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三)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兰州新区空间布局研究,兰州新区面积和范围分为大中小三个方案。大方案东起榆中县夏官营、小康营乡,西至红古区窑街镇,南起黄河、三版总规边界及兴隆山,北至秦王川秦川镇,总面积约2580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西固区河口乡等。中方案东起榆中县夏官营、小康营乡,西至西固区新城镇、河口乡,南起黄河、三版总规边界及兴隆山,北至秦王川秦川镇,总面积约1680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等乡镇。小方案暨启动区有两种选址方案:秦王川核心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榆中盆地的定连盆地,约有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1]。
在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经过周密的调研、考察和多次讨论之后,鉴于秦王川具备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的区位优势;空间开阔、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发展非农产业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当地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设计能力,年引水量共有4.43亿立方的水资源供水能力;拥有航空机场,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交通优势;以及已经落地建设的一批产业项目和初步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优势;土地充足,环境容量大,污染物扩散系数高的空间优势等诸多条件,有利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布局的优化,市委决定将兰州新区的主战场选定在秦王川。
一是要高起点做好新区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切实按照“宽视野、大手笔,高起点、远谋划”的要求,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审视规划工作,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规划理念,多出精品、不出败笔,不留遗憾,同时要使规划更具前瞻性、预见性、规律性。
二是要着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着眼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集约式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核心产业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区位、要素条件,着力把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化工原料集散地及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枢纽型物流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三是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新区筹委会要开发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区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十二五”规划;要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型企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狠抓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环境,帮助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产生效益。
四是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城市要素聚集。一手抓新区核心发展区的主次干道建设,一手抓新区连接市区和外围县市的路网体系建设,尽快提升新区的交通通达能力;要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商贸中心、研发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等空间布局,启动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等生活设施,加速各个层面串点、连线、成环,构建便捷服务体系;要加快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供热、供气、通信、生态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总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按照打造全国一流新区的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真正把兰州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集聚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建设的试验区,循环经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并使之成为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加快推进开发区增容扩区,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是突出的,在区域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发展速度太慢;二是发展空间太小;三是发展的环境“太旧”;四是发展的积累太少,经济总量太小,对区域内的资源没有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五是区域内的功能划分不明显,尤其是“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浪费了资源,无谓增加了园区的建设成本和企业的发展成本;六是园区建设没有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明显变化,园区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没有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佳境。
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已经具备的基础,在战略的要求下,要加快推进开发区增容扩区。一方面,高新区主要向东拓展、经济区主要向西拓展,与兰州新区共同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园区资源,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延伸产业链,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园区。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出城入园。今后,在近郊四区内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工业项目,具备搬迁条件的工业企业都要逐步出城入园。全市范围内整合园区资源,规范开发园区的设立、扩区和区位调整,明确开发园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延伸产业链,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化园区。同时,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容扩区,以及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
3、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在“再造兰州”战略中,除了建设新区,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也十分重要。对老城改造主要的任务是:一是要尽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要抓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场馆,特别是要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现代城市功能要求,既能满足广大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承接国际国内大型综合性和专业体育竞赛赛事的大型文化体育场馆。二是要加快危旧房改造,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任务,努力使市民生活居住条件和城市面貌有一个较大改观。三是要着力抓好商业网点建设,今后凡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和主要街区,在规划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网点的配套建设,切实把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建设、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同步建设。
4、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扶持优势产业、着力壮大特色产业”的原则,推动产业集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产业、低碳经济、现代农业、创意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兰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要紧紧围绕黄河沿线,大力发展各种特色产业,尤其是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将兰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实施好三大工程:
一是交通畅通工程。道路建设方面,积极规划老城区到新城区的快速通道,争取2010年到2012年每年开工一个。在老城区提升方面要继续抓好南山路建设,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北环路等道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桥梁建设方面,要继续抓好七里河黄河大桥维修加固,抓紧做好新建通渭路大桥、国际会展中心大桥、深安大桥等桥梁的建设工作,争取早开工、早建成、早发挥效益;铁路建设方面,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兰渝、兰成等重大铁路工程项目的相关工作。同时,还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中川机场改扩建的相关工作。
二是生态建设工程。一方面,重点要实施新增百万亩绿色生态建设工程,力争通过“十二五”、“十三五”两个5年的努力,使我市生态林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万亩。另一方面,要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围绕打造“秦王川北防护林”,沿秦王川北缘,建设一条防止腾格里沙尘南侵的绿化林带建设。同时,要抓好城市园林建设,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三是文化景观建设工程。要充分挖掘兰州的华夏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文化景观。特别是要把黄河风情线的文章扩展到整个兰州、整个城市区域来做,而不是仅仅在黄河岸边有限的十几米,几十米的狭窄区域内做文章格局太小,区域有限,难以安排有影响力的大的文化设施和项目,把眼光放到全区域来布局和抓好各种特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使黄河风情线真正成为城市名片和靓丽的区域景观走廊。
6、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一是要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出成果、出亮点、出经验。二是要切实抓好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四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工作,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农转非”的户籍制度改革,抓紧研究和完善有关政策和办法,促进城区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市户口,逐步减少城市农业人口的比例。
7、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实施“再造兰州”战略提供精神动力。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为实施“再造兰州”战略提供精神动力。跨越发展再造兰州,不仅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上,而且在发展方式、发展举措上,都要进行再造,都要体现跨越。具体来说在思想观念上要进一步抛弃计划经济的习惯性思维模式;要防止和克服自满自大、以物为本的倾向等。
解放思想的实质是推进创新,要有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解放思想不是口号,也不是标签,而是一种实践,一种自我革命,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艰苦的思想磨砺,不能只坐而论道,要付诸实际行动。
【注释】
[1]http://www.gscn.com.cn时间:2010-07-26 08:48:31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