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侨乡慈善:传承公益传统

侨乡慈善:传承公益传统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华侨华人仍然坚守公益事业的传统,并为侨乡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泉州侨乡公益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民办官助的慈善机构的出现。泉州民间的公益事业传统古已有之,其中由华侨华人兴办的公益慈善涉及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海外华侨华人公益慈善实践的支持下,泉州不仅改善了侨乡的福利和教育水平,并且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还延续了福建传统型侨乡的民间文化传统。

侨乡慈善:传承公益传统

回归到侨乡这一传统命题,正是基于长期形成的海内外福建人基于“家”与“祖籍国”的公共记忆,海外福建移民才会对家乡建设不遗余力地投入。即使在冷战时期,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海外福建人同侨乡的跨国实践行为被阻隔,但基于亲缘、地缘认同的情感却无法被撼动。因此,当中国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福建籍华侨华人得以频繁地回国探亲。海外福建人在将家乡文化扩散至居住地并传承下去的同时,又通过探亲、捐赠、祭祖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故乡社会互动,实现对侨乡社会文化的“反哺”。他们对家乡的关注,尤其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逐渐拓展开来的乡村公益事业,影响着侨乡的文化、经济乃至乡民对于“侨”的认知与实践。[35]自陈达的侨乡研究开始,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双边互动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由侨汇、侨批、侨捐、侨资、亲友互助与华侨华人直接发起的乡村建设与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华侨华人仍然坚守公益事业的传统,并为侨乡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泉州侨乡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形成了以华侨华人参与为主的自我救助系统。“文化大革命”时期,与海外联系的中断使得当地的公益事业陷入低谷。1970年泉州恢复接待华侨华人,80年代初泉州市对外开放,华侨华人来泉州观光、旅游、探亲、洽谈贸易、考察投资环境的人数直线上升。[36]福建海外乡亲的活动推动了侨乡社会包括宗族在内的文化传统的重建。宗族是福建民间社会的核心结构。在沿海侨乡,宗族和祖先祭祀一直发挥着凝聚族群的社会功能。同时,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连结乡民的纽带,并有效地发挥着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在泉州侨乡,族人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情感尤甚。家族、宗族制度跟随福建华侨华人的迁徙发展到世界各地,不仅加强他们在海外互帮互助,还成为促进海外华人社区与侨乡联系的血缘、地缘纽带。改革开放后,侨务政策的落实促使海外宗亲纷纷回乡寻根祭祖。为了维系与海外华人的情感纽带,借助华侨华人的资源,各地乡亲开始重塑宗族文化。家族制度和宗亲组织的修复成为联系海外乡亲并获得海外社会资源的渠道。地方政府为引进侨资,支持民间地缘团体、业缘组织的发展。在乡民和地方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地方传统文化活动得以复兴,一时形成重建祖厝、恢复祭祀、重修族谱、修复宫庙、设立老人会的社会之风。以安溪县为例,仅1992—1994年,回乡探亲、旅游观光和经济投资的海外乡亲达3000多人次,捐献医院、学校、公路、桥梁等公益事业金额达4950万元。[37]

政府利用民间自古已有的慈善传统,借助华侨华人公益事业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形成了民间自发、官方引导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了侨乡社会的稳定发展。以侨乡教育为例,1979年,泉州地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教育事业金额为816万元,1980年达到1099万元,增加了34.7%,1981—1985年,平均递增了30.6%,而到了1990年则上升到9767.1万元。此外兴办学校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由以往普通中、小学为主,发展到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学、中专、大专院校等比较完善的办学体系。有的生源多的侨村,还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配套的学村。与此同时,校舍建设更系统化,不但建教室和办公室,还建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场馆,并增添了大量先进的教学用具。据统计,1990年泉州市范围内由华侨兴建和支援的学校1560所,占全市各类学校总数的42.8%。华侨华人兴办和帮助的幼儿园共有365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33%。由华侨华人兴办的学校分布在泉州的每一个角落,涵盖了那些偏远落后的村庄。正是海外华侨华人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投入,使得泉州在较短时间内摆脱了落后的教育状况,侨乡教育得以普及,从而为侨乡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38](www.daowen.com)

除了教育外,海外华侨华人对侨乡公益慈善的投入还表现在医疗卫生事业上。1980—1990年,泉州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医疗卫生事业总金额达1750万元。海外乡亲对泉州医疗卫生事业的捐赠大大改善了泉州的整体医疗环境。泉州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侨乡,1979—1990年华侨捐资各项事业总额达77 064.7元。泉州侨乡公益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民办官助的慈善机构的出现。在2001年,泉州慈善总会成立,主要职能为开展筹集款项、赈灾救助、扶贫济贫、慈善救助、公益援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在该慈善总会的带动下,泉州各县市也成立了分会,分别是:鲤城区慈善会、丰泽区慈善会、洛江区慈善会、石狮市慈善会、晋江市慈善总会、南安市慈善总会、惠安县慈善总会、安溪县慈善总会、永春县慈善总会、德化县慈善总会,形成了泉州侨乡特色的社会福利系统。

泉州民间的公益事业传统古已有之,其中由华侨华人兴办的公益慈善涉及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华侨华人公益传统在政府适宜政策的引导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体现了侨乡社会自成一体的发展特色。华侨华人公益事业的发展不仅辅助和推动了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经济建设的同步,为侨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民间基础。在海外华侨华人公益慈善实践的支持下,泉州不仅改善了侨乡的福利和教育水平,并且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还延续了福建传统型侨乡的民间文化传统。这对全省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并弥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福利的缺口,最终发展成民间自发、官民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