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Parlay API

7.3.2 Parlay API

为了促进电信业的竞争,英国电信部在20世纪90年代宣布英国电信(BT)必须允许第3方业务提供商访问其交换机,这意味着必须开放交换机的控制接口,将对运营商网络的安全和完整性带来巨大的挑战。自然,BT不愿意公开这些控制接口而让第3方直接进入其网络。为此,BT联合微软、北电和西门子等制造厂商发起成立了Parlay组织,研究开发安全的开放式交换机接口,该接口屏蔽了交换机的原有控制接口,但是业务提供者却可以利用该接口向交换机发出控制指令。实际上就是开放原来封闭的智能网业务控制接口,形成一个更有竞争性的增值业务开发环境。Parlay的英文的原意就是赌博中连本带利增值的意思。

随着研究的进展,Parlay标准已不仅是开放智能网业务交换功能(SSF)和业务控制功能(SCF)之间的接口,还包括诸如传讯、QoS协商、计费、移动网中的位置管理等其他网络的访问能力。其功能和适用网络的类型随着Parlay版本的升级不断扩充,已成为NGN最为重要的技术。

Parlay模型由3个部分组成:

(1)客户端应用。第3方开发的业务逻辑程序,通过Parlay接口访问相应的网络功能。由第3方单位管理。

(2)框架接口。提供Parlay可靠运行必须的安全和管理功能。由网络运营商管理。

(3)业务接口。提供访问底层网络的具体能力,如呼叫控制、用户交互等。由业务运营商管理。

需要注意,Parlay标准定义的是控制底层网络资源的API,并非网络协议。两者的差别在于:协议面向具体的网络,由严格定义的一组消息和通信规则组成;API面向软件编程者,由一组抽象的操作或过程组成。在不同的网络中完成同样的功能所用的协议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所用的API则完全相同。这样,原来对通信网技术知之甚少的软件人员也可以利用Parlay接口自如地开发应用业务程序。

Parlay API接口是用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的中性的IDL语言定义的,理论上可以用任何技术实现。事实上最直接的实现方法自然就是采用OMG定义的CORBA中间件技术,它可以很好地支持分布式第3方业务逻辑的远程控制。但如何提高效率、加快响应速度是CORBA应用于多媒体实时业务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OMG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在Parlay组织成立后不久,3GPP和ETSI启动了3G系统UMTS的开放式业务架构的研究,称为OSA。两者非常相似,最初的OSA标准就是由Parlay 1.2和2.1加上少量的3GPP新增功能组成的。其后,两个组织决定从Parlay 3.0和OSA R5开始统一发布接口标准,命名为Parlay/OSA,这奠定了固定和移动NGN业务层融合的技术基础。两者的差别在于,Parlay是单纯的接口标准;OSA是一种业务结构,不但包括业务接口,还包括体系结构以及Parlay至移动网络协议,如MAP,CAP等的映射。

1.Parlay API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Parlay API是定义在业务应用层和控制层之间的标准化接口,它在下一代网络中的位置如图7.2所示。可以看出,Parlay API位于现有网络之上,现有网络的网络单元通过Parlay网关与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从而提供第3方业务或综合的业务,Parlay网关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接口为Parlay API。Parlay网关与现有网络的网络单元之间的协议采用各个网络的现有协议,如INAP,MAP,CAP,SIP等。

图7.2 PARLAY API在网络中的位置图

2.Parlay API的体系结构

Parlay API是一组开放的、独立于技术的、可扩展的API,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使用UML语言进行描述。第3方业务开发商、独立软件提供商能通过Parlay API来开发业务。业务应用开发者通过此开放的标准接口利用网络的能力为各个网络的用户提供服务。Parlay API提供了一个安全、开放的接入现有网络的能力。

Parlay/OSA网关包括多个业务能力服务器(SCS),每个业务能力服务器对应用来说是一个或多个业务能力特征(SCF),此业务能力特征是对网络所提供的功能的抽象,负责为高层应用提供访问网络资源和信息的能力;框架(Framework)提供保证业务接口开放、安全以及可管理所必需的能力。

Parlay API技术规范共定义了以下5种接口,如图7.3所示,接口6暂未定义:

客户应用和框架间的接口(接口1):此接口主要完成鉴权授权、业务的发现与选择,建立业务协议,接入业务等保证应用正常使用业务的基本功能。

客户应用和业务能力特征之间的接口(接口2):此接口主要完成应用与业务间的消息交互,应用通过此接口实现对各种业务的调用。

框架和业务能力特征之间的接口(接口3):此接口主要完成业务在框架注册,框架对业务的管理等功能。

框架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接口(接口4):此接口主要完成企业经营者对业务的订购功能。

图7.3 Paplay API定义的5种接口图

框架和第3方业务提供商之间的接口(接口5):通过此接口允许第3方供应商提供Parlay业务,具体功能与接口3相似。

3.Parlay API对业务的支持

Parlay API是一个标准的接口,从而能够使得第3方通过此接口利用运营商的基础网络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例如,统一消息业务、基于位置的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等,这些业务的业务逻辑都位于应用服务器中。

通过Parlay提供的第3方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信类业务:如点击拨号、VOIP、点击传真、可视通话、会议电话以及与位置相关的紧急呼叫业务、路边助手业务等。消息类业务:如统一消息、短消息、语音信箱、E-Mail、多媒体消息、聊天等。信息类业务:如新闻、体育、旅游、金融、天气、黄页、票务等各种信息的查询、订制、通知以及基于位置的人员跟踪、找朋友等。

支付类业务:如电子商务、移动银行、网上支付、即时售订票、收费浏览等。

娱乐类业务:如游戏、博彩、谜语、教育、广告等。

各类业务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有机地结合,例如,可以在查询信息时根据相应的信息进行支付类业务,再如各种娱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消息方式来表现(短消息、Email),将娱乐与消息业务相结合。

4.Parlay API定义的框架和SCS

3GPP提出的OSA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提供新业务的体系结构。OSA向业务提供商提供了标准的API,通过这些API,业务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利用承载网络的业务能力,如呼叫控制能力、用户信息查询能力等,而又不必了解承载网信令细节。目前3GPP,ETSI和Parlay ORG已经在API完全达成了一致,共同发布了API文稿,在3个组织内部的称谓分别为:3GPP Rel.4,ETSI OSA Version 1,Parlay 3.0。

OSA体系结构分为3部分如下:

(1)业务层(Application)。业务层的业务应用程序可以是第3方开发的业务,也可以是网络运营者自己提供的业务,如VPN业务、多方会议业务、基于定位的业务等。这些业务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上实现。

(2)框架部分(Framework)。框架为业务层提供一些基本运作机制,使业务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承载网络的业务能力。框架部分典型的运作机制为鉴权和发现机制。业务应用程序使用下层承载网络前,必须与框架部分进行鉴权,之后才可以由框架部分提供的发现机制帮助业务应用程序找到适合SCS中的业务能力特征SCF的业务服务器。OSA的业务能力特征SCF及框架提供的运行机制都是用接口API定义的。

(3)业务能力服务器SCS。SCS向业务应用程序提供承载网的服务能力特征SCF,这些SCF是下层网络能力的抽象定义,如呼叫控制、用户定位等都被抽象成SCF。SCS是逻辑的概念,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如用户定位SCF、呼叫控制SCF等可以在一个物理节点实现,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中实现。SCS是承载网络实体及上层业务之间的黏合剂。

网络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业务,在向下一代网络的过渡中需要重点研究业务层的演进技术。要真正实现业务层的融合,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屏蔽不同的底层网络的技术细节,使上层的业务执行与具体网络无关,从而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实现跨越多个异构网络的业务。Parlay API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技术。独立软件供应商可以在基于Parlay规范的平台上开发高级的电信业务。Parlay API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引入了Internet上的应用开发模式,为IT应用与电信网的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Parlay/OSA得到了众多标准化组织和厂商的支持,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开放式网络API标准。

由于Parlay API的定义与具体技术无关,具有网络独立性,基于Parlay API开发的应用能在多种网络上运行。因此,可以Parlay API为基础实现多网业务层面的融合和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