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的任务是什么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的任务是什么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总重2550千克,由轨道器和大气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前者在木星的椭圆轨道上执行探测任务,后者深入木星大气层深处探测大气层的成分和物理特性。轨道器备有多种光学摄像装置、一个小型天线,用来向地球转发大气探测器发送来的数据。大气探测器总重为345千克,由制动防热罩和球形仪器舱组成。防热罩是个锥角等于120°的钝头圆锥壳体,为防御进入大气层时的气动加热,表面覆盖一层很厚的碳——碳烧蚀防热层。防热罩重量占大气探测器重量的一半。球形仪器舱除了装备大气组分探测计、质谱仪、氦气浓度计、测云计、辐射计、高能粒子探测计等多种探测仪器外,还有降落伞系统、无线电发射装置和少量能源。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本预备在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施放。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1986年1月失事而未能按计划执行。

直到1989年10月18日,探测飞船才发送上天,预计在1995年飞近木星。其飞行路线是独特的:先在1990年2月飞越并探测金星,从金星获得额外推力,随后于1990年12月飞近地球,进行照相和测量。按计划,它在1992年12月再次飞越地球之前和之后,各遇上一颗小行星,借助引力跳板,最后踏上飞向木星的轨道,全部行程长达6年以上。在环绕木星运行时,“伽利略”号将对它进行20个月的观测,同时探测飞船还将利用木星卫星的引力作用做一系列环绕飞行以考察木星的其余卫星。

1995年12月7日,探测器进入了木星的大气。探测器成功地发回了信号,并在降落了57分钟之后,探测器被木星发出的热力烧毁。但这57分钟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对木星的大气和气候的了解。

“伽利略”号对研究木星的卫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伽利略”号到达木星之前,人们一共发现了16颗木星的卫星。“伽利略”号到达后又发现了多个卫星。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63个。

由于受到辐射的破坏,“伽利略”号的摄影装置于2002年1月17日停止运作。工程师由于能够修复磁带的资料,因此它能在坠毁以前继续传送资料回地球。

从美国“伽利略”号探测器传回的最新的资料表明,在木卫2的表层下可能有海洋。这一新证据再次为科学家们早先根据资料作出的“木卫2上有水”的假设添加了重量级砝码,并引起了生物学家对木卫2上是否存在生命的争论。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距木卫2上空351千米的地方飞掠而过。令人惊讶的是,木卫2的地磁北极点的地理位置在变化,并且移动得很频繁,几乎每5.5小时就移动一定距离。

这个结果让许多科学家困惑: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木卫2的地磁北极点不断运动呢?“我认为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在木卫2的地表之下有一个液体水层。”空间科学家玛格丽特·基维尔森说。按照科学家的解释,如果在木卫2的地表之下有一个液体传导层——诸如盐水层——那将可以最为完满地解释磁性极点的不断变迁。基维尔森据此表示:“这些新发现对于木卫2上存在海洋的设想非常具有说服力。”

在伽利略号的任务结束后,美国太空总署的下一个探测器名为木星冰月轨道器,现在处于草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