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

12.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位于北纬32.0度,东经103.7度的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北部发生7.5级地震,震中烈度10度。死亡人数达2万多人。

震前曾发生犬哭羊嘶、蛇出鼠惊、乌鸦惨啼、母鸡司晨等异象。地震发生时,天空中发出霹雳一声巨响,大地开始猛烈地摇晃起来,地中发出巨大响声,与地面隆隆之声相混合。风沙走石滚滚而来,人们的耳、眼、口、鼻均被尘土所塞,满眼迷离不能远视,只见近处地皮到处裂开了大缝,忽开忽闭,大地向下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动,意志全失。持续了一分钟之久,地壳停止摇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声仍持续不断,沙石继续飞扬,三小时后尘雾稍歇,方可辨远近,太阳西沉,河山改易,城廓为存。叠溪这座拥有270余户羌人的古老羌城,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古蚕陵重镇,竟被地震毁于一旦,只剩下一座残破不堪,倒塌了大部分的城隍庙。城隍老爷塑像亦被乱石打得支离破碎,半张庄严的脸庞和一只瞪圆的眼睛被埋在尘土之中。

img54

叠溪地震遗址

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时,叠溪海子瀑溃,积水倾泻涌出,浪头高达20丈,壁立而下,浊浪排空。急流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急涌茂县、汶川。次日凌晨3时,洪峰仍以4丈高的水头直冲灌县,沿河两岸被蜂拥的洪水一扫俱尽;茂县、汶川沿江的大定关、石大关、穆肃堡、松基堡、长宁、浅沟、花果园、水草坪、大河坝、威州、七盘沟、绵池、兴文坪、太平驿、中滩堡等数十村寨被冲毁;都江堰内外江河道被冲成卵石一片,冲没韩家坝、安澜桥、新工鱼咀、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渠道工程,防洪堤坝扫荡无存;邻近的崇宁、郫县、温江、双流、崇庆、新津等地均受巨灾。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约在2500余人。

在叠溪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仪也不断收到了大地颤动的信号:鸟孰峰、南京地震台几乎同时记录到这次灾难的振波;马尼拉、大阪、棉兰、孟买、哥本哈根、汉堡、檀香山、巴黎、突尼斯、悉尼、多伦多、威林顿、渥太华、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台都测收到了这可怕的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