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剑晨

二、陈剑晨

陈剑晨1911年生于浙江省嵊县。他从14岁就开始吹口琴,20岁从事演奏、教学活动,是我国口琴事业的拓荒者之一。陈剑晨的出生年代正是中国音乐的荒芜期,当时的中国音乐艺术处于低谷,尤其是口琴艺术在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蛮荒的状态,外国人讥笑中国是“无乐之国”。陈剑晨一次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了外国人讥笑中国音乐的言辞,心中很是气愤,决心以口琴为桥梁来普及我国的音乐事业,并于1933年创建亚声口琴会,1935年创建上海口琴会,担任会长。

陈剑晨在口琴艺术方面的建树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肯定,1949年陈剑晨开始担任上海市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0年加入“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并任上海市五届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作为上海代表团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并与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合影留念。20世纪60年代首创口琴、吉他、大提琴组成口琴弦乐四重奏,口琴、手风琴、吉他三重奏等。

1981年年底日本举办国际口琴录音带比赛时,陈剑晨用板胡协奏形式的口琴大合奏《胜利鼓》参赛,在主办单位的录音广播中受到全体评委高度赞赏,荣获合奏比赛第二名,这是我国口琴在当时国际比赛中获得的最高荣誉。文化部社会文化管理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向上海口琴会陈剑晨颁发了荣誉奖状。1985年陈剑晨以75岁高龄访问了香港口琴界,观摩了青年会口琴乐团的演出,还为香港的口琴、口风琴比赛发奖,并作了示范演出。

自1933年起至今,陈剑晨编著了大量有关口琴的书籍,正式出版的有《世界口琴名曲集五》、《口琴独奏、重奏、合奏名曲集》、《口琴吹奏法》、《口琴修理法》、《五线谱速成法》等,创作曲目有《为钢而战》、《向社会主义前进》、《丰收圆舞曲》、《节日的狂欢》等独奏、合奏曲,并编着数百首活页合奏、重奏、独奏乐曲。陈剑晨是中国口琴音乐的先驱者和领路人,在演艺生涯中,他勇于探索,不断地推陈出新,应该说他为中国的口琴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