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厂设计的关键内容

工厂设计的关键内容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厂开展设计时,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依次如下:(一)调研阶段调研阶段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1)收集有关资料、情报;2)市场调查;3)局部试验或模拟试验。(四)跟踪加工、试验这一阶段对设计人员水平的提高及能否最终把握所设计的产品的质量都是很重要的。跟踪的目的就是使设计者做到心中有数。(五)跟踪使用维护跟踪使用维护,可通过走访有关部门、现场考察、函调及查阅、分析同类产品使用情况的资料等方式完成。

工厂设计的关键内容

工厂开展设计时,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依次如下:

(一)调研阶段

调研阶段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收集有关资料、情报;

2)市场调查;

3)局部试验或模拟试验。

(二)签约阶段

签约阶段,供需双方要签订一个“技术协议书”,生产部门以此为据签署订货合同,它应包含以下内容:

1.电机的型号及额定数据

1)型号。若新产品暂无正式型号,可以临时起名。

2)额定功率。在需方所提的机械功率基础上乘上使用系数,即为电机的功率。根据不同的工况,此系数为1.05~1.3,见表1-7。若乘上使用系数后的功率为非标准值,双方可以商榷将其修整为标准值。

3)额定电压(交流电机均指线电压)。

4)额定频率。

5)极数。

2.对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技术指标包括效率功率因数、堵转转矩、堵转电流、最大转矩(三者均为与额定值之比的倍数)、绕线转子异步电机的转子电压、电流;同步电机的失步转矩;增安型电机的IA/IN;以及双方认为有必要写明的其他参数的数值,比如:最小转矩Tmin转动惯量J等。其他如振动、噪声、tE等有标准规定的数据,若无特殊要求,则无须申明。

1)使用环境及使用条件。写明海拔、电机周围的介质温度、相对湿度、是否用在户外及工作制(用S1~S9加附加说明表示,S1~S9定义见GB 755—2008)。

2)防护等级、绝缘等级及冷却方式。

3)安装方式、安装及外形尺寸及电机与被施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

4)电缆引入方式、型号、规格及接线盒位置。

5)其他内容。

有时需方提出一些特殊需求,或者电机本身就比较特殊,则在正常的条款下再将这部分内容加上。比如起动方式、是否带过热、过电流或其他继电保护;低噪声、低起动电流;交货前后需要提供的资料;超出说明书部分的备件;防爆电机的防爆类型以及防爆等级、防腐蚀电机、防尘电机的使用场所;防盐雾、霉菌、潮湿;以及样机验收方式等。

协议书正文除上述内容外,开头应简单地提示一下协议书产生的背景,落款应有各方公章、通信处及负责人签字、日期。

起草协议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若性能、要求符合标准,应尽量引用,但具体内容仍宜写明,以便查阅。

②协议书是设计、制造的依据,力求写得详尽、确切。

③协议书应编号,供签合同时引用。

(三)三段设计

1.技术任务书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粗略的分析、计算,勾画出电机的雏形,并写入“技术任务书”(或称“技术建议书”、“设计方案”)中。本阶段的目的,一是为生产提供超前的准备期;二是在工厂内部对电机的设计、制造方案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并以此作为施工设计、制造的依据。因此,它应该经过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会签。

技术任务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设计依据。简述任务的来源,产品的市场潜力及设计的其他理由。

2)电机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3)技术协议书中提出的额定数据及对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

4)定子冲片的外径、内径,转子冲片内径;转子形式;铁心长度(若带径向通风沟,应交代铁心净长、径向通风沟数及总长)。(www.daowen.com)

5)总体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结构,比如通风散热系统、外壳结构及材质、接线盒及轴承结构;以及附加的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叙述清楚,可以酌加插图。

6)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对比。

7)质量保证措施,比如绝缘体系的可靠性、轴承寿命、温升裕度、继电保护措施等,应做扼要的分析、说明。

8)主要材料、特殊材料及主要外购、外协件型号、规格(外协件应绘草图)、数量。

9)贯彻标准化的情况。

10)设计、试制的进度及实施措施,根据产品的设计方案对可能出现的下述或其他情况扼要叙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产品在设计、试制、试验等各阶段进度的初步方案以及费用预算

①尚待试验研究的主要项目、试验方法及步骤。

②新工艺和重大技术措施等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必要时写一份“工艺方案”作为任务书的附件)。

③解决特殊材料、元器件和配套设备所需的协作单位。

11)附件。按需要酌定。如调查报告、有关会议纪要、计算资料等。

同样,任务书也应该写得详尽、确切。若试制时保留两个或几个设计方案,则应分别阐述、分析。技术任务书内容确定后,按比例绘制一张结构图,供技术设计及施工设计时使用。

2.技术设计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完成各种计算及主要的分析、对比,并以此为依据将电机的电磁部分、结构部分的形状、所用材料及尺寸最后确定下来。正常产品技术设计的内容应包含:

1)电磁设计。

2)主要受力件的计算。

3)通风、散热的分析和计算。

4)振动、噪声的分析和计算。

5)特殊零部件的分析和计算,如防爆电机的承压螺栓等。

3.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

1)绘制用于生产的图样。

2)编写必要的技术文件。

这些文件是用于加工、试验、检验、鉴定、使用维护及广告宣传的,应包括:技术条件、使用维护说明书、试验鉴定大纲、产品样本和试制总结。

(四)跟踪加工、试验

这一阶段对设计人员水平的提高及能否最终把握所设计的产品的质量都是很重要的。比如,若被试样品是在精心加工、选用较好的材料、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又不高的情况下,温升勉强合格,或裕度很小,批量生产时就应该修改设计,提高温升裕度。跟踪的目的就是使设计者做到心中有数。

(五)跟踪使用维护

跟踪使用维护,可通过走访有关部门(直接用户、配套厂及承担用户的设计、施工单位)、现场考察、函调及查阅、分析同类产品使用情况的资料等方式完成。

跟踪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以身临其境为宜,比如对于噪声和振动,“百闻不如一见”;还应该在较多不同的现场中,将同类产品进行试验和对比。

2)兼听则明,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都要访问。

3)仔细分析调研结果,去伪存真。

(六)改进设计

两种“跟踪”就是为了使设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改进设计及承接其他项目时提高设计质量。

以上谈到的设计过程与内容是针对工厂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产品比较复杂的情况。否则,某些环节可以简化。比如,对于简单的产品,可用“技术协议书”代替“技术任务书”;有时三段设计还可以平行交叉进行;若电磁线订货周期长,电磁计算就应该提前完成,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