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和运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和运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审的结果将作为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订管理方案、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项目工程结束时应针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系统的合规性评价。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制订计划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和项目组,对公司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各级合规性评价后,对不能充分满足要求的相关活动或行为,通过管理方案或纠正措施等方式进行逐级改进。

建立和运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施工企业或工程项目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从头至尾,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步骤。

图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图

1)领导决策

最高管理者亲自决策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能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建立体系所需资源。

2)成立工作组

最高管理者或授权管理者代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小组的成员要覆盖组织的主要职能部门,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以保证小组对人力、资金、信息的获取。

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的目的是使组织内的有关人员了解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标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根据对不同人员的培训要求,可将参加培训的人员分为四个层次,即最高管理层、中层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建立体系的主要骨干人员和普通员工。

4)初始状态评审

初始状态评审是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的信息、状态进行收集、调查分析、识别,并获取现有的适用于组织的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评审的结果将作为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订管理方案、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制订管理方案

方针是组织对其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和意图的声明,也是组织自觉承担其责任和义务的承诺。目标和指标是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具体诠释,在制定时应综合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自身潜在的危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商业机会和竞争机遇,可实施性、监测考评的现实性、相关方的观点等。管理方案是实现目标、指标的行动方案。

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体系策划与设计是依据制定的方针、目标和指标及依据制订的管理方案,确定组织机构职责和筹划各种运行程序。建立组织机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合理分工,加强协作,明确定位、落实岗位责任,赋予权限。

文件策划的主要工作有确定文件结构,确定文件编写格式,确定各层文件名称及编号,制订文件编写计划,安排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工作等。

7)体系文件的编写

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在编写中要根据文件的特点考虑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1)体系文件编写的原则。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并以文件为支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体系文件的编写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

(2)管理手册的编写。

管理手册是对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整体性描述,为体系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后续程序文件的制定提供了框架要求和原则规定,是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手册可使组织的各级管理者明确体系概况,了解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便统一分工和协调管理。

管理手册除了反映组织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也反映了组织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同时也向组织内外部人员提供了查询所需文件和记录的途径,相当于体系文件的索引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②管理、运行、审核和评审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③关于程序文件的说明和查询途径。(www.daowen.com)

④关于管理手册的管理、评审和修订工作的规定。

(3)程序文件的编写。

程序文件的编写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程序文件要针对需要编制程序文件体系的管理要素。

②程序文件的内容可按“4W1 H”的顺序和内容来编写,即明确程序中的管理要素由谁做(who)、什么时间做(when)、在什么地点做(where)、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

③程序文件一般格式可按照目的和适用范围、引用的标准及文件、术语和定义、职责、工作程序、报告和记录的格式以及相关文件等的顺序来编写。

(4)作业文件的编制。

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应用的表格。其编写的内容和格式与程序文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在编写之前应对原有的作业文件进行清理,摘其有用,删除无关。

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

文件编写完成后应进行审查,经审查、修改和汇总后进行审批,然后发布。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1)管理体系的运行

体系运行是指按照已建立体系的要求实施,其实施的重点包括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执行控制程序、监测、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等。

2)管理体系的维持

(1)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可规定的目标所做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

内部审核前要明确审核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形成审核计划,并发至相关部门。

(2)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判断组织的管理体系面对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否充分适应有效,由此决定是否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包括方针、目标、结构和程序等。

管理评审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信息输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②评审过程充分严谨,应明确评审的内容和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

③评审结论应该清楚明了,表述准确。

④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应认真进行整改,不断持续改进。

(3)合规性评价。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合规性评价分为项目组级和公司级两个层次进行。

项目组级评价,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当某个阶段施工时间超过半年时,合规性评价不少于一次。项目工程结束时应针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系统的合规性评价。

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制订计划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企业相关部门和项目组,对公司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各级合规性评价后,对不能充分满足要求的相关活动或行为,通过管理方案或纠正措施等方式进行逐级改进。上述评价和改进的结果,应形成必要的记录和证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