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卫星有什么特点

通信卫星有什么特点

目前应用的通信卫星,发射入轨后处在离地球轨道高度为35860千米的赤道上空。其特点是:第一,自西向东运行,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第二,它的时速为11070千米,每绕地球一圈历时24小时,因此和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一样。由于这两个特点,从地球看通信卫星,仿佛它是一颗悬挂在赤道上空某点上静止不动的星星,所以称它为对地静止卫星或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的第三个特点是:离地高度较一般卫星为高,通过卫星通信天线能将电波传送至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覆盖面积极大。除最北和最南纬度以外,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可以见到这颗卫星。因此,如果有3颗这样的卫星在赤道上空以均等距离定位并互相联系组成一个通信卫星系统,那么就可以将通信业务扩大到除南北极地区以外的整个地球表面。

通信卫星的第四个特点是:它比发射较近地轨道卫星的发射复杂得多。通常要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运载火箭带着卫星进入有倾角、低高度的圆形地球轨道,轨道高度为200千米,通常称它为初始轨道。所谓有倾角,指的是卫星运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之间有一夹角。第二阶段,当卫星经过地球赤道上空时,运载火箭发动机再次进行启动,使速度增加,飞向一个远地点,到达35860千米的椭圆轨道,称做转移或过渡轨道,这是一个与赤道平面成倾角的很扁的椭圆轨道。卫星进入转移轨道后便与运载火箭分离。第三阶段,当卫星到达远地点,同时也正好穿过地球赤道平面时,地面测控中心发出命令调整卫星姿态,启动卫星自带的远地点发动机,使该发动机推力所产生的速度和卫星原有速度合成后正好等于赤道平面上空静止卫星所必须的速度,这样卫星便从转移轨道进入赤道平面上空并定点在静止轨道上。较早时期发射的通信卫星采用自旋稳定技术,对地定向精度不够高;后来采用三轴卫星姿态控制技术,可使卫星天线永远指向地球,并有很高的指向精度,太阳电池则能永远定向太阳。地面遥测系统还时刻监视着卫星的工作状态,必要时还发出指令经无线电遥控系统对星上各设备进行调整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