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数的基本知识
通常情况下,衡量一手牌的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应该是这手牌能不能很快听牌,且听牌的个数多不多。听牌快,个数多,说明这手牌很好,容易胡牌。反之就不好,不容易胡牌。
教学案例1:
下面图形中,进哪些牌可以使其下听?
牌型如下图所示:
教学图1
观察可知:
第一,这手牌只要进:1筒和1、2、3、4、5、6万,都可以听牌。
第二,这7个数字牌就称为机会数;由于每个数字牌有4张,7个数字牌合计有7×4=28张,那么这手牌的机会数的大小就是28。
上面的两点可以这么说:
1筒和1、2、3、4、5、6万就是这手牌的机会数。
数字28就是这手牌的机会数大小。
注意:数字28是机会数的理论值,实际值要减去所有看得见的“明牌”张数之和,“明牌”是指手中看得见的牌和牌桌上打出来的牌。在这里明牌张数只有手中的这4张牌:1筒2张,1、4万各1张,合计4张;所以实际的机会数=28-4=24。
1.机会数定义
机会数就是能够让一手牌“下听”的那些数字牌。
为了下面的介绍方便,我们把机会数的第一个拼音用大写字母J来表示,那么教学图1这手牌的机会数就可以表示为:
J(教学图1)=24。
这个式子的含义就是:教学图1这手牌的机会数是24。
括号(教学图1)代表机会数的身份,就是教学图1这副牌。就像公民的身份证一样,每张身份证对应一个特定的个体。
后面的介绍中都要用到“J”这个符号,请一定要熟悉它。
2.机会数的计算方法
把教学图1的计算过程记录下来就是:
教学图1
第一步:观察找出可以让图形下听的全部数字牌。
第二步:将所有数字牌全部相加,然后乘以4,再减去牌桌上所有看得见的明牌张数之和,最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实际机会数。
那么,对教学图1的整个计算过程就可以这样来描述:
观察可知:
这手牌只要进:1筒和1、2、3、4、5、6万,均可听牌,其机会数J(教学图1)=7×4-4=24。
机会数24这个数值究竟是大还是小?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感受,兹举几例:单吊的机会数是3,间张听机会数是4,两头听最大机会数是8,三张听最大机会数是11……那么机会数24,你觉得是大还是小?应该是很大了,听牌很容易。
这个计算方法称为“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可以用下面的“机会数定理”来表述。
机会数定理:任何一手牌的好坏程度和成功率大小都可以用机会数J来表示,其大小是把所有能够让研究对象下听的数字牌全部求和,再乘4,然后减去所有的明牌个数之和,即:
这就是机会数定理,简称朱氏定理。
公式中各项的意义是:
J(m)表示某一手牌,即研究对象。
4×∑N表示把所有能让研究对象下听的数字牌相加,再乘4。
∑(明牌)表示把所有看得见的明牌张数相加。
定理中的数学式称为“机会数计算式”,或称“朱氏计算式”。
这个计算公式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它的计算分三步:
第一步,找出全部机会数;
第二步,全部机会数相加乘4;
第三步,减去所有明牌数之和。
实际应用中,前面两步可以合成一步;稍加练习之后,熟能生巧,三步可合成一步,一气呵成。
直接计算法是一种简单快捷、效率很高的实用工具。实战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应用价值很大,但需要说明两点:
第一,实战中的机会数是在不断变化的,要随时修正它的数值。
第二,机会数的计算为博弈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对牌张的取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并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成功。因为能够让你胡牌的那个关键张何时出现,非你我可以控制。
俗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成功与否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自己能主宰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请看下图:
教学图0-1
这是刚刚摸进8万的图形,该怎么打?
可以考虑的牌张有:3、5、6筒和7、8万。用机会数计算如下:
打3筒:进4、7筒和2、6、7、9万,均可听牌;机会数J(3筒)=6×4-8=16。
打5筒:进3筒和2、6、7、9万,均可听牌;机会数J(5筒)=5×4-6=14。
打6筒:进4筒和2、6、7、9万,均可听牌;机会数J(6筒)=5×4-5=15。
打7万:进3、4、7筒和2、6、9万,均可听牌;机会数J(7万)=6×4-8=16。
打8万:进3、4、7筒和2、7万,均可听牌;机会数J(8万)=5×4-10=10。
计算结果表明:打3筒或7万是最佳选择。
如果没有机会数计算这个工具,就很难判断这手牌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