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周家硷召开陕甘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党政军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正当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围剿”的紧要关头,中共西北党和红军卓越领导人、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谢子长,于1935年2月21日因伤势恶化救治不及,不幸牺牲,时年38岁。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周家硷召开陕甘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党政军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选举惠子俊任中共西北工委书记,由于惠子俊未到职,由崔田夫代理,选举谢子长为西北军委主席,由于谢子长伤病严重不能履职,由刘志丹兼任,统一领导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群工作。至此,陕甘边红军和陕北红军统称为西北红军,两块革命根据地亦统称为陕甘革命根据地。

陕甘边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心心相映,情同手足,相互策应,联系紧密。但由于党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同,陕甘边红军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陕北红军先为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后为河北省委、中共驻北方代表领导而后又受中共北方代表所辖,双方有时还有“我们”“你们”之分,两块革命根据地统一合并后,统一由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领导,就都成了“咱们”,起到了“1+1>2”的作用,形成了对敌斗争更为强大的合力

陕甘边、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合并之际,也正是国民党军向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之时。蒋介石调集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国民党军队5个师,20多个团,共4万多兵力,采取切割围堵、分区清剿的战略战术,南北并进,东西夹击,妄图一举荡平西北“赤患”。

正当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围剿”的紧要关头,中共西北党和红军卓越领导人、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谢子长,于1935年2月21日因伤势恶化救治不及,不幸牺牲,时年38岁。为了不影响军心士气,威慑敌人,对他的辞世密不外传,对外发布的公告命令,仍以“谢子长”署名。

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在赤源县白庙岔会师后,迅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由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反“围剿”作战。红军在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机动灵活,出奇制胜,使具有优势兵力的国民党军首尾不能相顾,疲于奔命。

6月13日,红军围攻国民党安塞县政府驻地兴隆寨,克之。俘获了伪县长,毙俘民团200多人。(www.daowen.com)

6月28日,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强攻靖边县城,歼敌八十六师1个营及保安队600多人,致保安县城之敌闻风丧胆,弃城而逃。

7月9日,红军部队在安定县吴家寨子、马家坪歼敌八十四师两个营又一个连,俘敌900多人,迫使敌安定县城守军撤守到瓦窑堡;

7月20日红军东进清涧县,在张家圪台歼敌八十四师一个连后,以一部兵力佯攻绥德,主力则南下奔袭200多里之外的延长县城,30日攻占之,延川县城守敌恐被歼,弃城星夜逃往清涧县城;期间红军一部突入米脂、绥德腹地,歼敌近400人;

坚持南梁地区的红二十六军,也前出黄龙山区,牵制敌军北上增援,有力地策应了陕北红军的反“围剿”作战。

至此,保卫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连战皆捷,国民党军全线溃败,第二次“围剿”被彻底粉碎,陕甘革命根据地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