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探索城市“再造”的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进一步探索城市“再造”的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
1、改革户籍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农民市民化,城市居民落户等方面提出优惠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上便利。“再造兰州”,就是要在造一个新城市,再造一个“财富兰州”,财富兰州要靠人创造,再造一个兰州就是城市面积扩大一倍,相应的人口也要增加一倍,这里既有外来城市人口的移居,本市人口的增加,更要靠农业人口的转移,这样大规模的农业人口的转移,没有相应的特殊政策和专门制度,是办不到的。
2、改革土地管理体制,实行“地票制度”,实现农业人口有序无风险转移。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重庆的经验,在秦王川新区实行“地票制度”,无风险转移农民,即保障了农民的权益,又解决了项目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3、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放开民间资本。民间资本是最为活跃的资本力量,放开了民间资本,等于解开了开发新区的资本瓶颈,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放活民间资本,在有些重大建设项目上,积极引进民间资本,让渡利益给这些民间资本的投资者,产生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就能使兰州的资本市场这潭水“活”起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为兰州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再造兰州,是要重新建一个城市,需要的投资可想而知,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仅仅依靠市场同样也是不能够完成的,必须改革投资体制,形成多元投资,才能完成城市再造、基础设施再造、产业再造,在更广阔的地域上耸立起一座新的兰州。
4、改革金融管理体制,解决创业者的资金困难,助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兰州的情况也是如此。2008年9月19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政府金融办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甘肃小额贷款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近日,甘肃省政府金融办又批准,专门为兰州“三农”业户及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促使兰州金融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再造兰州”产业重点是发展中小企业,这是实现产业驱动的最根本的动力源,这在前章已做了论述。因此,要进一步放开信贷市场,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促进中小企业大发展,才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再造兰州”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