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玛雅的独奏
第二节 森林:玛雅的独奏
玛雅文明
历史上的玛雅地区东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西邻墨西哥中部,北接墨西哥湾,占地32.5万平方千米。南部是高原,盛产松树、橡树和龙舌兰。龙舌兰叶长而顶部尖,犹如长舌,远看像兰草,其叶片肥厚有锯齿边,多纤维,可供纺织。中部地势较缓,为热带雨林气候,经常下阵雨。那里密林覆盖大地,候鸟杂居。北部尤卡坦地势较低,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湖不多,饮水多半依靠井泉。
森林中的王国
关于玛雅历史的纪年,人们原先一无所知。不过,很早就有一则传说在美洲中部流传着。某王子在大森林外,听神秘的小人儿讲,有一个巨大的城堡坐落在密林深处,那里的人们在受难,正等待着王子去搭救。这样,王子便持剑前往,披荆斩棘,最后抵达城堡。城堡里果然有一位公主和一大批臣民被女巫的咒语弄昏了,王子唤醒了他们,恢复了这个城堡里和平、宁静和幸福的生活。这则传说反映了玛雅人相信在森林深处存在过古代城市国家。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靠口头传说,就将这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了。
森林中有古代城堡的传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吸引了近代一位美国人约翰·劳德·斯蒂芬斯和一个英国人卡瑟·伍德的向往。公元1893年,他俩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前往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的边境一带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古代城堡。他们越过危险的沼泽地带,穿行于阴森的密林之间,终于在玛雅科班遗址发现了古城的断垣残阶。还找到了一块4米高、1米宽的石碑,验证了传说的真实性。
在玛雅《基切——玛雅人的圣书波波尔·鸟》一书中,是这样写的:传说神用玉米造成了人,第一批被造成的人有八名,他们是基切人的祖先,由这些祖先衍生的君民组成了基切部落。部落神托伊尔摩擦转动草鞋生了火,给基切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其他部落闻讯赶来索取火种。在诸神的指点下,基切人向西移民,与其他部落发生了战争。这些部落施用美人计和联合对敌的策略均告失败,得到神灵保佑和动物协助的基切人统治了这些部落,基切人的祖先巴兰·基特塞等四人升天当了神仙。基切人的政权传到第四代时,内部发生了争权械斗。结果,巴兰·基特塞的后代打败了其他家族。确立了专一的统治,他开始用战俘祭神。基切酋长阿奥·古库玛茨精通法术,能七天升天,七天人地,七天变蛇,七天变鹰,七天变虎,七天变血,慑于他的神威,其他部落纷纷前来投降,表示臣服,政权传到第六代时,叛乱四起,结果被镇压下去。自那时起,基切人巩固了他们的国家,培养自己的武士和弓箭手,任命了军官。酋长和其他贵族们建立起规模庞大的托伊尔神庙,祈求神灵护国佑民。
在玛雅人信奉的神中,龙形的伊特萨姆纳地位最高,他是玛雅众神之首,玛雅人认为他就是天地本身,是天地的创造者,是诸神与万物之主,玛雅人还相信具体的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一个世界创造出来后,历经沧海桑田的大劫大变最后又归于毁灭,而作为创造之神的伊特萨姆纳同时也是毁灭之神,当某一世界将尽之时,他就化身为天上巨龙,从口中倾泻洪水,毁灭这个世界。玛雅人认为世界已经历几次毁灭和重生,以后亦将周而复始继续下去,他们预言世界将会毁灭。
为了讨好神祇令末日迟些到来,祭祀成为重要的一项仪式,而奉献出珍贵的新鲜人血就成了最能表示诚意的祭品。初期这种献祭可能只是从王族成员中象征式的滴血来表示,但随着玛雅文明渐走下坡,人也愈来愈迷信,数滴鲜血已不能表示诚意,于是战俘和奴隶成了更佳的“祭品”。“祭品”会被带上金字塔顶部的神殿,祭师当场剖开“祭品”的胸膛,取出血淋淋还在跳动的心脏献给神。据说有时“祭品”的主人可能还会兴致勃勃地从“祭品”中取出几根骨头,拿回家中当做装饰。
玛雅的历史
对玛雅历史的分期问题,历史和考古学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分为旧国和新国两个时期,以公元9世纪末以前为旧国时期,以公元10世纪至西班牙征服玛雅为新国时期。另一种意见是将玛雅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自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世纪;古典时期,自公元4世纪至公元9世纪;后古典时期,自公元10世纪至公元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时期。国外史学界多半采用这种分期法。
相当于中国西周至三国时的1000多年间,即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世纪,玛雅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后期。这时石器的加工技术已有显著进步,出现了石杵和石臼,并能大量制造陶器,其中有素底刻纹的,也有红底白纹的陶制品。从当时的大量陶片来看,便可知道玛雅居民已由游猎发展到定居农耕,因为以游猎为主的人群携带不了许多笨重易碎的陶制坛坛罐罐。玛雅人在这个时期还塑造了不少陶质人像,最常见的是“女神像”,反映了当地人对“大地女神”、“丰收女神”的崇拜。当时,玛雅人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其次有土豆、南瓜、番茄、辣椒、棉花、可可、烟草等。就全世界范围来看,玛雅人是玉米、土豆、棉花、番茄、可可等农作物最早的培育者之一。他们还学会了养蜂、狗和火鸡。
00令人奇怪的是,玛雅人竟然始终不会炼铁,不曾制造车轮,也不会饲养牛马。公元10世纪以前,玛雅人使用的主要工具还只是石器,此后铜器逐渐多了起来。他们的石器主要是用燧石制造的。公元前后,玛雅人随着生产的发展已经分离出专门从事手工业的人群,有了石匠和玉匠。农民自己也兼营手工业。随着物资交换的需要,商人便出现了。
玛雅文化形成时期的末叶,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出现了战俘奴隶。自由民分化成贵族和公社社员。此时,玛雅已有较大的神庙和职业祭司。职业祭司属于贵族行列。神庙很多,有的盖在有好几层楼房高的高坛上,后来发展成为正锥体形的金字塔,远远望去,高耸雄浑,蔚为壮观。神庙群和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地点,逐渐演变为印第安人的“城市”。但玛雅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一般没有内城和外廓之别,没有城墙。城里缺少固定的街道、商店、住宅和一般市民。公元292年玛雅人建立的城市提卡尔据说是已知的最早建立的城市,并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已形成城市国家的雏形。
古典期:雨水的重要
自公元4世纪至公元9世纪,相当于中国两晋至唐代这一时期,玛雅人进入了奴隶社会,产生了典型的玛雅文化,这是玛雅历史上的古典时期。
此时玛雅地区奴隶制城市国家纷纷建立起来,已发现树立纪年石碑的城市就达100多个。最先建立的提卡尔城这时已占地80公顷,拥有3000座建筑物,市内建有蓄水池和天文观察台。
第一批玛雅奴隶制城市国家基本上建立在尤卡坦半岛南部佩腾一查湖畔,这湖名的意思是伊查人的佩腾湖。通过考察,人们发现除提卡尔建于公元292年外,乌沙克通于公元328年也建立了纪年石碑。稍后,乌苏马辛塔河谷相继出现了雅克斯奇兰和帕连克。公元5世纪时,尤卡坦半岛南端出现了基利瓜和科班。科班建立纪年石碑的年代在公元435年至公元534年之间。玛雅文明在古典期发展至巅峰,多座城市矗立在茂密的中美洲丛林之中,包括三座最宏伟的玛雅城市蒂卡尔、帕连克和玛雅潘。在接着的后古典期,玛雅文明中心渐渐转移到尤卡坦半岛,出现了奇琴伊查和乌希马尔等著名城市,但气势已渐走下坡了。
迫于外族的侵略,玛雅南部一部分居民于公元5世纪时,开始向尤卡坦半岛北部迁移。在迁移中,于公元5世纪末和公元6世纪初,他们发现该地有两口大井(实为巨大的天然蓄水池),泉水清洌,周围林木茂盛,是生产和生活的好地方。于是在公元711年,他们便在那儿建成了大型的城市“奇琴伊查”,意思是“伊查人的井口”。
为了纪念此井的“功劳”,伊查人留有一种奇风异俗,由于尤卡坦半岛北部淡水奇缺,因此,人们极为重视水源,而奇琴伊查的淡水井规模大(井口宽达60米),水质好,使用不尽,于是就被认为是“圣井”、“雨神之家”。为了讨好雨神,奇琴伊查人对这口井顶礼膜拜。经常投入金玉,奉献神灵,祈求井水永远充裕和普降甘霖,有时在大旱时节,甚至将活人扔进井内祭神。如果被投者几小时后还能侥幸活着,就会被人们救上岸来,并备受崇敬,认为他是雨神派回来的使者。后来果然有个叫亨那克·塞尔的人被投入井内而幸免于死,结果竟以“神使”的身份做了强大的城市国家玛雅潘的最高统治者。
后古典期:分合之间
自公元10世纪至公元16世纪初,由于墨西哥中部托尔特克人的入侵,玛雅历史开始进入后古典时期。公元10世纪至公元11世纪,托尔特克人的后裔统治着奇琴伊查,该城已经成为玛雅最主要的城市。这时,伊查人的主神(一说是伊查人的领袖)称为“库库尔坎”,这个称号是托尔特克人的主神圭查柯脱尔的玛雅语译名。传说库库尔坎掌管空气和水,其形象是背上长着羽毛的大蛇,亦称羽蛇或飞蛇,人们必须敬仰它。由此可见,托尔特克人已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于玛雅人。此外,他们还将冶金(主要是制铜)技术引进玛雅,使玛雅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公元11世纪初,奇琴伊查、乌斯马尔和玛雅潘结成了联盟。这三个城市都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北部。
从公元1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叶,玛雅潘成为玛雅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本来,奇琴伊查、乌斯马尔和玛雅潘三个城市的联合,可以导致一个玛雅大国的产生。但它们貌合神离,互相猜忌,结果引起战争。公元1194年,以亨那克·塞尔为首的玛雅潘势力攻占了奇琴伊查城,镇压了居民们的反抗,并进行大屠杀。随后,玛雅潘又战胜了另一个对手乌斯马尔城。控制了这两个最强的城市后,亨那克·塞尔着手建立玛雅奴隶制大帝国。他扩建了玛雅潘城,在该城的周围砌成宏伟厚实的城墙,并建筑六个有门楼的城门,城内大小建筑物多达3500个。除建造高耸的坛庙外,由于亨那克·塞尔不是贵族。他便竭力修建世俗统治人物的华美住宅,其中有复杂的立柱厅屋,有众多舒适的房间,装饰绚丽,设备齐全,被正式称为“宫殿”。此叫,玛雅潘不仅是个宗教活动中心,而且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繁华城市。玛雅潘的统治大权已不再为祭司掌握,实际上落到了新军事贵族手中。玛雅潘的统治者热衷于侵略邻邦,掠夺奴隶,抢劫财富,它变成了玛雅地区空前强大的霸主。
公元1244年,奇琴伊查人起来又占领了玛雅潘城。此后,伊查人便同玛雅人混居在一起,逐渐同化。从那时起,他们就被称为玛雅人了。其实,主要是因为玛雅潘国力强盛,基础雄厚,文化发达,影响最大。各国历史中常有以最强的朝代作为国名或族名的事,于是,人们就用“玛雅人”来通称这个地区的居民,用“玛雅”来通称这个地区,用“玛雅文化”表达这个地区居民的贡献。
公元15世纪初,柯柯姆王朝夺取玛雅潘政权后,它借助墨西哥中部国家的雇佣兵,残暴地压榨人民,引起公愤。公元1441年(一说是公元1450年),玛雅潘的居民在乌斯马尔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攻占、抢掠和烧毁了玛雅潘城,赶走了居民。正如《玛雅人的编年史》一书所叙述的那样:“城里的人被城外的人驱逐了出去。”
玛雅潘城被彻底毁灭这一事件,阻止了玛雅潘向奴隶制大国的目标前进。此后,玛雅地区始终没有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帝国来。玛雅潘的废墟曾被发掘,研究结果证明了那次浩劫确实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