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要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丰富农家乐、生态农庄和乡村民宿等餐饮住宿项目,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餐饮和民俗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提升发展一批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旅游点,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引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当然,在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方面,还要督促乡村旅游经营户不断提升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接待环境,引导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进行庭院、客房环境营造。

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乡村总体规划,优化村落空间布局。建议自治区全面开展传统村落基础普查工作,摸清全区传统村落底数,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指导全区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工作。编制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管理规定,加强规划设计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自然肌理、房屋建设、公共空间等的规划引导,做到人文生活、生态三者和谐统一,实现文化、旅游、生态、社会功能的有效叠加。对项目建设、农房建设等进行全过程监管,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程序化。出台传承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具体措施,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将靠近城镇或近郊的村落纳入城镇化管理,与城市协同发展,在生产生活方式方面,靠近城镇或近郊的居民要逐步与城市接轨,在产业发展上更多融入城镇化建设;对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要更多关注其生态效能、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村落建设的有机接轨,通过对土特产附加值的开发和文旅产品品质的提升,提高乡村旅游收入。

(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做好乡村旅游准备

随着全域旅游在全区的深入发展,乡村旅游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认为要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规划乡村旅游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特色旅游村镇。发展乡村旅游,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制定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标准,推进乡村旅游向以享受乡村环境、修养身心健康、体验民俗风情为主的乡村度假旅游转型。譬如,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稻渔空间,就是通过以发展稻渔立体种养,形成了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目前,园区每年产出大米260万公斤,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民80余人就业。在乡村旅游建设中,要按照“一镇一特色、一地一风情”,全面提升软硬环境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旅游村镇。在规划建设中,以政府力量为主导,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具体的措施步骤,引导农民既“种农田”又“种风景”,帮助有条件的公司、企业或个人规范农家乐、农家客栈等基础设施建设,督促民宿经营农户改厨、改厕、改房、修整院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一些有条件的村镇,[13]如支持镇北堡影视小镇、黄渠桥美食小镇、盐池滩羊小镇、泾源森林健身小镇、迎水桥枸杞沙漠小镇建设,依靠村落原生态自然风光,大力打造一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民俗文化村,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体验,使乡村旅游在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舞台中绽放光彩。同时,要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丰富农家乐、生态农庄和乡村民宿等餐饮住宿项目,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餐饮和民俗旅游品牌。如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以羊肉为主的滋补美食为产品特色,融入传统烹饪技艺,结合民俗住宿,建设盐池美食风味村。深度实施“旅游+”战略,着眼乡村旅游与科技、文化、金融、农耕、民俗等产业对接融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旅行社将目光挪向乡村旅游发展,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其给予斜倾扶持。加快推进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提升发展一批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旅游点,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引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鼓励组建民宿产业联盟,以“公司+协会+农户”模式推动乡村民宿的品牌营销、连锁运营、标准服务、特色发展。譬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志辉源石酒庄,就以“公司+农户”的形式,通过发展旅游解决了村里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当然,在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方面,还要督促乡村旅游经营户不断提升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接待环境,引导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进行庭院、客房环境营造。

银川市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张绍慧/摄)

(三)注重原生态保护,深耕传统农耕文化

很多传统村落的构建布局都是利用水文地形,或临河而筑,或依山而建,或依地势布局,相互协调、自然和谐、层次明显、错落有致。自治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传统村落的过程中,要尽量使传统村落原有空间、形态、建筑、院落风貌得以保存,使村落的原有布局得以保持,丰富村落的公共空间,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属性,凸显宁夏传统村落的特色。传统村落只是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中,逐渐失去了其原有色彩,并且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中显得不合时宜。所以,在保护性开发和维修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村民的历史传统,做到实用、耐用、安全、便利与现代审美兼顾。当然,虽然我们强调尊重传统,但是并非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也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村落现代化气息和先进文化内涵,将现代科技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村落建设当中,引入夜晚灯光元素,安装现代化基础设施,使之成为能够经得起现代生活检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宁夏很多传统村落都保存有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的传统技艺、传统民俗,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等。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过程中,通过现代科技文化元素的渗透,辅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文化审美以及当地农业附加值,实现在挖掘宁夏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基础上,加强原创文化产品的创意制作、设计策划。当然,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为了在村落布局、传统建筑等方面复原村落的原有风貌,更要寻找村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注重村落的长久发展,让村民在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和文化自信。所以,在妥善保护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元素完善原有村落的基础设施,依靠生态和文化优势,形成新时期村落聚落效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厕所革命”延伸到村落,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体验参观,而且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村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实施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还要花大力气引导乡村旅游目的地、农家乐等按照标准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提升,尽量使用当地优质原料,减少设计成本,依托当地的资源特色,绿化环境、发展生态,并保持村落原有布局、原有建筑风格。另外,还要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特色资源,积极挖掘村落传统文化内涵,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商品。譬如,让中卫南长滩村、北长滩村结合水文化,开发赏梨花、摘红枣、体验羊皮筏子制作等民俗项目;在隆德县奠安乡梁堡村有一处名曰“世德堂”的古宅子,该村可以结合自己的历史传统,积极发展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经营者要与当地乡政府以及村委班子共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经验理念,提升经营能力,增强村落的旅游魅力,提高旅游经济收入。

(四)拓展民俗体验项目,丰富乡村夜间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越来越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到乡村感悟、亲近大自然。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等,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元素。在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有重点保护传统村落原有的古建筑、古文物、古堡子、古宅子,以及传承这里的传统习俗、传统技艺,而且要在住宿、餐饮、卫生、交通、民俗体验、生态植被、特色文旅商品等方面做足功课,加强村内道路、停车场、绿化环境、厕所卫生、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实施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营造一个让游客既愿意来旅游,又愿意留下来休闲度假的环境。然而,由于全区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体验活动开展得还比较少,尤其到了晚间就显得更为单调、寂静。对此,各地政府应该深入挖掘当地传统农耕文化内涵,高品质、高水准策划一批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培育一批参与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旅游娱乐演出项目。不断丰富游客夜游活动,可以举办类似于篝火晚会性质的团队性活动,也可以让农户以农家乐的形式经营像酒吧、茶艺馆、健身房等消费性经营场所,在乡村集中打造一批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民俗体验、康体养生、晚间休闲于一体的消费性娱乐场所,形成全天候旅游服务。广大农村,尤其是传统村落,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传统习俗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聚落,政府可以考虑将整个乡村作为规划空间,以当地特有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型农业生态博物馆,对涉及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农业田地、自然景观、活动场所、遗址遗迹,以及对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环境给予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文化内涵,积极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坚持原生态文化体验,为游客深度感受当地传统习俗文化提供传统民宿体验。在恢复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过程中,要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则来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依托具有传统农耕文化底蕴的村落,建立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生态观光园、生态体验农场、自主采摘园、民俗体验馆等,使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打造集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五)注重村民诉求,建立与现代化接轨的传统村落

在保持村落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能忽视村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诉求。我们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必须充分考虑村民的诉求,在保护村落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完善现代化生活设施,让家家户户都引上自来水,安上太阳能和沼气池,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干净便捷的现代化卫生洗浴设施。只有满足了村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大限度发挥他们对村落居住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的主观能动性。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可考虑引入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打造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型生态农业。针对不同的生态自然条件,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引黄灌区,做大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品牌,大力发展田园观光、稻田养鱼、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保健养生、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集中展示沃野千里、鱼米之乡的“塞上江南”风情;在贺兰山东麓,打造集酒庄休闲、葡萄酒文化体验、高端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在中部干旱带,围绕生态移民草原观光、防沙治沙、戈壁探险、旱作节水设施等,打造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在南部山区,重点开发风土民俗、梯田观光、航空旅游、林下经济等乡村旅游体验。着重开发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推介泾源县二十公里旅游景观道、隆德县老巷子民俗文化村、西吉县龙王坝村等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积极支持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着力打造原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六盘山山花节、庙庙湖桃花旅游节等一系列节事活动吸引区内外大批游客踏青赏花、休闲观光。通过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入其中,提升全区乡村旅游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使宁夏乡村旅游最终向大旅游格局转变。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民宿”“景区+旅游新村”“休闲农庄+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依托乡村旅游建设,一方面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民俗风情,享受农家美食”,另一方面使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中吃上“旅游饭”。

【注释】

[1]胡焕庸线是指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一条倾斜45度的斜线。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胡焕庸线也可被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可分析得出,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www.daowen.com)

[2]郑重.转型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规划研究——以当涂大公圩为例[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1.

[3]据《2018—2019宁夏区情手册》和《2018宁夏经济要情手册》,2018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400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 89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08元,由统计数据可知,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是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2018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 715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 977元,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为10790元,由统计数据可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少30%,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少一半多。这说明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存在较大差距,生活质量明显不同。同时,地区间的差异也很明显。2018年海原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11元,是兴庆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904元的1/2,隆德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 361元,比兴庆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 307元少了40%左右。

[4]王文章.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6.

[5]珠绣工艺是在专用的米格布上根据自主设计的抽象图案或几何图案,把多种色彩的珠粒,经过专业绣工纯手工精制而成。珠绣的艺术特点是晶莹华丽、色彩明亮,经光线折射又有浮雕效果,可作为室内或车内的挂饰品。

[6]窑洞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一道独特居住景观,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盐池、同心、海原、原州、彭阳等县区均有分布,百年以上的窑洞主要集中在彭阳和盐池两县。宁夏的窑洞主要有崖窑、箍窑和地坑窑3种类型。崖窑,利用自然形成的山体,依山靠崖在山体斜坡处垂直平挖的一种窑洞形式。在普通窑洞院落中,正中一孔较大窑洞为主窑,两边有客窑和贮藏窑(多为两孔)等。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移民不断往外搬迁,大部分窑洞被遗弃,有些已经倒塌。不过,目前在盐池、彭阳的一些乡镇仍有漂亮窑洞供村民使用。箍窑,在平地上修筑的仿窑洞式建筑。先就地打出两道撑托窑顶拱形部分的墙体,然后在窑顶拱形部分用传统人工夯筑而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在同心、海原等地曾广泛分布,随着农村砖瓦房的兴起,箍窑逐渐消失。地坑窑,也叫地坑院。就是先从平地上四方四正开挖下去一个院落,然后在这个正方形的院落四周墙面上再挖出若干个窑洞。素有“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的说法。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盐池、彭阳的一些乡村(譬如在盐池县王乐井乡、彭阳县城阳乡等乡镇)还有一些地坑窑的遗存。

[7]丁智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基于缸瓦窑村的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6).

[8]据《2018—2019宁夏区情手册》,从2011年起,宁夏的城镇化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的城镇化率为49.8%,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50.7%,2013年的城镇化率为52%,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53.6%,2015年的城镇化率为55.2%,2016年的城镇化率为56.2%,2017年的城镇化率为57.98%,2018年的城镇化率为58.88%.

[9]陈耕.关于文化生态保护的再思考[J].福建艺术,2008(2):17.

[10]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19宁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11]据《2018宁夏经济要情手册》,2018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总收入为18 627.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4547.9元,经营性净收入4638.5元,农牧业收入2954元,转移性净收入2158.5元。

[12]郭勤华.宁夏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5):117.

[13]2019年7月宁夏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村落有: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沙坡头村、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固原市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胜街道龙泉村、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镇北堡村、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镇兴武营村。2020年7月宁夏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的村落有: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华西村、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吴苑村、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新庄村、吴忠市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银川市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石佛寺村、中卫市中宁县石空镇倪丁村、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毛沟村、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马家湾村、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曹泥洼村、中卫市中宁县石空镇太平村、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黄渠桥村、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