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高考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高考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集中爆发的高考舆情危机,我省是如何“化危为机”?策略之三,危机发生后内外协调反应要快速。对此,有关部门迅速调整启动应对机制,坚决予以制止。但我们认为,“舆情危机”的应对,不是简单地“平息”舆情,而是有效的善后行动,采取顺应多方民意的政策和举措,目的是澄清视听,还原真相,维护公平公正,确保广大民众的切身权益。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高考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针对集中爆发的高考舆情危机,我省是如何“化危为机”?探究基本策略,主要是建三个机制、分三步走:分析研判→协调沟通→有效举措。

第一步:危机研判机制

危机一旦发生,当务之急就是启动危机应对程序,分析研判“危机源”,抓住要害迅速解决,以堵塞乱源,釜底抽薪以防危机蔓延。此为第一步,考验着职能部门的行政能力。一般有以下办法:快速反应,及时调研;对照政策规定,逐一梳理,研究原先实施程序的政策依据;审视政策执行过程是否存在疏漏或问题;借鉴了解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分析认为,“危机源”不是出在招生部门进行加分测试本身,而是出在测试对象确定之前,即体育竞赛部门事先组织比赛→考生获得体育证书环节;而负面报道出现的原因,还包括个别地方在“三模三电”组织和参赛中存在功利化倾向,特别是体育部门的分区赛参赛覆盖面窄、组织不够规范,培训收费也超出一般考生经济承受力,项目、报名等信息不够透明,标准陈旧、竞赛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家长质疑;另外,个别媒体因信息掌握不全面和独特的解读角度,误将竞赛身份获得环节的问题,转嫁到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高考体育加分测试环节,具片面性,引发舆论质疑,属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二步:危机协调机制

危机爆发后,为什么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而社会上却充斥着谣言和猜测?为什么会有媒体在没有完全掌握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反复轻易下结论?

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多媒体网络时代,危机出现的最初12至24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的规律,谁抓住了“眼球”,谁就占据了“制高点”,发行量也就上去了,这对于依靠发行量过日子的少数非主流媒体尤其重要。而这时候,危机协调沟通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是舆情危机处理的重要保障。另外,危机的公众性也需要与公众进行全方位沟通,以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谣言止于智者”,在危机爆发的当口,沟通是智者处理危机的重要手段,而沟通对象包括受害者、媒体、内部人员、上级部门和其他公众。

策略之一,协调沟通日常化。主要针对信息不对称和无端炒作而引发的危机。提高舆论驾驭能力,主动营造和谐的舆论监督环境,关注民生热点,让正面信息占领“轨道”,密切监控负面消息。(www.daowen.com)

策略之二,主动唱响主旋律。对于突发性事件,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会关注职能部门的首次回应。要重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方能掌握更多的危机应对主动权。2009年舆情危机爆发峰期,我们在第一时间通过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澄清事实真相,实现良性互动,先后协调报道《高考加分制度如何“拨乱反正”》、《浙江二成高考体育类加分申请者被刷下》等文章,及时对冲不明真相媒体进行的过分炒作。

策略之三,危机发生后内外协调反应要快速。现实往往会有个误区,就是在真相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想尽量避免接触媒体。其实,就是你不接触媒体,媒体也会编出种种理由作推测,国内不少危机的升级正是因为没有及时控制信息传播的结果。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及时澄清视听,炒作就会失去市场。此类突发事件最佳解决和正面回应时间须在24小时以内,越快越有主动权。

第三步:有效的善后机制

为什么在进一步调整方案并公开释疑后,负面舆论立即基本归于平静?“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关键在于有效的善后行动。没有处理好善后事宜,危机有可能重新爆发。

鉴于加分问题敏感性,职能部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很重要。2009年开始,除了体育部门针对媒体质疑的“猫腻”及时对施测过程开展检查整治行动外,招生部门一项大规模行动也在展开,专门选派专家深入调研,对高考加分进行全面梳理,特别对体育类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重点清理规范;省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小组连续召开10余次类似于“听证”的调研座谈会,并深入到媒体比较关注的绍兴宁波等地,广泛听取家长、学生、校长、教师、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学者以及党务、人大、政协、媒体、管理部门等各方面数千名代表人士建议。在广泛征询民意的基础上,对我省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并公布了初步调整方案。

但此间经媒体的一再渲染,公众舆论反映出“一边倒”的社会心态,“舆情危机”扩大,恶意炒作蔓延,个别媒体甚至携带猜疑来设置质疑。对此,有关部门迅速调整启动应对机制,坚决予以制止。此后,该媒体在检讨时自嘲“沟通不够”,未经核实报道导致导向偏差,后专门主动向全国各大网站发文纠正,舆情很快得以平息。就连原先的引发危机的主角媒体记者也在报端惊呼,有关部门对本次舆情危机,已有了“相当的免疫力”。

但我们认为,“舆情危机”的应对,不是简单地“平息”舆情,而是有效的善后行动,采取顺应多方民意的政策和举措,目的是澄清视听,还原真相,维护公平公正,确保广大民众的切身权益。2010年底,经过反复调研,浙江再次对加分的项目、赛事与名次进行大幅缩减,压缩分值,取消“三模三电”等加分;并继续全面公开监督程序,欢迎社会继续对高考加分进行全程监督。最新舆情监控显示:我省本次全面调整政策,取消高考“三模三电”等加分,校方、学生和家长齐声叫好!舆论报以掌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