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最主要的火箭研究中心既不是在美国,也不是在前苏联,而是在德国波罗的海沿岸的佩内明德。这块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诞生了现代火箭。
当时的佩内明德集中了全德最优秀的火箭专家,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水平。他们首先发展了一种V-1型火箭,严格地说它是一种带着炸弹的自杀性飞机。它有飞机一样的翅膀,能装载1874千克的炸药,甚至可以由飞行员驾驶。在它飞临目标上空时,飞行员将它对准要袭击的目标后,便跳伞离开,V-l便向目标俯冲下去加以摧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英国发射了1万多枚这种导弹。这种武器使用空气助燃的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也不快,因而还不能算真正的火箭。
真正具有威胁的是由冯·布劳恩设计的V-2火箭,它是现代火箭的鼻祖。首先,它在发射升空后以很快的速度穿过大气层,达到离地球表面9万多米的高度,然后在大气层外飞行一段以后,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大气层,落向目标。这种长达14米的火箭,可以飞行320千米,足以飞过英吉利海峡,袭击英国首都伦敦。
V-2火箭
由于这种火箭速度落地时很快,即使是不装任何弹药,直接落地,也能将地面砸出一个13米深、36米宽的大坑,如果装上几千千克炸药,这种武器的威力便可想而知了。
希特勒为挽回战场上的失败,曾对V-2火箭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曾经在1941年6月视察了佩内明德火箭基地,要求尽快研制出V-2火箭,准备在10月份将用5000枚这种火箭袭击伦敦,将伦敦夷为平地。然而,V-2火箭的计划被英国特工人员侦察到了。为防患于未然,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下令开始实行轰炸佩内明德的“九头蛇”行动。
1943年8月17日的夜晚,凄厉的警报声响彻柏林的上空,大批的英国蚊式轰炸机飞向柏林。德国的高炮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不断有英国的飞机被击落,然而,德国人万万没有料到,就在英国飞机大闹柏林的同时,一大批轰炸机低空飞过北海,避开德国的海岸雷达网,飞向佩内明德,开始了旨在摧毁德国火箭基地的“九头蛇”军事行动。等到德国人发现目标飞向佩内明德时,那里已在英国人的轮番轰炸之下,成为一片火海。炸弹引爆了生产线上的火箭,生产研究设备全部被炸毁,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丧生,而布劳恩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袭击伦敦的计划受到严重的挫折,希特勒暴跳如雷,仍不甘心放弃袭击伦敦的计划,下令把V-2火箭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盟军飞机飞不到的波兰境内,继续研制这种火箭。
直到1944年6月,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后,德国才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火箭,总共才发射了4枚,而不是希特勒先前希望的5000枚。
V-2火箭比我们现在常看到的现代火箭要落后许多,无论是射程还是命中的精确度,都远远无法跟现代火箭相比,但现代火箭的许多设计,大都是从V-2火箭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