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MPLS网络与传统路由器组网的比较
2025年09月21日
3.3.2 MPLS网络与传统路由器组网的比较
在MPLS出现以前,IP传送技术从DDN、X.25、FR演变到ATM和SDH等,不论哪种都归结为传统路由器加专线技术,并没有改变其逐跳路由转发特性。尽管X.25,FR,ATM本身就是交换网,但对于路由器而言,这些交换网只是点到点链路而已。
基于MPLS的网络与传统路由器加专线的IP传统网模式相比较如图3.7所示,在MPLS域内部不使用用户数据的IP包头,只使用标签进行转发,处理第2层的短且固定长度的标签比处理第3层的变长IP包,要简单快速。这样,MPLS去掉了传统路由器的用户数据的逐跳寻址,逐包转发以及减少时延和时延抖动,有利于支持实时业务。在QoS方面,在传统路由器网络中,对包所属类型的划分在每一跳上对每个包都要进行,而在MPLS网络中,只在入口LER进行一次IP包的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分析与标签映射,与Diff Serv相似,而核心节点LSR不关心,只做标签交换。这样,MPLS网络实现核心处理简单,智能在边缘层和接入层实现的原则,这正符合IP精髓思想。
图3.7 MPLS网络与传统路由器网络比较图
(a)传统路由器网络;(b)MPLS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