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农村社会系统的建议

优化农村社会系统的建议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就业领域,在农村建立以生产服务社会化体系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为重点,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优化农村社会系统的建议

农村社会人文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软环境,它赋予农民的满意度和提供农民的物质及精神支持,虽然间接但是极大地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断改善农业人文社会环境,需做到以下几点:

1.实行城乡平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实行城乡平等政策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基础和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更要为底子薄的农民提供助力,对农村进行反哺,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各种形式的积累。反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多样的反哺形式必须有一个公正公平的政策基础,只有基本的政策导向是正确的,各种形式的措施才不会事倍功半或者事与愿违。这个政策基础,便是平等的城乡政策。这种平等,不是简单的相等,而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根据农村和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差距,实行横向和纵向均公平协调和相对平等的政策。那么在现阶段,就要保证财政对农村投入的人均占有量大于城市,不能停留于看财政对农村投入总量是否大于城市或者是否增长;并且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排除干扰;在户口、福利、就业、保障等方面均实行城乡平等政策。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近年来,湖南省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人数不足1人,平均每个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这一水平,不仅大大落后国内发达省份,甚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这无疑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怎样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呢?需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才能有源头活水;需要有效的组织措施,如将发展农村教育的实际成果明文列入地方政绩考核的内容和地方主要领导升迁的条件等;需要保证经费,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发动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实行支援等;需要落实制度,包括农村教育的教育体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乃至教材的编写与出版等方方面面;还需要法律的完善和实施的切实保障。(www.daowen.com)

3.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们已经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置于重要地位,也正在采取若干措施完善农村社保体系,比如当前正在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但是,依然有必要深入、拓展和从细处着手。比如,在农村社会救济救助方面,要对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进行全面的普查认定、分类,对贫困家庭中的老幼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其16岁以下孩子实施农村贫困学生就学帮助,减免其有关农村税费,彻底落实农村优抚对象的优抚安置工作;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要增加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缴费,建立专门的农民养老保险机构,负责投资事宜及待遇支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要规范对农村卫生事业费的投入,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管理的机制,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民外出打工方面,要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城市低保范畴给予保障,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劳动保险、医疗保险机制等。

4.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广辟就业门路

扩大劳动力需求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主要实现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生产性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下,适当保留和发展一些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城乡就业问题;要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就业领域,在农村建立以生产服务社会化体系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为重点,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