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 吟 语

呻 吟 语

——(明)吕坤

●辨学术,谈治理;直须穷到至处,让人不得。所谓“宗庙朝廷便便言”者,盖道理古今之道理,政事国家之政事,务须求是乃已。我两人皆置之度外,非求伸我也,非求胜人也,何让人之有?只是平心易气,为辨家第一法,才声高色厉,便是没涵养。

[译文] 研讨学术,谈论治国的道理,必须穷究到底,不能谦让。孔子在宗庙、在朝廷,有意见便明白晓畅地说出来,就是这个做法。道理是古今以来的道理,政事是国家的政事,务须求个正确意见才能停止。我们辩论的双方都要把自己置之度外,不是为了求得自己扬眉吐气,也不是为了非要胜过别人,怎么可以谦让呢?但态度平心静气,是辩论者首先要注意的,才有声高色厉的表现,便是没涵养。

●肤浅之见,偏执之说,傍经据传,也近一种道理,究竟到精处,都是浮说驹辞。所以知言必须胸中有一副极准秤尺,又须在堂上,而后人始从。不然穷年聚讼,其谁主持邪?

[译文] 肤浅之见,偏执之说,依据经典传注,也似乎有道理,但是辨别到精微处,却是浮浅的说法、偏颇的言论。所以能说出有远见的言论,必须是胸中有一付极准的秤尺,又能摆放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人们才会相信听从。不然终年辩论,谁来判定是非呢?

●纤芥,众人能见,置纤芥于百里处,非骊龙不能见。疑似,贤人能辨,精义而至入神,非圣人不能辨。夫以圣人之辨语贤人,且滋其惑,况众人乎?是故微言不入世人之耳。

[译文] 纤芥之微的东西,普通人都可以看见,但是把纤芥之微的东西放置在百里之外,除非骊龙,谁也难以看见。似是而非的事情,贤人就能辨别清楚;研究事物的微义达到精妙入神的地步,只有圣人才能判断出来。将圣人能辨明的事情告诉贤人,将会增添贤人的惑乱,何况对于众人呢?因此精微的言论不必讲给普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