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医疗手术注意义务及医疗过失研究

医疗手术注意义务及医疗过失研究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应该手术而未实施,或者延误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导致患者死亡或身体损害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就是没有尽到手术的注意义务。拟定手术方案、手术方式时,应估计手术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及意外,并应注意检查手术器械的功能,不合格的器械应及时更换。手术前准备不足,常常是发生医疗过失的首要环节,确切的手术前准备,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手术中,除了对手术本身的注意义务之外,医务人员还应当尽到防止感染的义务。

医疗手术注意义务及医疗过失研究

手术的注意义务是医务人员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应尽的注意义务,包括对手术必要性和方法的考量、术前准备、手术的实施、术后的照顾等各个方面。

(一)手术必要性和方法考量的注意义务

医师必须全面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等各方面的材料,比较分析手术的治疗效果或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不做该手术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可能的效果,综合判断是否有实施该手术的必要。如果应该手术而未实施,或者延误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导致患者死亡或身体损害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就是没有尽到手术的注意义务。如难产急需实施剖宫产手术,但是医疗机构手术室正在实施其他手术,导致胎儿在宫腔内窒息死亡。

理论上,先有手术必要性的考量,再有手术方法的选择。实际上,判断手术必要性的时候通常是以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危险性为前提的。所以,手术必要性和方法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的。对没有尽到手术方法或技术选择注意义务的情形,我国台湾学者根据日本判例做出了一些总结:第一,手术部位的错误,包括由于术前诊断、检查等,手术部位的特定不充分;实施手术之际误认手术部位(如将健康的右腿当作有病的左腿实施了截肢手术的,作者注)。第二,技术方法的错误,包括基于治疗的目的,手术不充分的情形和实施手术过程中损伤其他组织、器官的情形。前者通常是因为误认了疾病的部位,结果为重复治疗而必须再次手术,并且此前并发有其他病症。[85]

(二)术前准备的注意义务

手术前应详细地收集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常规化验、心电图检查、X光透视、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细菌培养、特殊检查等,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每一位需要手术的患者,都要确定手术治疗的方案,并对患者住院以来所做的各种检查和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拟定手术方案、手术方式时,应估计手术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及意外,并应注意检查手术器械的功能,不合格的器械应及时更换。同时,手术前对患者凝血时间的检查、手术部位的备皮、消毒、手术室的无菌环境等也是术前准备时应尽的注意义务。

外科手术是医务人员集体智慧的表现,因此手术前主刀医师、助理手术医师、器械护士、麻醉医师等必须经过严格挑选、合理安排。临床上常依据手术的繁简划分级别,按照医师的工作年限、经验、技术水平等定出可以担任的手术类型和范围,避免安排不能胜任手术的医师担任主刀医师。但是在特殊急救情况下,在各种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时,各级医师不应当机械地受权限范围的限制而贻误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前准备不足,常常是发生医疗过失的首要环节,确切的手术前准备,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86]

另外,手术前的准备还要充分考虑患者全身的状态能否耐得住手术,如罹患癌症的80岁老人,通常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而应考虑保守治疗。(www.daowen.com)

(三)手术实施中的注意义务

主刀医师对于患者的病情和实施此项手术的技术必须胸有成竹,不得有错开手术部位的情况,并且对于手术中的意外变化、改变手术方式、采取特殊医疗措施等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应变能力。如在手术时遇到复杂特殊的情况,原定手术方案不能适应根治疾病的要求,主刀医师应当立即改变手术方式。第一助手要核对手术部位,复查必要的临床病历资料,严明确认患者,摆好手术体位。第二助手在主刀医师的指挥下进行止血、结扎、缝合等操作,并有责任对手术中关键性问题提出必要的建议。必要时,也可以在主刀医师同意时,代为实施手术。手术终了,手术者要负责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以防遗留在体内。

手术中,除了对手术本身的注意义务之外,医务人员还应当尽到防止感染的义务。要保证手术部位、手术器具、手术者、护士、手术室消毒完全,符合无菌要求;对于骨折修复的固定器具或人工骨头等异物,因暂时或持续地残存在人体内,也要保证该异物充分消毒。当然,即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尽到了注意义务,无菌手术室内残存细菌感染的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甚至即使克服了手术室清洁的问题,还会有患者本身血液感染的问题。对手术感染实行抗生素治疗时,也会出现多剂耐药菌。因此,不能因为手术中发生细菌感染,就简单的认为手术处理不当或抗生素选择不当。

(四)术后照顾的注意义务

手术做完后,患者身体组织内部如何重组,能否达成预期的治疗目的等,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观察和照顾。手术完成后,就进入术后护理阶段。手术护理是一门专门医疗学科,关系手术的成败。不管手术如何成功,如果忽视手术后护理,也会使手术前功尽弃。手术之后,较大手术的患者需要送入重症观察室观察病情、严密护理。送入观察室之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血压、呼吸、脉搏、心跳等检查。同时,还要确定患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各种引流管是否畅通。

手术后护理应对各种术后引流管放置妥当,防止引流管滑落或掉入体腔内。对引流液的质和量要随时观察和记录。如果体腔内引流液色深且浓,量又大,则应取样化验,了解血色素、红细胞是否接近血液的浓度,以确定是否有内出血的倾向,并采取紧急措施。术后患者因为手术的伤口、失血、麻醉等原因,免疫功能减弱,要注意防止肺部合并症、呼吸道感染、口腔合并症、褥疮、静脉炎及伤口感染,因此,要注意定时清洁换药、定时清理口腔、定时翻动患者身体、帮助变更体位、输血输液时尽量保护静脉血管、进行热敷等。[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