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羊猝疽: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羊猝疽: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羊猝疽羊猝疽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1~2岁的绵羊多发。羊猝疽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本病经消化道感染,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同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6个月至2岁的羊比其他年龄的羊发病率高。以腹膜炎、溃疡性肠炎和急性死亡为特征。死后8小时,骨骼肌肌间积聚有血样液体,肌肉出血。(四)防治措施羊猝疽的防治措施可参照羊快疫的防治措施进行。

羊猝疽:常见羊病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六、羊猝疽

羊猝疽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1~2岁的绵羊多发。以急性死亡,形成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一)病原

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本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芽孢位于中央。本菌可产生α、β、ε、ι等多种外毒素,依据毒素中和试验可将魏氏梭菌分为A、B、C、D、E五个毒素型。羊猝疽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

(二)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于成年羊,以1~2岁绵羊发病较多,特别是当饲料丰富时易感染,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生于冬季,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经消化道感染,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被C型荚膜梭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入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不同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6个月至2岁的羊比其他年龄的羊发病率高。

(三)诊断要点(www.daowen.com)

1.临床症状 感染发病的羊病程很短,一般为3~6小时,往往不见早期症状而死亡,有时可见突然无神,剧烈痉挛,侧身卧地,咬牙,眼球突出,惊厥而死。以腹膜炎、溃疡性肠炎和急性死亡为特征。

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严重充血糜烂,个别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灶。体腔多有积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形成纤维素絮块。浆膜上有小点出血。死后8小时,骨骼肌肌间积聚有血样液体,肌肉出血。

3.实验室诊断 采集体腔渗出液、脾脏等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取小肠内容物进行毒素检验以确定菌型(参见羊肠毒血症等)。

(四)防治措施

羊猝疽的防治措施可参照羊快疫的防治措施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