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速度”漫谈

“宇宙速度”漫谈

100多年以前,法国的一位科学幻想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月球旅行》。小说生动地描写了3位勇敢的探险家如何乘坐一枚由巨型大炮发射的炮弹飞船,离开地球,飞向漫漫宇宙,踏上月球,完成了月球探险。小说引起轰动,许多法国人都幻想乘坐这种巨型炮弹飞船去访问月球,遨游太空。那时人们不知离开地球的吸引,需要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才能做到。

我们可以推想:一枚炮弹射出去以后,它一般总是沿着一条抛物线飞行,最终都要落地。如果有那么一枚炮弹,发射出去后不落地了,一直向前飞行,那不就是环绕地球飞行了吗?

后来人们通过科学计算,发现这样环绕地球的飞行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必须达到每秒钟7.9千米的飞行速度,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第一宇宙速度。达到了这个速度,无论什么样的物体都可以环绕地球飞行。

如果速度再加大,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就由圆形轨道变成了椭圆轨道。当速度达到每秒钟11.2千米时,飞行物体就可以摆脱地球的吸引力,成为像地球一样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如果还想脱离太阳的吸引,离开太阳系,飞到其他的恒星上去,就必须再加大飞行速度,除了借助地球绕太阳飞行的每秒钟30万千米的速度外,还要加上一个每秒钟16.6千米的速度,这就是人们提到的第三宇宙速度。

几十年来,人类正是遵循了这些科学真理将人类送上了太空,送上了月球,向其他的星体发射了宇宙探测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会更自由地往返于地球与漫漫宇宙之间,甚至发现和开辟人类生存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