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赋能新型集团公司的多元分类

赋能新型集团公司的多元分类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认为集团公司可分为三类:一是大型生产联合集团公司。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分为商业性企业和公益性企业两类。所有央企集团公司都纳入分类,进行改组或者兼并重组。在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改革的规划中,央企集团公司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

赋能新型集团公司的多元分类

经济学家对集团公司有不同的分类。有的认为集团公司可分为三类:一是大型生产联合集团公司。它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者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企业相互联合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大型生产联合集团公司的特点是以骨干企业为核心或以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为龙头,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企业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协作网。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表现为垂直的纵向关系,核心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大量的科技人才。二是大型综合经营联合集团公司。它是由不同部门中的许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并以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其特点是参加大型综合经营联合公司的成员企业可以是生产不同类别产品的企业,成员企业既可以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性企业,也可以是贸易公司、宾馆、饭店等非生产性或服务性企业。三是金融信托投资集团公司。它是指金融机构与生产经营企业联营而组成的多功能的集团公司,这是许多集团公司追逐和发展的方向。

有的认为我国存在着多种不同形式的集团公司:一是由产供销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公司,指由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比较固定的供货与销货、生产与销售关系所形成的企业群体,其中,各成员企业仍然是独立的法人,在财务和经营政策上各自独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产权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是一种松散的企业集团公司。二是科工贸企业集团公司,指由各成员企业通过科研、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联系而结成的企业群体,其中,集团公司内的各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虽然在生产技术、销售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三是“六统一”的企业集团公司,指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通过人、财、物、产、供、销六个统一而形成的集团,其中,各成员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只是作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核算单位。“六统一”的企业集团实际上也是一个法人企业。在以产权关系所形成的“六统一”的企业集团公司中,核心企业拥有其他成员企业50%以上的股权,处于控制地位,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则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的经营决策与子公司的经营成果相互影响;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只是经济上融为一体。

有的认为集团公司分类,从《公司法》来看,即按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的集团公司等;从组织结构来看,可分为上市的集团公司和非上市的集团公司;从公司从事实体经营来看,可分为企业集团公司和金融集团公司;从公司大小规模来看,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小型集团公司;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主要分为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民营集团公司两大类,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即所有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有国有资本的均被统称为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民营企业集团公司是指所有非公有制的企业集团公司;从具有涉外性来看,可分为国内企业集团公司、外资侨资企业集团公司。有的还将集团公司分为控股型和产业型两类:控股型集团公司是指通过持有某一企业一定数量股份或投资,而对该企业进行控制的集团公司;产业型集团公司是指涉及从事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整个或大部分价值链的集团公司,一般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类型和产品形成的过程特点,划分为多个不同种类的集团公司。

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分为商业性企业和公益性企业两类。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出资谁分类原则,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并要求各类国有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决定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开展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部分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工作,以及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工作。2016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发布了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配套文件。(www.daowen.com)

根据这些文件,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可以按照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划分为三类。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和产业公司的定位区别在于:投资公司带有产业使命,可发展有限数量的多元产业,探索战略新兴产业,具备产融结合能力,如国投集团、招商局集团、中粮集团、保利集团等;运营公司侧重于保值增值,以股权运作、资本运作、盘活资产为主;产业集团则是集中发展对国家、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影响比较大,涉及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围绕单一主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行行业整合,如“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三类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方式也不相同:投资公司主要采取战略管控,下属企业更多是控股公司,少部分是参股企业及探索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运营公司则多数是参股公司,少部分是控股公司,以使资本运作更加灵活;产业公司可以有部分独资企业、部分控股企业,其管控力度要比前两类公司更大。所有央企集团公司都纳入分类,进行改组或者兼并重组。

在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改革的规划中,央企集团公司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从数量上看,产业集团公司有50多家,投资集团公司有20多家,运营集团公司有2至3家。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我国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结构的集团公司。

随着三种不同类型公司分类的逐步实施,从改革涉及的数量上看,央企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呈现出速度加快、层级提升等特点。2016年央企集团公司新增混改项目数同比增长45.6%。截至2017年3月底,省级国资委监管的各级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较2016年底增长3%。从改革涉及的层级看,央企集团公司二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数占比达到了22.5%。而且此轮国有集团公司混改呈现出与垄断领域改革相结合的特点。2017年4月,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行业,已有中船集团、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等19家集团公司被确定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向社会资本放开竞争性业务。此外,不少集团公司在混改过程中,探索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员工持股等,推动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湖北、江苏、河南、福建和重庆五省市该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确定了43家试点集团公司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