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夏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解析

宁夏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解析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国有企业的建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同时起步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所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17年8月,有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占总数的54.80%。

宁夏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解析

中国国有企业的建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同时起步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改造民族私人资本及国家投资兴建等形式,构成了新中国国有经济的最初基础。国有企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对国有企业的定义是,指最终产权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立的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国有企业从建立至今,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特殊法人企业。它们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比如国防设施、城市公交、城市绿化水利等企业。二是国有独资公司。这类企业以社会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为辅。这类企业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和资源类企业,如铁路、自来水、天然气、电力、机场等。三是国有控股公司。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这类企业主要是准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电子汽车、医药、机场等。四是国有参股公司。这类企业以经济目标为主导。

我国最初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企业管理模式(国营企业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国营企业资本归国家所有,同时由国家直接经营。

改革开放后,为应对市场化竞争,我国政府对国营企业进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一系列改革。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修正后的宪法,正式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国营企业的提法也相应地被国有企业所取代。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www.daowen.com)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6年的从国有国营到放权让利,此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打破高度集权的国有国营体制,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以放权让利为重点。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1987—1992年国有企业承包制阶段,国企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此阶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沿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第三阶段是1993—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战略调整阶段。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选择了100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加上各地方选择试点的企业,中央和地方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革试点。第四阶段是2003—2012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确立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规范的董事会建设,以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五阶段是2013年以后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改革的目标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使国有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截至2017年8月,有27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占总数的54.80%。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资产、净利润、纳税额、职工人数指标上,分别占500强企业总额的71.83%、86.19%、71.76%、85.87%、74.72%。[1]2019年9月,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有265家国有企业上榜,其中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6家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国有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为经济逆周期调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正视现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展望未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