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长胡子时候的故事
一百二本来是有名字的,而且很好听,叫:杨飞飞。
但在一天以后,别人就“一百二”、“一百二”地叫他了,并且像“脖子扭扭,屁股扭扭……”那首歌一样,几乎一夜间就传开来。结果他的“杨飞飞”三个字差不多被人给忘了。当然老师除外,因为老师不能叫学生的绰号,就是想叫也不行。
一个人有着好端端的名字在那儿,却不叫,偏要叫“一百二”,而且是亲昵、亲切、敬佩、热爱的叫法,没有十分了得的能耐,恐怕是办不到的。
一百二有许多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他没有长胡子时候的故事。当然到目前为止,一百二仍然没有长胡子。这些故事真是精彩得不得了。王叔叔就是听到这些故事,才决定写一百二的。王叔叔当时想,我要不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一万年以后,不被人骂才怪哩。
因此,我们的一百二总是自豪地这样开始他的各种故事:“嘿,我小时候呀……”
一百二说他小时候登过泰山。泰山那个高呀,站在泰山顶上,山下的人比蚂蚁还小一点点。天上的云也只是在山的半腰飘荡。一百二说他本来打算把云装在盒子里,带些回来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可原来云就是水汽。
听故事的人纷纷附和着说,是呀是呀,云可不就是水汽嘛,书上也是这么说的。但亲眼看见云是水汽的却只有一百二一个人,而且他还准备用盒子装些回来。因而,大伙儿的眼睛里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无限的向往,以及对一百二在登泰山时把他们放在心中的感激。
一百二说他小时候爬过长城,长城那个长呀,让你走三天三夜都走不完,真想不出长城是怎么造出来的。当然了,下令造长城的是个名叫秦始皇的人。秦始皇你们认识吧?就是那个功夫了得的人,好多刺客都没能把他杀死,而他却把许多人杀死了。他要不是杀死好多人,就凭造长城这一点,我一准喜欢他……
大概由于一百二心里有着太多小时候故事的缘故,他一不小心,就把故事的中心给讲偏了。这一点得请你原谅。
在一百二的许多故事里,有两个故事被他一讲再讲,属于经典。
第一个是捅马蜂窝。
“有这么大——”一百二用手比画着,样子比一个五千克重的大西瓜还要大一圈,“我戴着一顶草帽,手拿一根长竹竿,一下子就给捅了下来。‘轰’的一声,那声音跟一万架直升机在天上飞的声音差不多,那些个毒蜂铺天盖地地朝我追来。我跑得那个快呀……野兔跑得够快了吧?我跑得比最快的野兔还要快……”
“有没有被毒蜂追上?”听众中有人不放心地问。
“笑话,我怎么会被毒蜂追上!”一百二昂着头说,只差拍胸脯了。
“还有一回,我落进了井里……”这是一百二的第二个经典故事。每每到此,一百二总要故意停下来,卖一个关子,等别人急了,甚至给点好处,比如一块巧克力什么的,他才讲,“关键是这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我在井下把嗓子喊哑了,也没有人来救我。没有在井下待过的人不知道……你们谁在井下待过?没有吧?我知道你们没有。井下那个冷呀,赛过冰箱,不信你们回去在冰箱里待上一个小时,那时你们就知道待在井下是什么滋味儿了。老这么待下去,还不把我冻成冰棍儿?司马光能砸缸救别人,我杨飞飞为什么就不能救自己?最后我像猴子一样爬了上来……”
听故事的人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这时,因给了一块巧克力什么的同学,特别兴奋,好像他也成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一百二的故事总让人羡慕,总让人心跳加快,又有点让人忌妒,怎么那么有劲的故事都让一百二轮上了?
一百二小时候的故事有许多热心听众。这些人的嘴巴往往一传五、五传十地把一百二的故事传下去。一百二在校园里,可算是大名鼎鼎。如果草木有眼睛、有嘴巴的话,它们看见一百二,一定会说:“嘿,那不是一百二吗?”
现在可以讲一讲“一百二”这个绰号的来历了。那是在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也算小时候吧)的一次体检时,还没有成为“一百二”的杨飞飞朝秤台上一站:天哪,六十千克!惊得那位负责测量体重的医生,舌头差一点点就缩不回去了。这位医生接着还说了一句话:“乖乖,整整一百二十斤啊!”从此,“一百二”三个字在校园里响亮地传开了。
试想,一个人被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争相宠爱着,可着劲儿给他吃好的穿新的,而且什么事也不让他做,包括穿衣服、系鞋带、洗脸什么的,更不许他玩。因为一玩,新衣服肯定就要脏了,说不定还给弄破了。大人都希望新衣服穿在小孩身上永远新永远干净。这是许多小孩子深有体会的。这么一来,杨飞飞能不长出一百二十斤肉来吗?不但能,而且可能还要长下去。
一百二现在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学四年级是不是还算小时候呢?我们不妨推敲推敲一百二的那些“小时候”的故事。
一百二不是说他攀登过泰山吗?他是怎样登上去的呢?你能想象一百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登泰山的情景吗?如果不是他爬上去,谁又能驮着一百二上得了泰山?看来,一百二可能是被人抬上去的。
一百二说他被毒蜂追赶时,跑得比最快的野兔还要快。我们先不说在日益城市化的小镇林立的高楼里,到哪儿寻找野蜂窝,仅从他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来看,每次跑步,他总是第一,不过是倒数第一。
至于失足落下井,又像猴子一样爬上来嘛……
行了,我们还是给一百二留一点面子吧。
跟你讲,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在小时候没有些惊险的故事、有劲的故事、好玩的故事,那将会多糟呀,简直是糟糕透了。那么,你对一百二有许多“小时候”的故事,还感到奇怪吗?
一个叫江一舟的同学就感到奇怪,也不只是奇怪,他还要说:“吹牛皮呀,有这事?!”
“你也吹呀!你怎么不吹?既然是吹牛皮,你为什么还要来听!”一百二的崇拜者不高兴了。
确实,一百二每次讲故事,都少不了江一舟。明明知道人家吹牛皮,还要听。把牛皮吹到这种程度,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你得相信这一点。
我们现在来看看一百二成为四年级学生以后的故事。
先得声明一下,这些故事可绝对不是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