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褒《幼训》

王 褒《幼训》

●陶士衡曰:“昔大禹不吝尺璧而重寸阴。”文士何不诵书?

武士何不马射?若乃玄冬修夜,朱明永日,肃其居处,崇其墙仞,门无糅杂,坐阙号呶,以之求学,则仲尼之门人也;以之为文,则贾生之升堂也。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进退循焉,俯仰观焉。《文王》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立身行道,终始若一。“造次必于是”。君子之言欤。

——《梁书·天褒传》

[译文] 陶侃说:“从前大禹不吝啬直径长达一尺的玉器而倍加珍惜短暂的光阴。”文人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读书?武士为什么不赶紧去骑马射箭?不论冬夜夏日,让住所保持肃静,加高围墙,门前无杂乱,座上无喧哗的吵闹。像这样来求学,就可以像孔门弟子了;这样来做文章,就可以像贾谊一样有较高深的造诣。古代时,盘盂上都镌刻有铭文;桌子、手杖上也都刻有诫语,进退都可以遵循,低头抬头都可以看得见。《文王》这首诗里说:“不是没有好的开始,而是很少有善终。”不论是做人行事,都要始终如一。“哪怕是匆忙仓促时也应该这样”。这是孔子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