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忘初心,成长的引路人

不忘初心,成长的引路人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拓展课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开头两个单元的主题都是爱国主义。有学生对浮于表面的爱国主义非常反感,于是我在阅读课上给出一个范例,让他们围绕爱国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主题演讲。为人师表,意味着你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爱岗敬业,首先要做到认真教书育人。走上岗位更应该与时俱进,跟上学生的步伐。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成长,这是我成为教师后一直在做且今后会一直做下去的事。

不忘初心,成长的引路人

宁波外国语学校 邬嘉辉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主动填了师范专业。虽然是一名男生,但我喜爱教书育人,即使每天的工作繁复了些,一想到今后可能有学生因为我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我就觉得这份职业十分光荣。

大学里的一次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今后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让我的教师生涯开始启航

记得大一在做绿色公益进校园时,我成了一名环保教师,去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每次我们进教室,总有一群学生围上来,用稚嫩的语言向我们问好。还记得一节环保课上,我们玩了垃圾分类小游戏。课堂上,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下课时,他们举着垃圾围过来,说:“老师,这个是可回收物,可是我们学校每个地方都只有一个垃圾桶,这个该放哪里?”那一刻,我哑口无言。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有些东西,孩子听一遍就会了,可是,这真的有意义吗?学生懂得了垃圾分类的原则,可是我们提供了垃圾分类的条件吗?没有。他们依然只能把垃圾扔在一个垃圾桶里,渐渐把这堂课的内容给忘了。这是学生的过错吗?当然不是,是我们没有提供硬件设施,只和学生讲不切实际、超前的大道理罢了。

教学中,我们何尝不也是这样。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想教给他们语文知识,但是这无异于把知识强塞给他们。他们只是在一堂课上有了对某篇课文的认知,知道考试可能会考某个知识点,某个文言文字词是什么意思……

初一(1)班的语文老师怀孕了,于是从去年期末开始我带两个班。(1)班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班级,学生们都很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的才能自然不能浪费,我又想起了那个故事,觉得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可发挥的空间。

于是,我设计了一系列拓展课。电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就通过播放电影的形式,教他们成长、冒险、勇敢等,并带领他们探索文学表现形式。拓展课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记得在看电影《Alike》的时候,他们观察到了主人公的颜色:父亲是蓝色,代表忧郁;孩子是橙色,是活力的象征;在树下拉小提琴艺术家是粉色的,是梦幻的颜色,表示这种悠闲、美妙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其中小柴同学还提炼出了“同化”这层含义:枯燥的生活影响着人们,大家似乎都成了千篇一律的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人们在被“同化”。

观看完电影《调音师》后,学生们又开始探索起微电影是如何用短小的篇幅表现主人公如此之大的转变的,导演是如何埋下层层伏笔的。(www.daowen.com)

这样的电影课有很多,唯有这样开动脑筋,才能不辜负他们聪明的头脑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开头两个单元的主题都是爱国主义。有学生对浮于表面的爱国主义非常反感,于是我在阅读课上给出一个范例,让他们围绕爱国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主题演讲。结果学生们给了我一个意外之喜。

他们有的根据电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从国外经典的《珍珠港》《魂断蓝桥》,到国内的《金陵十三钗》《红海行动》;有的则像专家一样研究课题,探究“间谍文化”“战争中的个体”“战争的导火索”等。学生们上台时,有的声情并茂,有的俨然一副“小专家”的样子。他们的研究成果也非常有意思,甚至非常专业。

现在,我从班主任的口中得知,(1)班的孩子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课。我的任期将近,他们还依依不舍地希望我以后能继续去上课,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教学上努力的最好回报。我希望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禁锢他们,扼杀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秉持这个理念。

很多教师选择这份职业的理由是安逸,而我觉得更多的是责任。为人师表,意味着你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爱岗敬业,首先要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你不能只想着完成任务,当学生们用一双双渴慕知识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自己是他们在某门学科上的领路人,你的态度很可能会影响他们今后对这门学科的态度。当你觉得无所谓时,他们也会把学习这门学科当作任务,学得很累。如果一个人因为我的课爱上了语文,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终身学习也是教师的一大课题。走上岗位更应该与时俱进,跟上学生的步伐。不然,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被时代甩得越来越远,也连累许许多多的学生。因此,现阶段我还在不断补充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名师和身边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模式。

现在的我没有遇到品行顽劣的学生,没有轰轰烈烈的教学伟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尽力充实自己,不辜负语文这门学科,不辜负教师这个职业,不辜负每个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成长,这是我成为教师后一直在做且今后会一直做下去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