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经济助力企业创新管理发展

数字经济助力企业创新管理发展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数字经济促进企业创新管理发展的实现路径数字经济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同时,由于数字经济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呈现出“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特征。

数字经济助力企业创新管理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正处于积极、快速的演变之中。云技术的不断应用,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重要特征。在云技术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由简单化走向云系统化,不断形成“云终端”式的企业管理模式。

(一)数字经济给企业创新管理带来的变化

1.数字经济破解企业创新链瓶颈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产品出口国,但是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偏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关键瓶颈在于创新能力不高,突出表现为消费者与研发者信息分割、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够等问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流程是集中人才、财力开发一个新产品,然后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失败风险较高,并且由于创新资源分散,在研发过程中难以整合业内研发资源,从而制约了创新效率

数字经济正在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研发模式,借助数字化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消费者可以深度参与到一个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消费与研发之间的障碍被打破,数字经济使得大量的消费需求信息低成本、及时性地呈现给企业研发设计部门,推动中国制造企业围绕庞大的消费群体开发新产品。企业可以尽快推出“最简可行产品”,通过在线消费者的体验评价、优化建议等逐步完善产品细节,这种快速迭代研发模式是基于消费者的产品研发,把客户的需求信息和变化及时反馈到研发端,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企业通过搭建数字化、网络化协同研发平台,可以打破行业、企业、地域等限制,集聚业内研发资源为同一个创新项目出谋划策。设计工具云端化为不同人员参与设计提供了一致标准和平台,可以有效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紧密联系。

2.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制造链的质量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但在可靠性、连续性、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制造链质量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核心问题。

数字经济为中国制造链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支持,数字化生产、智能化制造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数字化工厂是基于数字平台的虚拟工厂和物理工厂无缝对接的工厂形态,虚拟工厂执行与物理工厂相同的制造过程,这种“数字双胞胎”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确保生产线正确运行和生产质量稳定。数字化工厂在解决标准化的同时,数字平台还可以通过对制造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对生产制造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设备可以通过自分析、自决策,矫正上一道工序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制造链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知识沉淀模式。

3.数字经济拓展创新服务链空间

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尤其是向系统集成、综合服务等环节延伸,拓展中国制造的服务链空间,提高中国制造服务增值能力,培育一批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但是,中国制造中代工、组装等占比较大,在服务化领域的要素积累和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向服务化转型面临较大障碍。

数字经济无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撑,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制造企业在远程维护、在线监测、线上服务等领域拓展服务链更便捷、更高效。同时,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可以推动制造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服务化模式,在个性化定制、系统集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等方面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大规模的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催生第三方网络化服务平台,为同类制造型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聚集海量数据,加快制造业服务业模式创新,降低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成本。

(二)数字经济促进企业创新管理发展的实现路径(www.daowen.com)

数字经济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同时,由于数字经济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呈现出“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特征。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路径正在发生变化,以平台化、生态化、软件化、共享化、去核化等实现“弯道超车”。

1.平台化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平台化是大势所趋,海尔三一重工、沈阳机床、红领等传统制造型企业依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加快向平台经济转型,如海尔通过“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把企业打造成一个集聚信息、资源、数据的开放式平台,打通了内外部资源,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推动了产业跨界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支撑,制造业企业借助平台思维从生产者、交付者转变成为整合者、链接者。当前,企业竞争加快向平台竞争转变,通过打造平台经济为全行业提供服务,平台价值随着使用者的增加而呈现指数级增长,在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与优势。近年来,沿海地区制造业企业加快培育平台经济,对全国乃至全球产业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把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等集聚到专业化平台上,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

2.生态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不同产业和区域的生态之间,开始发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它们可能将不再羁于行业、地域等因素带来的条块分割,而是紧密地交错起来,让跨界地带产生丰富的创新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共同体”。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平台经济培育壮大生态系统,促进消费者、设计师、制造商、服务商等参与方集聚到同一生态圈中,形成联动优势,生态链优势一旦形成就可以依托海量数据进行协同演进、自我强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彰显系统优势。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演化为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3.软件化

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定义一切。当前,工业技术软件化趋势加快,工业软件定义了研发、产品、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流程,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日趋成熟,制造业的研发方式、制造模式、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等正在重新定义。同时,工业软件云端化加速,基于工业互联网、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App也在持续涌现。尤其是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的推广渗透,设备之间的端到端集成更加成熟,基本实现“无人工厂”,其中的核心是工业软件。

4.共享化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将是共享经济的主战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设备,在传统产能过剩和产品升级加速双向挤压下,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推动闲置设备、闲置工厂重新投入使用,阿里淘工厂、航天云网等模式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共享经济在制造业领域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面对个性化、小规模需求的快速增长,企业规模和产品批量小微化,单个企业投资大量设备占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共享工厂模式应运而生。当前,沈阳机床、明匠智能等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均谋划在优势产业集群、众创空间等布局共享工厂,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加工制造服务,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传输数据完成订单、制造过程及交付、结算、物流等全流程,真正实现互联网制造。

5.去核化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过程的各个参与方均被充分赋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也使得分散决策成为可能,并且效率会更高,科层制、事业部制等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要求,倒逼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去核化”(或称“去中心化”),每一个点都可以围绕客户需求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开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例如,海尔近年践行的“人单合一”模式,把员工转变为平台主、小微主、小微成员,同时创新薪酬体系加快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革,激活了内部资源,激发了企业内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点,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