得网络流量和规划以及基于QoS的寻址十分困难。
随着Internet规模的继续扩大,路由器和子网的数量增加,路由表项急剧膨胀,可能影响路由表修改的事件数目也随着急剧增长,用于路由表刷新的开销(包括路由器的CPU资源,交换路由信息所耗费的网络带宽,严重时甚至会超过用户数据带宽)加大,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IP包经过的路由器越多,被处理的次数就越多,传输时间就越长,丢失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更难得保证QoS以支持实时业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路由器已从传统基于总线(背板)交换,软件包转发和集中式处理结构改为交换矩阵,硬件转发和分布式处理结构,处理能力和吞吐量大大提高。但从本质上仍是传统路由器,存在如何检索庞大路由表项问题。尽管CIDR和高速缓存技术可以减少表项和加快访问速度,但骨干路由器仍存在搜索高达几十万个路由表项的糟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