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桑耶寺:西藏第一丛林寺庙的崇高地位

桑耶寺:西藏第一丛林寺庙的崇高地位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桑耶寺建筑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762年,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动工兴建桑耶寺。桑耶寺佛塔桑耶寺在朗达玛禁佛时遭到破坏。据藏文史书记载:清初桑耶寺又遭回禄之灾,现有建筑多为第六世达赖时重建。

桑耶寺:西藏第一丛林寺庙的崇高地位

桑耶寺

桑耶寺,意为“无边寺”、“存想寺”,全名为“桑耶敏久伦吉珠白祖拉康”(bsam-yas-mi-vgyur-Ihun-gyis-grub-pavi-gtsug-lag-khan,意即“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古称“欧丹勃来”,其汉译名称又有桑叶、桑鸢、桑岩、桑木鸢、桑木耶、桑莫叶、桑姆伊等多种译法,而此寺别名也甚多,如大法轮寺、大首顶寺(乌孜钦莫寺)等等。该寺坐落在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乡的哈布山下,即扎玛山麓。此外,又因藏王赤松德赞在创建此寺时,乃模仿自印度欧丹达普梨寺(梵语Udandapura,即飞行寺)形式,融合了汉、藏、印三种建筑式样而得名“三样寺”。该寺也是西藏第一座佛法三宝俱全的寺院。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遗迹,是藏族古代文化宝库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耶寺

一、建寺历史

该寺始建于8世纪中叶,即762年,建成于779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赤松德赞时(755—797年在位)大兴佛法,迎请寂护和莲花生入藏,仿古印度欧丹达普黎寺格局兴建而成。寺基由莲花生大师测定,整个寺院的建筑由寂护设计,赤松德赞主持奠基。工程历时4年,殿堂总计108间,占地面积达25000平方米,以“乌孜”大殿(乌孜仁松拉康)为主体,组成一座庞大、完整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殿塔林立、金碧辉煌,是吐蕃及后来西藏地区的重要佛教活动中心。它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也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

桑耶寺建筑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主殿建成以后,经历代增修扩建,形成一个宏伟的古代建筑群。

据传佛教最早传入西藏时,因当时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势力强大,佛教受到苯教顽强的抵制和排斥;再则,吐蕃当时还没有文字,佛教教义难以传播,所以没有很快立住脚跟。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吐蕃政权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大力提倡佛教,佛教从此兴起,寺院也陆续兴建。不过这时的寺院还很不完善,一无经书,二无僧侣,只是有个较为简单的神殿而已。到了赤松德赞时代,佛教得到了新的发展。762年,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动工兴建桑耶寺。并于767年动员了7名贵族子弟住寺为僧,称为“七觉士”[21],也称“七试人”,是西藏最早剃度出家的僧人。还让从印度请来的12名比丘僧给七觉士进行了剃度,并受比丘戒。他们后来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因为他们是藏传佛教教的先驱者,从而闻名于佛教界和西藏历史。以后又在桑耶寺大量地翻译印度佛经,所以桑耶寺便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拥有佛、法、僧三要素的寺院,而七觉士在桑耶寺的历史上也就显赫千古。

桑耶寺佛塔

桑耶寺在朗达玛禁佛时遭到破坏。后弘期,鲁梅等卫藏10人从多康返回卫藏后,分居于桑耶寺各殿,筑墙为界,传法授徒,该寺逐渐成为宁玛派道场。后因僧团内讧,部分佛殿毁于兵燹。萨迦派统治时期,萨迦本钦曾对该寺进行修葺,并有萨迦派僧人住寺,遂又成为萨迦派道场。宁玛、萨迦同刹共处。据藏文史书记载:清初桑耶寺又遭回禄之灾,现有建筑多为第六世达赖时重建。热振呼图克图摄政时期,曾予以修缮。近年来,国家拨巨款进行重点维修,恢复了原貌。

二、建筑规模

乌孜大殿,即“祖拉康”,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高三层。大殿的建筑吸取了西藏、内地和印度的构造风格:底层采用藏式建筑形式,中层采用汉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度建筑形式。全殿共有1002根柱子,36座大门、42座小门、6架圆木梯、8口大钟。因为桑耶寺大殿上层为印度梵式,中层为汉式,底层为藏式,所以被称为“三样殿”[22]

在大殿下层的宝殿是依藏族款式建筑。其中的主尊自黑宝山迎来,是自现的牟尼宝珠所包的石像。右为慈氏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喜吉祥菩萨及三界尊胜忿怒明王。左为普贤菩萨、密主金刚手、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维摩诘居士及不动忿怒明王,共有158尊。而中殿是依照汉地法式建造,由金城公主所带来的工匠建造完成,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右为燃灯佛,左为慈氏菩萨;前为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无量光佛。左右列有八大菩萨、维摩诘居士、喜吉祥菩萨、忿怒尊等。在秘察殿中,画有十方如来等像。上层宝殿则依印度法式建造,其中主尊为大日如来,于每一面,各有二眷属及八菩萨。其内有菩提萨、金刚幢等十方诸佛菩萨、不动明王、密主金刚手等。殿内上方都各有顶盖,以锦缎绣花纹,四角安立喜吉祥如来,皆有菩萨眷属围绕。殿中建有中层的甬道,其南侧宝库,内中满藏着各种乐器。其西则有佛典中经部及续部的300部书库,满藏着经典。其北则有座宝库,满藏着金银铜等珍宝:其外,更围有大甬道,建立为吉祥大日如来拯救恶道众生的坛城。在坛城之后,立有石碑一方。首顶为三门解脱门,六梯为六波罗蜜。殿上一切的工程都合于律藏中的戒法,外围十四种经续的壁画也合乎经藏的教理,78座的雕塑则合于密咒的妙义。

桑耶寺大殿

另外建有两座药叉神殿,即上药叉殿,供有财神满贤药叉,其中又有释迦牟尼佛等主从五尊,并绘有贤劫1002佛的本生图像;下药叉殿,供有财神善财药叉,亦绘有贤劫千佛。外围墙的拐角则按金刚舞步修建,象征108座佛塔,每一个突出部分,都供有一粒佛陀的舍利。四方有四座护法殿,大门的前面立有四通石碑,每一通石碑上则立有一只铜铸的“母狗”。这些都是按照国王的命令修建的。另外,当时赤松德赞的三位后妃也供养了三座宝殿。其中管理黄金的王妃泡姜莎,在吾才林中修筑了黄金的佛殿。这座黄金的佛殿,具备种种的殊胜。佛殿成金刚界坛城的形状,具有十三种成就优于其他佛殿,如:这座佛殿无墙垣,但却坚如金刚不坏;内无支柱,美如张开的宝幔一般;以黄铜作为地基;在梁之上,有金马奔驰;于金梁上,有玉龙蟠结;顶盖从内向外;殿内的诸尊宛如一座伞盖,却又别复各有一伞盖;门的启闭,发出金玉珊瑚的声音;所雕刻的十二佛事,都向外突起等等共有十三种殊胜的工巧。而皇后蔡邦·玛尔玛也出资建成了三界铜佛殿。卓莎·香曲玛妃子则修建成格杰殿,殿中以无量光佛为主尊,右侧三部怙主文殊、观音及金刚手菩萨,左侧为药师佛、普贤菩萨及不动佛。因为她没有子嗣,恐怕佛殿毁损,无人修葺,所以用铅水浇砖为墙,并铸铜为顶盖,悬挂着各种乐器。并以明珠置于梁上为灯,掘井供水。而大殿的四个角落上建有四座大塔,大相许布·贝吉昂米杰日修建了白色菩提塔,此塔按照声闻部的律法兴建,因此以狮子作为装饰。嘉察拉朗修建了红色的法轮塔,此塔以转动法轮的规范兴建,并有莲花作为装饰。达札路恭修建了黑色的舍利塔,此塔有佛塔舍利和小塔作为装饰,是依独觉的律法建造。琛·多吉泽穷修建了青色的天降塔,此塔是按如来部的规定兴建,并有16座门的殿门等作为装饰。

桑耶寺佛塔

桑耶寺雕像

此殿由中心大殿和周围回廊两大部分构成,殿堂的结构和殿顶装饰为梵、汉、藏式建筑风格相结合。回廊的东、南、北面有三个大门。东面正门雄伟壮观,门楼顶上左右饰有经幢,檐下悬挂巨幅“鲜布”。殿大门左右墙上饰有象征吉祥富裕的浮雕扎西塔结”。左边的浮雕是法轮、奶桶、扎西德勒、米谷、海螺、仙草、糌粑和青稞;右边是宝伞、双鱼、海螺、鲜花、吉祥结、法轮和经幢。名吉德殿大门外右侧有一吐蕃石碑,主殿门前左右有石狮一对,寺内还有一对汉白玉石像,寺内还悬挂有一口大铜钟。殿内佛殿里有铜佛两尊,一为次巴门佛,一为夏吉土巴,佛身1.75米,宽1.1米,皆为座像。

主殿回廊为三开门,门楼与左右回廊相接,廊下有双排柱,柱石脚刻有倒莲花纹或结索纹,柱头有云形染托,上有彩绘图案,全廊有柱184根,故廊下木柱林立,不仅使大殿回廊坚牢,也使其森严壮观。回廊上绘满了精美的壁画。周围配殿里也有许多壁画,而且各具特点。桑耶寺是西藏寺院中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它的始建年代仅次于大昭寺,是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要寺院,它在西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它经过历史上朗达玛灭佛毁寺时期,又经历代战乱破坏,能够保存到今天的规模,应该视为珍宝了。

三、设计理念

整个寺院处于一个围城般的围墙中,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全寺原有殿堂24座,各殿都有壁画。现在尚存主体建筑的殿堂有交尼、左金拉嘎尼、嘎马卡、赤吉者寺尼、那木达、尼木拉刚、旦活尼、加嘎尼、边资尼、江伯尼、穷活尼、桑木德尼、米玛青得、马尼拉嘎、加达尼、达瓦拉嘎尼、布则尼、加扎尼、桑莫交、江贡松交尼、夏宫江伯尼、古古康等。整个建筑群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孜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环绕寺院的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

桑耶寺中还有按《俱舍论》所说修建的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坛等。东面的东胜身洲为智慧文殊菩萨殿。两小洲中的提河洲为清净戒律殿,供有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五位本尊。毗提河洲为语合梵天殿,供有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七尊本尊。这三座殿为半月形之相。南面的南瞻部洲为圣巴洛殿,供奉有卡萨巴内等五位本尊,上层殿内有无量光佛等五尊,此室内,更供有以一尊旃檀木精制的国王像。两小洲的遮末罗洲为伏魔密咒殿,有示现降魔相的能仁释迦牟尼佛等五尊像。符罗遮末罗洲为翻译印度殿,有依印度律例所造的能仁佛陀等五尊像。这三座殿为肩胛骨形。西方的西牛货洲,为弥勒菩萨殿,供有弥勒菩萨等七尊。两小洲中的舍搋洲为大日如来殿,供有红铜的大日如来及其眷属秘密四佛母。温怛罗漫怛里拿洲为不动禅定殿,供有大日如来及十八罗汉等,这三座殿为圆形。北方的北俱卢洲为菩提发心殿,供有莲华佛、除盖障菩萨、金刚手菩萨及甘露漩明王。矩拉婆洲为珍宝会聚殿,供有释迦牟尼佛等五尊。侨拉婆洲为比迦尔财库殿,供有释迦牟尼佛等主眷九尊,这三座殿为正方形。

桑耶寺建筑

桑耶寺壁画

桑耶寺乌孜大殿周围这大小十二洲大多保存至今,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几次失火,加之“文革”破坏,殿内主供佛像、壁画等多被毁坏或已改头换面,失去昔日面目。

四、壁画

桑耶寺主殿的壁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主殿大回廊壁上所绘壁画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各层的壁画和塑像内容丰富、艺术精美。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西藏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人称“三样寺”。乌孜大殿有两重围墙。外围墙范围最为壮观,四面各开一门。墙内有两层建筑:下层是宽敞的回廊,每边各有列柱二排,每排有八棱形柱22根,在四门廊处增柱一排:东、西门廊为6柱,南、北门廊为4柱。皆有石柱础,多呈覆盆形,石础上雕有覆莲瓣、升云纹、桃心、方框等。回廊的墙壁上满绘壁画,尤以东大门内左侧的壁画最为珍贵,有杂技舞蹈体育等内容。上层是僧舍,僧舍前有一排方柱的回廊。内围墙规模较小,亦有两层建筑。上下层皆有一排方柱的回廊,只是下层西、南、北三面各有3间密室,上层三面还各有一间5柱的库房。回廊满绘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技法高超,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形象写照。乌孜大殿底层分为两部分: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面阔7间,进深4间,其左侧供有松赞干布(617—650)、赤松德赞(730—797)、汤东杰布(1385—1464)和四尊祖师塑像;右侧为七尊祖师塑像。经堂内悬挂着大小幡幢,多姿多彩。经堂与佛殿之间有三道殿门,门上有龙和升云纹等雕饰。围绕佛殿有一周回廊,回廊两壁遍绘壁画。佛殿地基抬高,殿内有明柱10根,呈八棱形,皆有石柱础,柱头没有雕饰;天花板上依据时轮金刚、极乐世界绘成团花图案;殿内壁画遍绘千佛像。佛殿后部及左右筑有厚达4.3米的隔墙,直通三层,反映了早期建筑坚固古朴的特点。佛殿内主供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像(系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肩宽1.8米),头戴高冠,内着僧支,外着右袒式大衣,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在释迦像前方左右两边各有5尊菩萨(高4.2米)和1尊护法神泥塑像,属早期作品。佛殿后列置经架,满置经卷。乌孜大殿中层有明廊、佛殿等建筑。明廊有柱8根,呈八棱形,两壁绘满壁画:南壁绘有莲花生的传记画;北壁绘的是早期桑耶寺全景图。大门两侧为厚约1.3米的板壁夹墙,门上即是同样宽度的门楼。据说当时第一个来到桑耶寺的洛扎瓦大译师就住在此门楼上。佛殿主供三尊合金铜佛像,中间为无量寿佛。殿内壁画均为“藏传佛教故事”。大殿上层是五顶相峙,按印度法式建造。殿中主供大日如来佛像,两边塑有不动佛、宝生佛、不空佛、阿弥陀佛和文殊、弥勒、观音、普贤、大势至、虚空藏、地藏、除盖障等八大菩萨,四角塑欢喜佛。大殿东大门前有一座高达九层(“文革”时拆毁六层,现存三层)的格古康,意为“展佛殿”。每年藏历一月五日和五月十六日,将巨幅释迦牟尼绣像挂在格古康的高墙上,让人们顶礼,是谓“展佛”。

佛塔基坐的雕饰

桑耶寺壁画

在桑耶寺的设计理念十二洲中,其中心各有一门,在转经路上各有两门。而在左右的两座附属洲中的智慧妙吉祥洲中,有七尊由皮革制成的妙吉祥等佛眷属像。还有门神阎王之两尊大威德像,以及妙吉祥庄严佛像及《华严经》画图。这些均交火轮阎王。在释名多室洲中有七尊能仁佛主要眷属画像及多种珍宝。其外部是僧侣餐室灶厨之地,这些均交予穿皮袍之龙王。在南部诸佛殿中为三角形建筑,其中有伏魔密咒洲,内有能仁佛伏魔状之四塑像,中央部分为《十地经》图;而转经巡礼道上有《大摩尼宝髻经》图,此处交予邬魔天女。再者,如前述之阿雅波罗洲,在该洲突出于墙壁的屋中塑有王者像一尊,该像以旃檀为骨架,以安息香为塑像之肌肤,其外以银皮敷之。此外,该洲还有大本尊佛母神像,颇罗弥佛塔,《宝箧经》图,由漆布制成一千零二尊天女像。在转经巡礼道上画有《十地经》图。上述这些交予达摩热咱仙人八部眷属。在印度洲中,有释迦尊者等印度风格的五尊主要眷属像、无量光佛像及集清净之画图。又在其前有译师之译场,每个门均可观察。这些均交予夜叉罗喉罗。在西面之三座圆形寺院中,其有毗卢遮那洲,内有铜制之毗卢遮那佛像。另有佛眷属四明妃画图、毗卢现证佛。这些均交予牛头夜叉。在兜率仁慈洲中,有以弥勒佛为主之七佛眷属,另有两位大威德之画图。因行恶业,致使佛教衰落,自人寿10岁起,弥勒佛使之实行善事,由是人寿始增。此外,还有二十一位顶礼度母画像。再者,还画有以舅臣杰擦拉囊为工头所制作的桑耶寺图,还有悔罪之诸天众图,这些均交予穿有豹(纹)衣服的空行母。在虚空静虑洲中,有毗卢父王之五种本尊加持者图,十六位佛眷属闻思图,《金光明经》及三义之道等图,这些均交予银首王。在北方的三个四方形洲中的诸室洲内,有能仁佛诸眷属,其间有如下画图:在兜率天为佛母讲经图、《报恩经》图等。这些均交予以藤圈为饰物的猞猁孙王(管理护卫)。在发心菩提洲中,在其间的金刚年宫圣须弥山顶处,画有如下画图:金刚年、金刚橛及甘露旋明王三者解救灾难图,无碍莲花佛往游虚空,而有大善财(管理护卫),此即是日月洞。东面诸洲(寺院),其色呈白水晶色;南面诸洲为蓝琉璃色;西面诸洲为红玛瑙色;北面诸洲色黄,如天然之黄金。诸洲(建筑)墙面均饰有水纹样之波纹。在装饰方面,在洁净的(墙)外表面上又绘制出大海。再者,在西面仓芝格如洲(神殿)之上屋,有阿黎菩提萨之寝室、象牙神殿、白色下殿及灶房,这些均交予手持珊瑚的夜叉管理。南面有水浴室,内部装以旃檀,下铺烧砖。其旁,为使人产生厌离之心,遂伏“洞伏骷髅诸像”之所云画以图画,这些均交予持杖夜叉管理护卫。在北方之威力洲中,有八根树枝,这些均为将一堆刺糜树经过火祭之后形成,继之将八根树枝制成八条巨龙。在中间部位,建有白色金刚手做息静调伏之塑像,此外尚画有鱼、龟、水怪等画图。(www.daowen.com)

乌孜大殿自回廊大门向右,壁画的第一段是:在阳光普照的碧野上,有三排武士在比武。这面壁画中的47个武士,动态各异,16匹骏马也各有特点。比赛场上的裁判人员,或惊或静,或俯首注视或仰面观望,种种神情栩栩如生。第二段是桑耶寺全景。画工们精心描绘了50多座大小不同的殿宇,在星罗棋布的各种建筑物之间,许多僧侣、官员及佛门信徒进行着各种佛事。第三段是以桑耶寺主殿为中心的群众画面,其中描绘了一组民间杂技表演,表演项目有攀杆、马技、倒立、攀索、气功等。这面壁画不仅使我们饱赏了生动的古代绘画,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杂技艺术的一个侧面。画面上有气功老手,将两把钢刀支撑着腹部,安然无恙地平伸手足,俯卧在刀尖之上;一个演员俯卧在杆端,杆下有一惊恐万状的演员与之呼应。自回廊大门向左,第四段是天神云端动戈,骑士陆地行兵的战争场面。右下方描绘有一辆四轮战车,助战的长号,以及挥矛持盾的古装骑士。大殿回廊壁画中还有许多婀娜多姿的天神和袒胸露腹的菩萨,女性柔润的肌肤,妩媚的千姿百态的描绘。壁画上有一海域图,海面有四只天鹅浮游,四只天鹅翅膀展示各不相同。壁画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动物形象,有奔有卧,有安详地在池边饮水,有嬉戏追逐,生活气息如此浓郁。主殿三楼内的壁画多数形象比较刻板,但也有一些侍女、乐舞者形象十分生动。主殿回廊的壁画,初步考察系明武宗正德元年、藏历火虎年绘制。

从“桑耶寺全景”图壁画中可看出,早期的围墙呈四方多角形。据《贤者喜宴》记载:“在多角围墙金刚步处,以一千零八座佛塔一一围绕之,每一圈上放置佛舍利一颗。”现存的椭圆形围墙是后来重修的。桑耶寺的壁画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著称于世。几乎在寺内所有大小殿堂、回廊的壁面上都遍绘壁画,其题材有“西藏史画”、“桑耶史画”、“莲花生传”、“舞蹈杂技”、“举重柔道”、“田径赛马”等,其内容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如历史壁画,绘于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壁面。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类开始画起,接着描述了雅隆部落的兴起;自上天迎请第一位吐蕃赞普聂赤赞普,佛教始传西藏,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迎请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兴建大昭寺,金城公主进藏,莲花生入藏,朗达玛灭佛,阿底峡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扬,萨迦王朝、嘎玛王朝、帕竹王朝的兴衰,宗喀巴创建格鲁派,直至第九世达赖喇嘛业绩,画面长达92米,被誉为西藏的《史记》。

如修建桑耶的壁画,在乌孜大殿分布较广,第一、二层均有,尤以大门左侧回廊的为精。它详细地描述了桑耶寺的兴建、寺名来历的传说、莲花生建寺的情形、建寺中的降妖伏魔、寺院布局的象征意义、寺院建成后的宏伟规模、“七觉士”出家、主要塑像及各部壁画的内容,还以众多的画面渲染了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主持开光典礼的盛大场面。画史后面的几幅描绘了桑耶寺在明代遭受的一场大火,以及火灾后重建的情景。此外,还有噶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四大寺和布达拉宫修建的壁画。桑耶史画完全是将“寺史志”形象化、生动化、大众化的一部连环画。

如莲花生大师本生传[23],绘于大殿中层的明廊南壁。宴前认舅图[24],绘于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如文成公主堪舆图[25],壁画中渲染了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的内涵。舞蹈图,有三人舞[26]和牦牛舞。杂技图[27],有爬杆高空倒立、高空展翅、覆卧钢刀等。如赛跑图[28],有14人参加,皆头戴胡帽,跣足,穿红、白、绿三色短裤,似三方参加比赛。这些壁画是研究我国舞蹈、杂技、体育运动的珍贵实物资料。

五、文物

桑耶寺的文物众多,珍贵的有砖瓦、石刻、铜钟等。桑耶寺有一口古雅的铜钟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口铜钟原来悬挂在大殿廊檐的额枋上,现在移置大殿门前。钟高1.1米,直径0.55米,重约300~400公斤。钟面铸有古藏文,记述着赤松德赞的第三妃甲茂赞母子为供“十方三宝”而铸造此钟。这口钟是甲茂赞特邀请内地汉僧大宝(仁钦)监造的。钟的上下略有收分,下铸五道月牙形缺口,挂环铸在顶部的莲花瓣上。钟面铸古藏文(阳文)。铭文大意是说:王妃甲茂赞母子二人,为供奉十方三宝,铸造此钟,以此功德,祈愿赤松德赞父子眷属,俱证无上菩提云云。这个甲茂赞是赤松德赞的第三妃子没卢氏。由于赤松德赞大兴佛法,没卢氏甲茂赞在汉僧摩诃衍等三人面前“一自虔诚,划然开悟,剃出绀发,披挂锱衣”,同时带动30名贵族妇女削发出家,成为西藏地方第一批尼姑。她出家之后改名“菩提主”。为了表明她对佛菩萨的崇敬,特别邀请汉族和尚大宝(仁钦)监造这口铜钟作为信物。铸造此钟的地点据说是在桑耶寺北约10公里的扎玛镇桑,那里是赤德珠丹时期修建的冬宫,赤松德赞的出生地。铜钟铸成之后,先是挂存没卢氏甲茂赞自己修建的小院里。后来才移置桑耶寺的大殿。《贤者喜宴》一书说:“赤松德赞第三妃名甲茂赞,自修一殿,殿上又献铜钟一口。”即是指的这口铜钟。这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后来,还是这个没卢氏甲茂赞,将也是由汉僧大宝监造的同样内容的另一口铜钟,悬挂在山南乃东县的昌珠寺,可惜这口铜钟现在已下落不明。因此,桑耶寺保存下来的这口铜钟就是研究吐蕃时期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了。

砖瓦,是桑耶寺现存数量最多、时代最早的文物之一。根据史书记载:砖瓦主要用于红、黑、绿塔和王妃拉康的修建,大多烧制于吐蕃时期。现存的砖有红、黑、绿三种颜色(绿砖施釉)。砖的形制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子母口形四种,砖面一般都有文字(古藏文),系烧前模印而成,其内容都是表示该砖所在的方位,如“内”、“外”等。瓦的形制有板瓦、筒瓦两种,有不同型号,皆施绿釉,瓦面有藏文火印,瓦内有很细的布纹。有些板瓦和筒瓦带滴水或瓦当:滴水上饰乳钉纹、三莲瓣波浪纹;瓦当上装饰灵塔、大乳钉和莲珠纹等图案,非常精致。

桑耶寺的石刻种类繁多,刻技精湛,是西藏地区其他寺院不多见的。

佛殿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用一块哈布山的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头戴高冠,外着右袒式大衣,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属早期浮雕艺术珍品;千佛像九百余尊,均刻在0.4~0.5米的长方形石板上,个个高挽发髻,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手势有指地、论辩、施舍、转法轮等多种姿势,这是其他寺院所没有的;观音菩萨像两尊,为高浮雕,系四臂、八臂观音,形象逼真;四大天王像4尊,系半浮雕,线条明晰流畅,造型生动;金刚护法像两尊,头戴塔式宝冠,身着长裙,上身袒露,右手置于腰际,左手下垂持莲花,丰乳细腰,造型优美,动感极强;罗汉像6尊,为高浮雕,形态各异;绿度母像,头戴五花宝冠,袒露上身,下着裙子,饰有耳环、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脚钏,游戏坐于莲花座上,莲座下有山,山间有护法神像;莲花生像,头戴尖顶帽,手抱骷髅杖,右手持金刚杵,左手端骷髅碗,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米拉日巴像,上身袒露,披着长发,右手支在耳旁,似在苦苦思索教理。

石狮,在大殿门前左右两旁,是被作为护卫大殿的护法神而雕塑的。高1.23米,长0.76米,嘴、鼻突出,额部后缩,双目有神,项系宝铃,长尾上卷,两耳下耷,俨然一尊不可缺少的大殿护法神角色。石象有两尊,立于大殿前廊。大石象高1.1米,长1.3米,小石象高均为0.5米,用汉白玉石制作,长鼻触地,身佩金鞍,雕刻得惟妙惟肖,是西藏不可多得的石刻佳品。石刻酥油灯上刻有莲瓣等花饰,油满灯亮,别具风格。据藏文《巴协》载称:“桑耶寺建成后,在后墙树立一碑,镌有莲花,上勒诏敕誓事要义,镇以石狮。”

石佛塔为高浮雕,刻在一块高0.79米,宽0.45米,厚0.07米的石板上。佛塔高0.72米,顶端有屋檐,上盖半圆形筒瓦。塔由塔座、塔身、相轮、太阳、月亮组成。塔身共十五层,第四、第八、第十五层为覆莲形,而整个塔身又呈宝瓶形,宝瓶正面中部有一小佛龛,内有佛像1尊,头戴塔式宝冠,袒露上身,下着裙,双手置于胸前结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石碑,在乌孜大殿正门口,高3.8米,座高0.8米,以古藏文刻记了桑耶寺建造情况。这是吐蕃时期的珍贵文物。大殿正门的门楣上原挂有清代皇帝所题“格鲁伽蓝”的匾额,可惜今已不存。现在尚能见到的是大殿二门上悬挂的“大干普佑”清代匾额,长2.92米,宽1.38米,四周金龙框边,蓝地金字,图章和落款均被毁掉,不知系哪位皇帝的手笔。

四塔:在乌策大殿四角处,各有一塔,即白、红、黑、绿塔。四塔分别在乌孜大殿四角,塔与殿角相距数十米。据《贤者喜宴》记载:在“十二洲”完工后,“又建白塔即大菩提塔,此塔以狮装饰,遂建成声闻之风格。(此工程)以许甫弥杰多日为工头,但其因瘟热病死去。于是许甫赤珍更赞复任工匠首领。此塔交予星面夜叉。红塔采长寿菩萨之风格,其上饰以莲花。此塔乃那囊杰擦拉囊所建,并交予荧惑星神。再者,黑塔以如来佛之遗骨为饰物,其形制系独觉佛风格。此塔乃恩兰·达扎路恭所建,交予铁嘴夜叉(管理护卫)。再者,绿塔乃法轮如来风格,以十六门为饰物,此塔乃缣氏多吉芒琼所建,交予日面夜叉”。

白塔建在大殿东南角,皆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全为白色而得名。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上有覆钵形塔腹。但覆钵扁平而宽大,没有龛门,宝刹上置十七环相轮。在转经道旁有十六罗汉石刻像,分别雕刻在边长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极为精致。红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型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亦很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钵,刹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为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绿塔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很高,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3间,内置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内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的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很长。相轮分为三级,每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中间一段为第二级,有相轮七环;第三级有相轮五环。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土加粗沙烧制,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极其精美。四塔不仅形制奇特,而且风格古雅,是西藏稀有的文物古迹。桑耶寺围墙呈椭圆形,周长1200米,墙上原有塔刹1008座,现不存。

相传当年赤松德赞在桑耶寺落成的喜宴中,曾欢欣地唱着“玉殿金座”歌赞叹这四座寺塔说:我那座白色佛塔,如同右旋之白螺。那座红色佛塔,犹如火焰冲天。那座青色佛塔,好似矗立着的玉柱。而那座黑色佛塔,则宛如金刚橛钉在地上一般。我的佛塔实在是最为罕见。

六、寺院的传说

桑耶寺的建成,有许许多多传说。相传,建寺缘起藏历木兔年(775年)孟秋七月初一,莲花生大师抵达桑耶地区进入了宫中,赤松德赞王迎请莲花生大师坐在黄金的宝座上,而堪布菩提萨也前来会晤莲花生大师。赤松德赞王以世间最珍贵的供品供养莲花生大师之后,请求大师以大悲的菩提心来教化雪域西藏的众生,并加持雪域这块土地,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众生得以进入佛法的大门。莲花生大师听了国王的祈请之后,认为西藏是众魔所盘踞的地方,虽然在吐蕃地区的许多魔鬼与拦路的凶神,都已经陆续被降伏了,但现在为了继续调伏这些传说为罗刹与猴子后代的吐蕃人,应当修建佛殿,安住诸佛的塔院,这样才能使众生得到利益,并建立佛法的永久根基。而现在要建设寺院的洛域桑耶地区,就宛如一个罗刹女仰卧着,因此,在罗刹女的心脏之处,应当建造一座九层的佛殿,在脐眼的地方要筑起一座佛塔,头部的地方要堆上一座小黑山,在四肢的部分,要分建一百零八座佛塔。如此一来,这座寺院就能够成为长久的佛法根据地,能够成为安立与救度众生的所在。降伏雪域龙王鬼神齐心建寺赤松德赞王很欢喜地听从了莲花生大师的指示,开始筹建这些佛寺,并由静命大师设计桑耶寺蓝图。

当时统领吐蕃地区鬼神的是西藏墨竹地区的一位龙王,这位龙王名叫墨竹斯见龙王,莲花生大师为了使西藏的宏法事业能够顺利圆满,认为应当先行降伏龙王,使宏法事业得到缘助。于是莲花生大师来到了墨竹地区,开启各种消灾忏罪以及增益修德的修法,并在此埋下了龙王的伏藏,建立起龙王的祭坛,且入于甚深的禅观中取得龙王命要河水。莲师将伏藏与命水交予龙王并以命咒三昧耶要其守护。而为了彻底降伏龙王,因此在洛吾格嘎尔的地方建立了佛殿,又登上了海宝日山的山顶,集中一切具足地、水体性的干湿物质,在四面能够膨胀收缩的地方埋藏好四种伏藏,并在四面能够向外分散的地方,置放四种具力除障的艾灸药草,在乌龟的头上则安立了一尊马头观音。接着大师以如雷梵音向十方宣示在雪域建寺及兴盛佛法的决心后,身体就冉冉地升空了,他在虚空之中踏着金刚舞步,他的身影所照之处,二十一位信佛的山神居士与十二尊永宁地母,雪山崖岸的鬼神众,还有食香神、瓶腹鬼、龙王、夜叉、八大曜星、二十八星宿等等空行大众,都自动地从山谷还有河中打捞搬运土石,来帮助建筑寺院。由于莲花生大师的威力降伏,桑耶寺毫无障碍而迅速地启建了。

国王亲自到达此地来督建这座佛寺。佛寺的主殿有三尖顶高高耸立着,这三尖顶耸起宛若须弥山一般,周围的殿堂仿照环绕着须弥山的七金山,而上下的罗刹殿就形同日、月、四大部洲与八个小洲一样。这些仿照宇宙万相的建筑,在寺宇周围围成一座长长的围墙,虽然六万个民夫十分努力地来建筑这座高耸的围墙,但还是十分疲累。于是,莲花生大师就驱使鬼神,以大梵天王与帝释天王两位天王为主导,用神通力来堆砌围墙,而四大天王更亲自率领众多的鬼神,努力地建造寺院。天王一面在虚空中发出呼喊口令,鬼神们就依着口令,合作筑起寺墙。因此白天的时候,由人间的民夫来建筑寺院,在晚上的时候,却是鬼神部众来努力建寺。而当时在青木普山也有龙王安住,莲师也上山去将此龙王调伏,使他们一起来帮助建寺。莲师化为鹏鸟降伏龙王的障碍。然而在建寺的中途,由于木料不足,这建寺的工程只有停工等待原料。国王看到了这个情景,不由得动摇了信心;此时,索普江丛林里原本被莲师降伏压制住的龙王,也因而生起了恶念,想障碍建寺的工程。所以,他就现身对国王表示愿意献上木料,但请国王要先放了他。国王想到,由于缺少木料的缘故,建寺才受到阻碍;如果龙王能够献上木料,那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私自与左右的大臣草草商议后就放了龙王,让他离开压伏之处。龙王逃出压伏地之后,当他来到青木普山的折格古尔地方时,忽然看见一只大鹏鸟正要吞食一条大蟒蛇,大鹏鸟也发现了龙王,就用眼睛瞪着龙王。这时龙王心中十分惊怖,怕大鹏鸟一口将他吞食。在这刹那间,龙王福至心灵,忽然感应到这只大鹏鸟恐怕是莲花生大师所变,不然不可能那么巧发现他。于是他十分惊恐地向莲花生大师祈请宽恕。在龙王发誓不再作障碍后,大鹏鸟就张开嘴巴把蛇放走,眨眼之间就幻变回莲花生大师的模样,并把龙王带回到赤松德赞王面前。国王为了自己的短见,差一点坏了大事,感觉到十分惭愧,所以就向莲花生大师忏悔;而莲花生大师也就以无比的威力,彻底降伏了这位龙王。龙王献砂金作建寺基金,当寺院建造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整个建筑费用太庞大了,所以国王库藏中的所有财宝几乎已经用尽,只好向莲花生大师说明实情。莲师指示国王无须担心,只要与墨竹的龙王结成好友,自然能得到资助。因此,国王就随莲师到墨竹湖边,在莲师接连几天的修法后,果然感得龙王化成大蛇跃出水面,送来一堆金砂。于是国王将砂金运回桑耶,作为建寺的基金。此后,桑耶寺才得以顺利建成。

桑耶寺的护法——白哈尔神当桑耶寺建筑完成之后,莲花生大师决定指派一位神祗,作为桑耶寺的护法神。首先他找到了具五髻者苏普阿巴龙王,也是念青唐古拉山山神。然而苏普阿巴龙王虽然誓愿永世护持佛法与莲师,但由于缘起上的示现,婉拒了这个邀请;而向莲花生大师建议一位更恰当的人选,那就是来自霍尔地区的守护神——白哈尔。莲花生大师再细观因缘之后,也感觉很恰当。依莲师的观察,发现将来在赤松德赞王若干代之后的后裔当中,会有魔王的化身出现,他们的名字叫做云丹和吾松,这两人会寻衅伤害佛法,并兴起战火趁机作乱。尔后再过110代之后,居住在霍尔的白山魈国王,会一口气吞并整个西藏,而这霍尔族的男系神祗,就是白菩提天神白哈尔。所以如果能请来白哈尔神,那么这位非人的木鸟鬼王,就能够忠心地守护佛殿。因此为了守护佛法及后世的善缘,应当将霍尔地区的白哈尔神院,整个移请至西藏雪域,并把寺中的珍宝财富,全部迎请到桑耶寺来,这样,白哈尔神也就会安心地随着寺院珍宝前来。而在桑耶寺中,必需先建好白哈尔护法殿,才能在这座寺院中顺利地降伏他,使他永远地皈依佛法,并护持桑耶大寺。

莲花生大师观察了西藏佛法的缘起,了悟到必须用特别的护法与善巧方便的做法,才能够守护这片具有特殊因缘的区域,因此与菩提萨堪布、赤松德赞商议使用特别的方法来降伏这位护法。赤松德赞王接受了莲花生大师的指示,就派遣俺兰达扎路恭(马重英)率兵占领了白达霍尔地区,将该地区的白哈尔神院禅院中的所有珍宝财富迎请走,并押走了达玛巴拉王子,及自然天成的绿松石释迦能仁佛像,以及白哈尔神平常使用的犀皮面具及铠甲、木鸟、水晶狮及其余用具。其中以称为斯巴穆群的紫犀皮面具最为重要,现在还被供奉在桑耶寺载乌角乌康的密室内。白哈尔神也因为所有的器物、财宝全被带走了,只好随着前来桑耶寺。当白哈尔来到西藏之后,莲花生大师就以各种神变法力制伏了白哈尔。降服之后,白哈尔骑着一只镶珍珠的木鸟,在众多天神的陪伴下,降临到雪域的桑耶寺护法殿中。白哈尔接受了护法职责之后,莲花生大师在他头顶上的冠盖上安置了一只金刚杵,使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守护桑耶大寺。

另外传说,白哈尔及其伴神最初是由马头金刚所降服,后来被莲花生大师再次降服,并使其立誓佑护西藏佛法。降伏了白哈尔后,莲花生大师就以先前预备的供品供养白哈尔神,使他安住于桑耶寺中。白哈尔的父亲是白天神——也称菩提天神或白天,又被尊称为“尊敬的摩羯王”;他的母亲是持财龙女,又作秀姜杰姆,又称为九头龙女。起初,白哈尔居于蓝天之上,在中劫的时候,居住在孟加拉,后来由于法座被移到了位于裕固境巴达霍尔(回鹘)的修习禅院,他来到大地东方的霍尔地方,被称为水晶白鬼或白命主,又因护持巴达霍尔的禅院,被尊称为戴有特征皮帽者。在巴达霍尔,人们把白哈尔作为该霍尔部落的保护神;对巴达霍尔人来说,白哈尔为人所知的名字是阳神南托嘎保。最后,白哈尔来到藏境,居于桑耶寺,从此统治全藏。

白哈尔一词与白哈尔王相等,应源自梵语Vihara,意即寺院,显然这是他担任桑耶寺护法神之后,才使用这个名称的。白哈尔还有其他不同名称,如护法神大王、大护法业主、财主大王—因白哈尔为桑耶寺之主,故称——白命主。当白哈尔以下面三种形式出现时就有三种不同的名称:作为王系魔时称作白嘎钦保;作为法王时称作大战神;作为命主时称白梵天王。白哈尔有时也称作具誓水晶白鬼或战神大王乃穷。他是众王系魔的首领,这类魔可分为两大组,大王系和小王系,每组有360个成员。白哈尔在印度语中被称作水晶白鬼王或战神一男;在空行母处称大王;在罗刹王国称象王;木雅人称他为月王;尼泊尔人据说称他为地王;霍尔人对他的称呼是白木鸟王。莲花生大师称白哈尔为自在智慧护法,神众则称他为具螺髻梵天。白哈尔为了更圆满有效地完成卫护佛法的责任,也为了克服雪域各地可能出现的魔障,他就将自己幻化成五个主要的身相,再由化身幻变出众多的第二个化身,即化身之化身。所以,白哈尔的所有伴属眷属,都可以视为是白哈尔自身的变化,是从他身体发射出的光芒中所化生的。因为白哈尔神具足五身,所以又被称为五身王,或五尊白哈尔。这五尊是:中央的白哈尔,意之王——帝释天,身色为蓝黑色;东方的白哈尔,身之王——门普布查,身色为黑色;西方的白哈尔,功德王——具木鸟形者,身色为黑色;南方的白哈尔,语之王——战神一男,身色为红色;北方的白哈尔,业之王——白哈尔,身色为白色。另外,白哈尔这位护法神之王,常示现为一面二臂的白色身形。他呈现庄严之相,头戴着垂缨的圆竹帽,右手持着金杖,左手持着银制挂瓶,穿朱砂色外衣,用众多珍宝装饰,骑在白狮之上,统领着三界。有时又现示如同雪山一样洁白的身色。脸孔作强笑或暴怒状。骑着长鼻大象,穿白丝披风,缠红褐色头饰。右手举长杖准备出击,左手捧着装满鲜血的挂瓶置于前胸。关于白哈尔神,还有许多的故事深远地影响了西藏佛教。传说白哈尔神在桑耶寺度过了七百年,在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时期移到了哲蚌寺附近的乃穷寺,也就是他现在的居处。而由被莲花生大师所降伏的巴瓦七兄弟的领袖载乌玛保接任白哈尔,成为桑耶寺的护法神。

桑耶寺建成之后,就如同在印度佛陀成道圣地的菩提伽耶大塔寺一般,具足吉祥光明。所以,传说能够亲自见到桑耶寺,就能杜绝一切恶趣的门径,永不再堕入三恶道之中。如果能绕着桑耶寺的54座寺院与1008座小宝塔等全寺一周,就是屠夫也能够转趋善道。如果一心向桑耶寺顶礼祈愿,来世能够成为一个王者。如果听到有关于桑耶寺的殊胜传说,罪恶就能够消除。如果向桑耶寺双手合掌礼敬,将能够成就正道。如果谁向桑耶寺供养曼荼罗,就能获致现前与最究竟的圆满成就。如果向桑耶寺献上鲜花,就能够得到吉祥与欢喜幸福。如果在桑耶寺点燃酥油灯的话,将能够亲见千万的本尊空行。如果在桑耶寺燃点常明的酥油灯时,法的光明将会遍照全身。若向桑耶寺献上香水,则将不会出生为恶鬼而具足财富。若向桑耶寺供献食品的话,他将不饥不病,具足寿命安康而富饶。向桑耶寺献上铙钹,鸣奏吉祥的音声,就能够获得深刻的清净自信。如果为桑耶寺献上宝伞来遮荫清凉,就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与瞻仰。如果为桑耶寺献上衣服的话,无上菩提就能够迅速增长。把桑耶寺作为本尊来修行的话,将获得大手印持明的成就。谁为桑耶寺戴上殊胜的冠冕,谁就能够获得人天应有的殊胜境界。谁能够维修桑耶寺的话,就能够获得涅菩提的成就,这一善举也可以使之蠲除罪业,征得无上的菩提。若有幸能在寺院当中听闻佛法,就能够兴旺佛陀的一切事业。谁若祝愿桑耶寺院永久存续,就将有享用不尽的善事,自然前来。谁为桑耶寺供献供品,就能够圆满如意,获得人、财富与食物。谁能为桑耶寺修建屋顶的话,就可以排除八种非时的可怕灾难。谁能为桑耶寺防范一切的灾祸,而且敢用他的口与手等行为来防止伤害众事,就能够得到永不退转的菩提心成就。谁能够以心力保持桑耶寺的长久光明,就能除去贪嗔痴三种病毒,而使国家安泰、人民平安。总之朝礼桑耶寺,将获得殊胜的功德,种下甚深的菩提因缘。

七、宗教法舞

由于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因此宗教节日及法会都很古老。每年藏历正月初十,桑耶寺要过“次久”(初十)节。在这一天黎明,寺院的僧侣和周围的民众,都要爬上屋顶向东边眺望,传说莲花生大师要骑着太阳的金光重返人间。接下来,僧侣舞师跳起“次久”金刚舞,欢庆莲花生大师重返人间。金刚舞中,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和大堪布菩提萨的扮演者,将戴着酷似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面具登上舞台,莲花生的八个化身,藏语称“古如参结”,也在演出中起舞。十一日则跳经藏荟供金刚舞。到藏历五月中旬,还要举行更为精彩的金刚舞表演,称为“堆顿曲巴”,意即“经藏供佛”。五月十四、十五两天,跳桑耶寺护法大神白哈尔和他的辅助神则玛日神舞,他们的眷属100名巫师、100名比丘、100名女鬼、100名金甲将军都盛大登场,气势非凡。藏历五月十六跳“次久”金刚舞,那是一月份跳过的。五月十七又跳白哈尔和则玛日神舞,还要把大殿里的白哈尔像请出,众人抬着围绕桑耶寺主楼转三圈,然后归位。五月十八,在寺院周围有百姓表演赛马、摔跤、举石头、射箭、跳圈舞和打鼓舞。节日期间,信徒香客,往往到附近的青朴洞窟群顶礼圣迹,此外,还有十天桑耶寺院会,也是非常热闹,吸引无数商人和香客前往。

桑耶寺的宗教节日和宗教舞蹈非常古老。每年藏历正月初十跳金刚神舞,十一日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五月十五、十六日又跳金刚神舞,十七日再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正月初十黎明,桑耶寺僧人和周围群众,便登上屋顶向东凝望,传说这天莲花生大师要骑着太阳的第一道金光重返雪域西藏。接着跳金刚神舞,1200年前桑耶寺的首建者藏王赤松德赞、大堪布菩提萨、密法师莲花生的形象都要出现于舞台上,主角还有莲花生的8个化身。经藏会供金刚神舞是当年赤松德赞的王位继承人牟尼赞普在桑耶寺设立的四大供养之一,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堆顿曲巴”节也是由僧人扮演神舞的表演者,届时桑耶寺两位最猛烈的护法神白哈尔神王和赞玛热赞王都要出场。白哈尔和赞玛热出场的时候,后边紧跟着100位咒师、100位比丘、100位魔女、100位武士组成的方队。现在表演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数目,但依然狰狞威猛、气势非凡,令人惊心动魄。节日期间,附近百姓举行赛马、射箭、举石头、摔跤、跳圈舞和“阿朝”[29]活动,非常热闹。信徒们利用过节的机会,还要到藏王赤松德赞出生地札玛珍桑和布满修习密宗岩洞的青朴峪转经朝佛。青朴峪传说是莲花生大师当年到过的地方,有不少修习密宗的洞窟和大师的遗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