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涂装配套:修补涂料

汽车涂装配套:修补涂料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种金属材质的常用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见表2-1;进行车身涂层修复时,原车面漆与修补漆的配套性见表2-2。各种汽车塑料涂料的烘烤温度均在80℃左右。防声涂料是为减轻因振动产生的噪声而涂装的涂料。且涂料也可保护橡胶制品免受紫外线的照射,减少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取得良好经济和环保效益。

汽车涂装配套:修补涂料

1.金属件涂料及其配套性

汽车涂装工艺中,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对涂层质量和施工影响很大。如果搭配不当,将会影响涂层间的附着力,产生起层、脱落等问题。在选用涂料时,要合理选用底漆和面漆,使之具有良好的配套性,对提高产品的涂层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各种金属材质的常用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见表2-1;进行车身涂层修复时,原车面漆与修补漆的配套性见表2-2。

表2-1 各种金属材质的常用底漆与面漆的配套性

978-7-111-38672-8-Chapter02-21.jpg

(续)

978-7-111-38672-8-Chapter02-22.jpg

表2-2 车身涂层修复时,原车面漆与修补漆的配套性

978-7-111-38672-8-Chapter02-23.jpg

注:A—正常可配套;B—需认真进行表面处理则可配套;C—一般情况下不推荐;空格—不能配套

2.非金属件涂料及其配套性

(1)车用塑料件和阻尼件涂料 汽车塑料件涂料与其他金属部件涂料相似,也分为底漆、底色漆、清漆或面漆(面漆用来代替底色漆/清漆体系)。底漆可直接涂在经表面处理过的塑料底材上,一般要求膜厚30μm左右,以完全覆盖部件表面的流痕和缺陷。环氧—聚酰胺双组分塑料底漆主要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上,因保险杠一般是由聚丙烯制成的,该底漆中还加入了少量氯化聚丙烯作为基料,以提高底漆的附着力。另外还有溶剂型单/双组分聚氨酯底漆用于汽车保险杠和其他塑料部件上。底色漆一般多采用与金属部件用底色漆组分相同的体系,膜厚一般为10~15μm。清漆主要是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体系,即将聚丙烯酸酯及聚酯类与多异氰酸酯结合,其漆膜能达到所需的柔韧度,还具有高耐化学品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清漆膜厚一般要求约35μm,以提供色饱和度,并能达到与车身一致的光泽。塑料单色面漆也是采用双组分聚氨酯体系来达到与车身一致的外观和性能要求。各种汽车塑料涂料的烘烤温度均在80℃左右。

随着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工业向高档化的发展,对保温、防振、消声涂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用来提高密闭性、降低振动、减少噪声、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车身缝隙间的耐腐蚀性。车底涂料是在车身底板下表面,尤其是易受石击的轮罩、挡泥板表面,增涂1~2μm厚的耐磨涂层,它可以提高车底部件的耐撞击性和耐冲刷性,提高其耐腐蚀能力,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防声涂料是为减轻因振动产生的噪声而涂装的涂料。近年来,汽车阻尼涂料一般采用以聚氯乙烯树脂(即PVC)为主要基料制成的一种无溶剂的PVC系列涂料,其固体部分一般可达到100%。这种PVC涂料有较好的硬度、伸长率、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能很好地满足阻尼涂料的性能要求。

(2)塑料件涂装的常用涂料与配套 由于塑料表面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不需要进行防腐处理,所以塑料涂装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装饰功能上,过去依靠在塑料的母料中添加颜料着色的方法增强装饰性,随着人们越来越高的装潢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而需进行更多的二次表面加工,以达到以下目的:使塑料制品表面具有多种颜色搭配;遮盖生产过程中的划伤等缺陷;改善塑料表面的质感,如制造金属感和木质感等;改善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如硬度、抗划伤性等;改善塑料制品的耐化学品性能,如耐候性、阻燃性、耐溶剂性等;改善塑料表面的物理性能,如导电性能、防静电性能等;还需要在塑料件上印刷文字、图案、商标等。

汽车行业的塑料件主要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ABS、聚氨乙烯(PVC)、聚醚砜(PES)、聚醚醚酮树脂(PEEK)、聚氨酯(PU)、尼龙(PA)、不饱和聚酯(UP)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其用量已达整车质量的20%~25%。塑料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对塑料件基材与涂料的适应性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主要是根据被涂塑料件的性质与其对涂膜性能的要求而定。首先,所选择的涂料对塑料件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次,所选择的涂料不得过分溶蚀塑料表面。对于极性强的、表面张力比较高的塑料,如聚氯乙烯、ABS塑料,要选择具有一定极性基团,如羧基、羟基、环氧基等的涂料品种,这样,有利于提高涂膜的附着力;而对于聚乙烯、聚丙烯等非极性塑料应选择具有相似结构的涂料品种,如高氯乙烯、石油树脂等,这样,可在塑料与涂料的界面上产生混溶层,有利于提高附着力;对于耐溶剂性很差的塑料,如聚苯乙烯、AS、聚碳酸酯塑料,应特别注意涂料中溶剂的溶解性能不能过强,应在保证附着力的前提下,将溶剂处于塑料溶解区的近边缘附近,可以选择醇酸涂料、聚氨酯改性油或以醇类溶剂为主的涂料,这样,既不致过分溶蚀塑料基材,又可保证涂膜的附着力。在进行涂料选择时,还应考虑涂料与施工方式、施工条件的适应性、制品与涂料的价格因素等情况。

(3)橡胶件涂装常用涂料及配套性 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橡胶制品由天然橡胶为主扩展到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各种合成橡胶。人们对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保护性能、装饰性能及各种特殊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涂料可赋予橡胶制品多种表面性能,并保护橡胶表面不被老化,起到良好的装饰美化效果。涂料既可按照人们的要求赋予橡胶制品各种颜色和光泽,又比橡胶直接着色经济得多。且涂料也可保护橡胶制品免受紫外线的照射,减少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取得良好经济和环保效益。还可根据要求赋予橡胶阻燃性能、耐溶剂性能、导静电性能等优点。(www.daowen.com)

橡胶涂料施工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刷涂、辊涂、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浸涂、淋涂等不同的涂装方法。它们对涂料的施工性能要求不同,因此橡胶涂料必须满足一系列适合橡胶底材的性能指标和涂装工艺要求。主要性能指标有:

①涂料的流动性(粘度、触变性等)。

②流平性、防流挂性。

③干燥条件、固化温度、湿度要求、固化时间等。

④双组分涂料混合后的适用期。

⑤单次涂装湿膜和干膜的厚度。

⑥涂装道数及单位面积涂漆量。

由于橡胶自身的特点,涂装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以下状况:

①溶剂对橡胶的溶解性和溶胀性。

②橡胶的电阻和导电性能。

③橡胶的弹性模量

④橡胶表面润湿情况。

橡胶用涂料不仅要对橡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关键还要适应其变化较大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会随橡胶的品种、硫化程度、填料及补强材料加量不同而变化,因此用于配套的涂料相对伸长率必须与之相配套。否则,由于撞击、压缩、拉伸和堆放等原因导致橡胶变形时,产生的内应力会引起涂层开裂,甚至脱落。

目前用于橡胶表面的涂料主要有氯化橡胶类、弹性聚氨酯类(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脂肪族多异氰酸聚氨酯、聚酯聚氨酯等)、丙烯酸类、氯磺化聚乙烯类等。由于目前橡胶制品大多数尚未采用涂料进行保护和装饰,因此,橡胶用涂料品种相对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