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教学态度和行为就会失范,严重制约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师德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道德基础,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情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义务感。⑧能力评价的视角教育教学能力。我国的《教育法》更是明确地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能的专业人员”。③实践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二,教学能力发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1)教师教学能力内涵

①能力结构分析的视角

教育大辞典》将教师教学能力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教学能力作为一种特殊能力,其特殊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即教学能力的智力基础→一般教学能力→具体学科教学能力,其特殊性依次升高。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创造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其中,一般能力主要指教师的智力,特殊能力主要指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②教学任务完成的视角

教学能力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教学活动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素质,它依托于一定的智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专业能力)。突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教学实施流程的视角

国外学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由四个维度组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课程设计的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教师进行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④知识结构分析的视角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提炼所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大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⑤学科研究的视角

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教师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教师也应该具有研究治学规律、寻求最佳治学方法的能力”。应该包括“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自控能力、教学的科研能力、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沟通能力、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教材转化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师德养成的视角

大学教师发展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学术水平——基础理论、学科理论、跨学科的知识面;教师教学知识和技能——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师德——学术道德、教师教学道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态度和意识对于教师这一教学角色非常重要。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教学态度和行为就会失范,严重制约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师德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道德基础,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情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⑦综合素质分析的视角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知识组织和传授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以及教学反思、监控和改进能力等,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⑧能力评价的视角(www.daowen.com)

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技能;

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包括课程改革与建设、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精品课建设等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能力。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与阅览室等资源的利用能力、虚拟资源与网络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能力;

实践教学能力。包括实践操作、实践教学设计、实施与考核评价、实践指导、示范讲解等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包括教学基础建设、学科建设、承担教研教改课题、发表教研教改论文及论著、科研成果获奖、教研教改获奖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包括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知识和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对口帮扶、企业实践;

其他。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创新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从评价角度看教学能力的内涵更具实操性和可评价性。

(2)教师教学能力特点

①复杂性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的劳动,即从事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社会成员的再生产的一种特殊的劳动。”教学原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具有过程和结果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它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等诸多要素,又受到教师、学生内部的身心状态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远非课堂上“照本宣科”式的讲授那么简单。教师要在复杂的教学中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其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也具有像教学一样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的职业,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胜任。

②专业性

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国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一门古老的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专门的知识,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胜任教师教学”。因此,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建议》中就把教师教学定为专业性教学。我国的《教育法》更是明确地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能的专业人员”。在这里,专业即指的是拥有专门的知识论基础,具有特定伦理定向的特殊教学;专业还意味着一种资质——从事某一特殊行业所必须具有的资格;只有具备了这个资质,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个行业。

③实践性

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一,教学能力是一种行动能力。教师的奇思妙想不是教学机智,如果教师不具备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则不会拥有教学机智。其二,教学能力发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教学机智,心血来潮是完全不顾时空背景的限制任性而为;而教学机智则对教学情境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其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其三,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即席创作。教学机智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所以它不是单纯的教学技能或技巧,而是教师创造性行为的表现。教学机智又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所以这种创作不能随心所欲,其依据为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师对该情境的认识及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