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埋葬制度:中国汉文化中的传统葬礼

古代埋葬制度:中国汉文化中的传统葬礼

时间:2024-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埋葬制度我国古代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必有坟墓。即使当时民间的一般墓葬,起坟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墓大夫则“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汉代族墓制度虽然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影响仍长期存在。当然,这一大片家族墓地得以长期维持,不被分散转卖,与孔氏家族在封建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有关。在古代依恋祖宗坟墓被认为是人伦大端,死后不准葬入祖坟,则是对有罪子孙的严厉惩罚。

古代埋葬制度:中国汉文化中的传统葬礼

第一节 埋葬制度

我国古代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土葬必有坟墓。“坟墓”二字连称,表面看来是一回事,其实这两个字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实施土葬,就是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叫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坟,也叫冢。简单来说,墓指平处,坟为高处,所以汉代学者扬雄认为“葬而无坟谓之墓”。[1]

直到春秋前期,古人仍然实行的是“墓而不坟”、“不封不树”制度。比如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王室墓群,虽然墓穴规模巨大,最大的连同墓道面积超过700平方米,但墓与地平。在陕西凤翔县雍城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虽然占地达5000平方米,但是在地面之上也未见封土。

文献记载来看,中原地区的土丘坟在春秋中期开始出现并流行。《礼记·檀弓上》说孔子去世后,有人从燕国赶来观摩葬礼。孔子幼年丧父,不知其父埋在哪里,长大后多方访寻,才在防(今山东曲阜市东)找到了父亲的墓地,于是又迁来母亲的遗骨与父亲合葬。《檀弓上》记载:“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孔子虽然崇尚古制,但考虑到自己是个四方奔走之人,为了便于上墓祭祀,不得不在墓地上立个标志,“于是封之,崇四尺”。从此后开始有了坟。孔子死后,葬地也起坟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祀孔子冢”。后来坟头的高低大小与坟地树木的多少,成为表明死者身份高低的一种标志。《周礼·冢人》记载:“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战国时期封土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当时的王公贵族“丘垅必巨”,[2]“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3]墓上封土已形成风气,并且制度化。秦国公墓葬开始有封土是从秦献公墓开始的。即使当时民间的一般墓葬,起坟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冢墓之所以得到普及,与墓祭习俗的流行与统治阶级为显示威权而率先倡导有关。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激烈动荡,各诸侯国国君竞相厚葬,生前穷奢极欲,他们幻想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不仅可以照旧享受原先享受的一切,而且仍能向世人显示自己的赫赫威权,高大的封土堆正象征着威权,比“墓而不坟”更符合他们的心意,因此它一旦出现,即群相仿效。而通过坟丘的高低大小和不同的形状来区分死者的身份,比埋在地下的其他用以区别身份的东西更能使后人有所感觉,这也正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秩序。《吕氏春秋》记载:“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王公贵族的倡导和封建国家用政令来推行,也大大加快了冢墓的普及速度。

汉代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帝王的坟墓规模最为宏大,称为“陵”或“山陵”。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它占地之广、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另一方面也有以崇高的山陵比喻至高无上的帝王的权威。最早称陵的是战国初赵肃侯的寿陵,秦自惠文王起,诸王葬地都取名陵。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原名“丽山”,是古代最高大的封土墓。西汉时期的帝陵高度据《汉旧仪》记载,“坟高十二丈,武帝陵高十四丈”。经过实测,景帝阳陵底部东西166.5米,南北155.4米,高31.64米;武帝茂陵底部边长231—234米,高46.5米。昭帝以后诸陵大致底部边长也都在150米以上,高30米上下。东汉刘秀原陵,高17.83米,周长487米。这种不惜大量耗费人力、财力,为帝王修筑高大陵墓以体现封建皇权威严的做法,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

冢墓的形状从战国时起即以方形为贵。自秦始皇陵直至宋代的帝陵,多是在地宫之上划出一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基址,然后层层夯筑黄土,下大上小,直到一定的高度,封土堆的顶端仍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整个坟丘像一个被截去顶部的方锥体,又像一个倒着置放的斗,故称之为“覆斗形”。许多帝王在世时即为自己预修坟墓,为了吉利,讳称为“方中”、“方上”,这同坟丘呈方形有关。方形坟丘是最高的规格,除了帝王之外,只有极个别帝王的近亲及没有同帝王合葬的后妃可以采用。帝王陵墓之外的一般坟丘,从战国秦汉以来,基本上都是圆锥形或半圆形。汉代卫青墓封土像大青山、霍去病墓封土像祁连山,是为了专门纪念他们显赫的战功。

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家族墓地盛行。家族墓又分为公墓和邦墓两类。《周礼》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而墓大夫则“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4]也就是说,公墓是国君和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规划严整,按照宗法关系区分尊卑次序排定墓地,中间是历代国君的墓,以最早葬入的先王为准,把以下各代的国君依一昭一穆、左昭右穆的次序轮流排列,依次葬入。在国君墓位的左右,则是其他大小贵族的墓位,身份高的居前,身份低的居后。由于这些贵族同出一系,只是以与国君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层层区分大小宗,从而具有不同等级的身份。

汉代族墓制度虽然成为历史遗迹,但其影响仍长期存在。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宗族势力强大的地区,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也都葬在属于本宗族的墓地里。一些强宗豪族墓地广大,往往可以在几百年中绵延不断地葬入本族成员,经历多个朝代。墓地中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和生前的地位安排墓穴。最著名的就是山东曲阜孔氏的墓地孔林,占地达三千多亩,在两千多年的时间中,葬入数不清的孔氏族人。当然,这一大片家族墓地得以长期维持,不被分散转卖,与孔氏家族在封建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有关。

对每一个人来说,家族墓地具有神圣的意义。在古代依恋祖宗坟墓被认为是人伦大端,死后不准葬入祖坟,则是对有罪子孙的严厉惩罚。一个人即使离乡背井,也求有朝一日叶落归根,能老死家乡,葬入家族墓地。如果客死他乡,一般来说其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灵柩运回故乡

汉代对墓地的选择十分严格,要经过风水先生的缜密选择。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更长久地保护尸体,尽可能地避免水灌虫食之灾。同时阴阳五行学说与民间巫术合流,鼓吹葬地是否合适,对子孙将来的吉凶祸福能起极重要的作用,并以这种理论为依据,形成了一套相地之术。这种相地术叫做堪舆之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等书,就是这方面的著作。东汉张衡写过一篇《冢赋》,描述墓地上下冈垅的形势,显然是在宣扬堪舆之说。

实质上,风水中也有一些符合自然规律的内容,是人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研究的科学总结,当然在古代社会也有大量的迷信内容充斥其中。

古人讲究阴宅和阳宅,人死后挖的墓穴叫阴宅。墓穴也称墓圹,有竖穴、横穴之分。竖穴是从地面一直往下挖掘而成的土坑,横穴是先掘到地下一定深度,再横向掏挖而成的洞室墓。不管是竖穴、横穴,如果在垫土起坟后,使安放棺木和随葬品的墓穴仍能保持一个空间,就形成了墓室。墓室是坟墓的地下部分,就结构而言,汉代除土室外,还有砖室、石室、木椁室、贝墓等形式。不管哪一种方式,实质上都是仿照生前生活中的宫室房屋建筑形式。由于地域的不同和贫富有别,居室形式会有相应的变化,丰俭大小更是大不一样,但前堂后室的总格局,大致相沿不改。因此许多墓室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相当于“堂”,用来陈放供桌和一些随葬品,后半部分相当于“室”,用来置放棺木。一些大型墓葬的墓室分室更多,与传统的居室制度相应,如河北满城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其墓室分为中室、后室和两个耳室,后室由回廊回绕。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体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起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的普遍形制。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

图二十一 汉代砖室墓及陪葬品(www.daowen.com)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棺木形状以长方箱形为主。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有为防潮而用白膏泥及木炭,有的墓底有排水设施。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砖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土洞墓的洞穴形制其实与砖室墓的横穴概念相似,即由地面向下开掘一竖穴墓道,到达底部之后,再向旁边横挖一洞穴,最初作为放置随葬品之用的龛室,后来逐渐扩大,成为放置棺木之墓室。目前关中地区的墓葬大多采用这种形式。汉代为我国古代墓葬方式发生大转变的时代。作为墓葬主流的竖穴木椁土坑墓,在汉代变为砖室墓。

“黄肠题凑”墓是汉代达官贵人的墓葬重要形式,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从现有的考古材料可知,“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以木色淡黄而得名。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汉书·霍光传》记载: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

关于“黄肠题凑”墓出现的时间,史书记载在汉代,但是雍城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后,有人认为是“黄肠题凑”墓。“黄肠题凑”墓葬在西汉初的出现是厚葬之风盛行的产物,著名的有北京大葆台汉墓和老山汉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复杂的江苏高邮的西汉中晚期某代广灵王或王后墓等。这些棺椁都采自深山穷谷中的名贵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装饰精致,制造考究,耗资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黄肠题凑”,所用黄心柏木多达15880根。

在诸侯王大墓中,河北省满城汉墓和山东省曲阜九龙山汉墓可以作为西汉中期新兴的横穴式墓的代表。它们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故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房屋。

汉代墓葬陪葬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这是墓葬陪葬品的一大变化,而对礼制的要求比过去要少了,充分说明汉代人更实在一些,生者比较关心死者在死后世界中的财富和舒适生活。以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为例,随葬品中普遍出现了陶制的灶、仓、囷,象征墓主人在地下有充足的粮食可食用,又有各类家畜家禽、各式屋、阁、楼房、田产、池塘等等的模型。还有象征墓主人的财富,以及代表墓主人享受舒适生活的车、船、各种仆侍陶俑

墓室是墓地的地下建筑,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家族墓地和独立的大型墓葬所在地,地面上还有附属建筑。主要的墓上建筑有:

1.寝殿

秦汉时帝陵的寝殿不建在封土堆上,而是设于墓侧。汉代礼制规定,帝陵的寝殿中要陈设墓主生前使用过的座位、床、几、被枕、衣冠,以及种种日常生活用品。一切如同墓主仍然活着那样,由宫女进行侍奉,每天按一定时间铺设和整理被枕,准备洗漱用水、梳沐用具,一天之内进奉四次食品。每月还要把寝中的衣冠取出,由车骑前导护送,隆重地到接受祭祀的庙中出游一次。一些富豪之家的墓地也起大寝,甚至建有“台榭连阁、集观增楼”,[5]目的也在于供墓主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但这种排场很难长久维持。

2.祠堂

从西汉中期开始,墓地上又出现了祠堂。祠堂又称享堂,是用来祭祀死者的,其作用与供死者灵魂日常起居的寝不同。祠堂内设有祭台,上置神座,但只在特定的祭祀之日用馨香降神的方法招致死者的灵魂享受供品。东汉时随着墓祭习俗的形成,墓前建祠堂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强宗大族把墓祭当做团结族众的一种手段,十分重视本族墓地的祠堂建筑。祠堂中除了祭祀的场所外,还有供上墓族人休息和祭后宴饮的地方,往往建成有几进房屋的大院落。有些用石料建造的东汉墓前祠堂曾存在好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水经注·济水》记载北魏时济州金乡县(今属山东)汉司隶校尉鲁恭冢前的石祠完好无损,四壁青石,布满人物故事浮雕,又有八尺长的石床,当是祭台。山东肥城孝堂山的郭氏石祠,山东济宁紫云山的武氏石祠至今犹存。后世祠堂大多不建于墓地,但富家大族除正式的祠堂外,在墓地仍建小屋以备上墓时祭祀之用。至于在一座座单个的墓前布置石供桌,更是随处可见。

3.墓阙

阙本是一种高台建筑,最初用于登高望远,矗立在宫殿、祠庙之前,往往同时建造两座,左右相对。西汉墓阙盛行,至东汉时,墓阙多用石块垒砌而成,由基座、阙身和有檐阙顶组成。一般在正阙之旁又有子阙连为一体。墓阙形制较小,也无梯级可登,只起供墓主灵魂登临远望的象征性作用。有的墓阙刻有记载墓主生平的铭文和装饰花纹。

图二十二 凤阙画像砖

4.石雕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翁仲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仪卫耳”。[6]这种墓前石雕群最早出现于秦始皇陵园。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保卫。在西岳庙也发现东汉石人,手里拿着扫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