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史:世俗封建主的贡献

学前教育史:世俗封建主的贡献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文化教育上,公元8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巩固,有别于教会学校的、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开始出现。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由于中世纪早期欧洲社会的教、俗封建主往往两者合一,世俗官吏教育自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二)骑士的早期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封建制结构相适应。

学前教育史:世俗封建主的贡献

公元6世纪以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西欧封建制逐渐发展起来。封建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阶级结构。作为统治者的封建主以国王为最高代表,在分封土地的过程中形成各种等级。在整个中世纪,虽然基督教高级神职人员是封建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俗之间还是存在着分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也一直时隐时现。特别是中世纪中期以后,这种现象十分明显。在文化教育上,公元8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巩固,有别于教会学校的、满足世俗封建主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开始出现。

(一)宫廷学校的教育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是法兰克王国国势最强盛的时期,这位国王一生征战五十余次,使王国的版图西起大西洋,东到易北河、多瑙河,北起北海、波罗的海,南到意大利。然而,法兰克人的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和能力差,这使得查理曼大帝下决心通过发展教育提高法兰克的文化素质。

查理曼大帝于787年发布公告,要求全国的“主教管区与修道院,除了维持修道院生活的秩序、进行神圣的宗教活动外,还应当对靠上帝恩赐能够学习的人,按照他们的才能,热忱地教他们学习识字”[1]。两年后,他又发表补充通告,要求各教区“设立学校,使儿童学习阅读”[2]。为给臣民做出榜祥,他不但自己潜心学习,还广揽欧洲知名学者,做自己及子孙后代和朝廷官员们的顾问、教师。其中最著名的是英格兰教士、学者阿尔琴。阿尔琴从小在英格兰最著名的约克郡主教学校中学习,后来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他于782年应查理曼大帝的邀请,来到法兰克宫廷,协助改进国家的教育工作。他亲自担任法兰克王国宫廷学校校长14年,使这所学校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和当时的教会学校一样,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也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经验丰富的阿尔琴根据法兰克王宫的特殊需要,编写了很多问答体的教材,让学生记诵。在记诵这些问答时,学生就掌握了有关宗教、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www.daowen.com)

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由于中世纪早期欧洲社会的教、俗封建主往往两者合一,世俗官吏教育自然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阿尔琴在长期主持法兰克王国宫廷学校以后,又转到图尔的圣马丁修道院学校工作。他在这两所性质不同的学校里,基本上采用了相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说明早期宫廷学校与教会学校有密切联系。

(二)骑士的早期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封建制结构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其下是有爵位的贵族,最低一级的贵族是骑士。他们一般是贵族家庭中的次子,不能继承家庭的封地和爵位,只拥有很少的土地和农民,主要靠替国王和大贵族打仗获得分封和奖赏。骑士制度最盛行的时期是十字军东征的11、12世纪。

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七八岁以后,进入礼文教育阶段,贵族家庭按自身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通过在贵族家庭中与主人的朝夕相处,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有时也包括一些知识内容,如识字、拉丁文法等,但更多的是吟诗、奕棋、唱歌、奏乐等技艺。在此阶段,贵族子弟也开始学习赛跑、角力、骑马、游泳和击剑,以便成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的武士。这样的训练一直持续到14岁。14岁至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这一阶段如发生征战,侍从要以生命保护主人和主妇。贵族子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年满21岁时要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授职典礼非常隆重,内容很多,通常先举行宗教仪式,候选骑士在洁身斋戒以后,着礼服去教堂,接受牧师的祈祷和祝福,然后进行宣誓。誓词内容包括服从教会、保卫领土和邦国,愿为主人洒尽最后一滴血等。宗教仪式之后,还要跪受领主的祝福。领主以刀拍其左肩,祝其勇猛,拍其右肩,祝其果敢;再用刀指其头顶,命其忠心不二。礼毕,接受骑士的象征物——剑或其他武器,正式成为骑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