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网络,幼儿园教师可以获得大量有关幼儿教育的信息,进行观点、学术交流。因此,面向信息化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开发将逐步成为重点。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就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一)国家和学校层面

1.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制度,必须以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保证。一方面,国家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制定确立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度,适当控制通过率,严把入口关,做到持证上岗,以专业资格证书制度代替学历教育等,使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确保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并逐步做到幼儿园按成本收费,这也是保障幼儿园教师福利待遇和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的根本保障。

2.改革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培养模式

国家应加大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三年制幼儿师范向五年制和高等幼儿师范院校的过渡,以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层次。还要严格控制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要解决好以上问题,除了依靠国家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条件、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到幼儿教育专业外,师范院校自身也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例如,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3.改革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并完善培训制度

改革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并完善培训制度,对于学前教师专业化很重要,培训形式和途径也要多样化。比如,职前培养和在职提高相结合,脱产进修和业余学习相结合,广播电视教育、函授面授辅导和教师自学相结合,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相结合等。

首先,要立足于园本培训。可以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幼儿园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与大学、教育科研部门合作,通过定期研讨、课题指导、合作研究等形式实现理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

其次,要重视教师专业学校培训。它是在原有幼儿园的基础上与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合作形成的,融合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在职进修和幼儿园改革为一体的培训形式。

(二)教师自身层面

1.树立教师专业化的理念

幼儿园教师由保育员发展为幼儿发展的专业促进者,其基础是牢固树立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的理念,不仅视自己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更要视自己为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研究者、改革者和决策者,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任务,从而满足国家、社会、家长的需要。

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是外控的,教师本人对职业缺乏专业感,有关行为的规范更多来自于传统和上级。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内控的,强调教师自身对职业的认识、感受,激发其内在驱动力。换言之,教师只有增强专业意识和水平,做自身发展的主人,才能在职业生活中有所创造,并且享受到职业的乐趣和尊严。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www.daowen.com)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是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幼儿园教师可以获得大量有关幼儿教育的信息,进行观点、学术交流。教师自己还可以组织专业发展活动。因此,面向信息化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开发将逐步成为重点。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就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相互交流切磋,可以共渡难关,共享收获。同时,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财富。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与鉴别,从而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的、全面的认识,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也才能使教师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

4.培养教育科研意识

具备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教师有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能力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时常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强烈的观察和探究兴趣,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从而上升到理论层面。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一种能力,幼儿园教师只有在自我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审视、判断和总结,才能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才能保持专业发展之路通畅。

5.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解决幼儿同伴冲突的能力、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组织幼儿分组的能力、根据教学情境灵活改变教法的能力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未来的人才具备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各种能力。但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太过注重精确的计划、一丝不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只懂“是什么”“怎么做”,却不懂“为什么”。

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任,幼儿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必须着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以便能更直观、准确、科学地了解幼儿的发展;不仅了解“为什么”,还知道“怎么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6.终身专业学习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只有随时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制订与修正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更有效地促成自己专业潜能最大化的发挥。

总之,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和社会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才能获得教师专业化的最大发展,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