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优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优势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总体上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大,种类多,品位高,文化特征鲜明,分布广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突出地位或优美的风景名胜,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今天招徕游客的资本。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优势

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最大的优势。从总体上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大,种类多,品位高,文化特征鲜明,分布广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存在客观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本身就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类型之一。名城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数量、品位、类别均为上乘[7]。如在国务院公布的5批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48%以上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见表6-1);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5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5项)中,有23项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比例高达65.7%;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占到1/3左右;国务院批准的第一至第六批共17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65处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城区或辖区内(见表6-2),占到36.7%。名城中的许多景观,如长城、故宫、天坛、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孔庙孔府孔林、泰山布达拉宫等,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成为世界性的高品位、独占性的旅游胜地。

表6-1 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img48

续表6-1

img49

续表6-1

img50

续表6-1

img51

续表6-1(www.daowen.com)

img52

续表6-1

img53

续表6-1

img54

续表6-2

img55

(二)传统优势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古已有之。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就已产生了以产品交换和经商贸易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古代的旅游有帝王巡游、官吏宦游、买卖商游、士人漫游、僧人云游、节会庆游等多种类型。这些旅游的目的地,主要是各级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商贸枢纽、风景名胜地等,历史文化名城大多是由这些地方发展起来的。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中心临淄、邯郸、雒邑(今河南洛阳)、郢(今湖北荆州)、宛(今河南南阳)等,日后都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就以其特殊的地位和风貌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具有久远的旅游传统,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旅游发展有较好的基础。

(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突出地位或优美的风景名胜,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今天招徕游客的资本。如西安、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上海自近代以来迅速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们在海内外都有很强的号召力。扬州是传统的风景园林城市,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等耳熟能详的典故、名句,为扬州塑造了繁华、富庶、风光无限的美好形象,让今天的人们仍然对扬州充满向往。

(四)开发优势

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达,物产富饶,有发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名城中有许多是全国、省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北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天津、沈阳、武汉、广州、西安、重庆分别是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名城还有着有利的政治中心地位,108座名城中,北京是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有22座城市是直辖市、省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另有60座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它们是省市或地区的政治中心。有利的政治地位,便于吸引和组织客源,进行旅游活动。便捷的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多数名城的交通相对便利,所有的名城都有公路相通,70余座城市有铁路接轨,1/3的名城有民航机场,还有部分城市有内河和海上客运。许多名城今天已跻身优秀旅游城市之列,与旅游相关的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旅游设施已有良好的基础,在旅游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名城旅游开发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