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智慧用途不明

第二节 历法:智慧用途不明

如果说,汉人是按照历史,为传统而活的民族;那么玛雅就是按照预言,为未来而活的民族。他们深深相信《豹的预言书》的预言记载,安然接受既定的未来。据说,1519年西班牙入侵者时,当年正是玛雅人的太阳终结之年。直到1696年,征服者派遣的神父抵达时,玛雅部落的领袖竟然说:“根据预言,我们背离神的日子还未到,请四个月后再来吧!到时,我们将履行预言。”

超越占星术

在《古代的玛雅》一书中,作者莫利肯定地告诉我们: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前后,祭司们创造了一套具有位值概念的数学体系。包括‘零’这一概念及其运用。这是一个卓著的智慧上的成就。”

一个群居在丛林深处从事农业生产的部族,怎么会搞出这样高度复杂的数学体系来呢?希腊、罗马、巴比伦、波斯和埃及人都花了很多的力气才创建了伟大的文明,但是,他们所用的数学体系都要粗糙得多。

如果说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是一无用处的,而他们竟然会把它创造出来,是能想象的事吗?

这个问题难倒了像英利那样的研究玛雅问题的学者们。他们只能遮遮掩掩地解释说,玛雅的祭司是为了有助于占星术的运算,才发展了这一数学体系的。毫无疑问,玛雅的祭司们就是这样来使用他们的数学体系的。但是,一群属于“原始”民族的祭司阶层,居然仅仅为了排遣时日搞出这样的名堂,也是不太可能的吧?

我们要谨记,在任何社会中,祭司所充当的都不是发明者或有创造性的角色。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宗教历来扮演的是保守的角色,但祭司及其所属阶层肩负着维护本族人民的传统的职责。在欧洲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把罗马文字和罗马法典保存了下来。同样,巴比伦的祭司在苏美尔族消灭之后,还长期保存着苏美尔的语言和文化遗产。也许,玛雅的祭司很可能并非玛雅数学体系的发明者——他们只是它的维护者,把它保存了下来。甚至对玛雅的农民和工人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之后,还保存在那里。这就是为什么“当玛雅人已经没落到使用石器和兽力从事劳动时,在祭司们的手里还保存有一套具有复杂的公式和先进方程的数学体系”的解释,这就像一辆汽车没有了汽油就没有用,或一架照相机没有了胶卷就没有用那样,玛雅的数学体系离开了使之形成的先进技术,也就一无用处了。

今天的玛雅人还记得这一先进体系的意义吗?他们还记得创造了它的那个古老文明吗?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回答。

玛雅历法

玛雅人有十分优秀的天文知识。玛雅人的纪年不仅不同于美洲其他民族,而且与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计算日、月、年的体系也无共同之处。他们上溯到11000年前(冰川期结束),用百万年来计算自己的历史,这只有在宇航时代才会运用到这种计算。

最令人惊奇的是:玛雅的历法是四套!其中最精确的是365日的太阳历,其余三种为360日历、354日又8小时历,以及260日的卓金历,而且它们各有用处,例如365日历是通行计时的历法,260日历是卜吉凶的,四种历还可以互相核对误差。365日的太阳历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年终加5天“禁忌日”。“20”是玛雅人的进位数,这来自人有10个手指和10个脚趾。以360天除以20天,即得出18(月)。玛雅历的纪元开始时间相当于公元前3113年。

他们凭积日法记下了自纪元以来所经过的时间天数,他们的纪元开始于一个神话中的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3113年。他们的传说记载了几次“世界”的毁灭,每个新的起点都开始于这些毁灭性的破坏之后。最后一次始于公元前3113年,和我们用碳-14测定的时间相吻合。玛雅人确定1年为365.242129天,这比未经校正的旧儒略历年365.250天和校正后的格里历年365.2425天都更接近现在全世界通用历年365.242198天。不仅如此,玛雅人同时“还制定了矫正的公式来调整实际年度和日历年之间的误差,而这在我们则是用闰年来处理的”,玛雅人算出了一年是365.242日。这些准确计算,需要颇高深复杂的数学技巧和天文知识,难道一个原始民族能具有这么高的天文历算知识?

从我们占有的全部资料来看,玛雅人对时间的关注与他们农耕上的需要是毫不相干的。上面已经指出,从祭司们保存下来的数学体系和编年制中,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我们知道,他们日常农耕用的日历,甚至在使用时还得随时纠正,所以只能是一个草率制定出来的过渡的措施,这点是再明白不过的了。有一个时候,学者们认为玛雅的数学体系、历法和文字都是晚近的发展。他们把其出现的年代定在基督诞生后的几世纪,即公元300年至公元700年玛雅古典时期开始之时。不过,在最近发掘出来的实物中,又发现一种被称为奥尔梅克人用过的更早的体系。奥尔梅克人以前被认为不属于玛雅族,但现在专家们已经知道,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是一家。远在基督降生之前,奥尔梅克、玛雅就使用了玛雅数学体系和复杂的纪年单位。玛雅编年体系形成的年代比我们过去设想的要早得多,可以上溯几千年,直到美洲的遥远的过去。

奥尔梅克一玛雅体系的肇始,过去估计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而新的考古发现,则是这个数字的三四倍,也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

一度被认为是晚近的成就且准确得惊人的历法和天文图表,根据我们现有的最古老的资料,知道原来是玛雅遥远的过去年代的产物。的确,我们追溯得越远,这些成就给我们的印象也越深。玛雅的书写方式和中国以及苏美尔人的石刻一样,是由上到下直写的。苏美尔人后来又把它改为我们今日所用的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他们之所以这样改变,是因为在泥制碑版直立书写不方便。这就证明,他们没有创造自己的体系,而是抄袭别人(玛雅人)的,只不过为了适合自己使用做了某些改变而已。如果这个文字体系是他们自己创造的,那么一开始就会采用适合自己的写法。

数学体系

玛雅人的数学体系、历法和全部技术计算用的都是二十进制,这点使专家们大惑不解。有的人讲不出道理就瞎猜,说这或许是用以表示10个手指头和10个脚趾头。玛雅人先数一只手(数到5),再数另一只手(数到10);然后再坐下,脱掉鞋袜来数脚趾头(数到20)。如果数目大,还得从头数起,或者另找一个玛雅人去数。不幸的是,这套理论并不能说明为什么其他民族却不是这样做的:有用十为单位的(我们现代的十进制),也有用六十进位的(难道计算时还得先找三个人来数手指头和脚趾头?),更有用二进位的,此外还有花色繁多的其他体系,一言以蔽之,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而选择的“理由”也自然多得数不清。在现代法语中还保留二十进位制的痕迹——4个20亦即80——够奇怪的吧!

玛雅人使用一点、一横、与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来表示数字。考古学家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数字表达与算盘的算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类似的原理今天被应用在电脑的“二进位制”上。

玛雅计日的单位出奇的大,考古学家已经知道的数值为:

20日为1维纳尔

18维纳尔为1屯等于360日

20屯为1卡屯等于7200日

20卡屯为1巴克屯等于14万4000日

20巴克屯为1匹克屯等于288万日

20匹克屯为1卡拉布屯等于5760万日

20卡拉布屯为1金奇耳屯等于11亿5200万日

20金奇耳屯为1阿拉屯等于230亿4000万日

卓金历

为何要发展出这么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单位大到即使是现代人也用不到。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这么大的数字也许只有一种学科会用到,那就是天文学。天文学家常常要用很大的数字单位表示星系间的距离,只有天文学的“天文数字”才会这么大。历法中的玛雅预言在玛雅历法中,有一个叫“卓金历”的历法,这种历法以一年为260天计算,但奇怪的是,在太阳系内却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

他们对太阳和行星运动也有着极精确的研究,其中特别重视金星的研究。

他们知道金星运行周期为584天,分为四段:晨见236天,伏90天,夕见250天,伏8天;并且知道五个金星会合周年的和等于8年的时间。如果按他们的方法去推算金星的运转周期,1年仅有1天的误差,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天文学成果。看一下玛雅人计算月亮、太阳、金星的奇怪公式,你一定会怀疑这些公式是用电脑推算出来的:

(月亮)20×13×2×73=260×2×73=37 960

(太阳)8×13×5×73=104×5×73=37 960

(金星)5×13×8×73=65×8×73:37 960

这些公式的意思是说,每一种周期经过37960天后,便会相遇在一条直线上,而根据玛雅人的神话传说,那时“神祇”就会到一处宁静的休息处所。

金星历年是指金星环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玛雅人费了384年的观察期,算出584的金星历年(他们发觉金星在八个地球年中恰恰走了五圈,然后再重复循环,便用5除8个地球年的天数──2920──得出584天),而今日计算则为583.92天,误差率每天不到12秒,每月只有6分钟。以这么高的精确度计算出金星历来,实在是件不可思议之事。

不要忘记,这些成果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那时,世界最发达的文明国家,像中国、印度等也才刚刚结束落后的原始状态。他们的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依照这种历法,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在金星和地球之间。“卓金历”中的这个符号,表达了玛雅人所描述的银河核心,并与我们所熟知的太极阴阳图非常相似。有玛雅学者认为,这个叫“卓金历”的历法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规律,而据“卓金历”所言:我们的地球现在已经在所谓的“第五个太阳纪”了,这是最后一个“太阳纪”。在银河季候的这一段时期中,我们的太阳系正经历着一个历时5100多年的“大周期”。时间是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

在这个“大周期”中,运动着的地球以及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这束射线的横截面直径为5125地球年。换言之,地球通过这束射线需要5125年之久。玛雅人把这个“大周期”划分为1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化都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在13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又划分为20个演化时期。每个时期历时约20年。这样的历法循环与中国的“天干”、“地支”十分相似,历法是循环不已的,而不是像西元纪年一直线似的没有终点。他们认为自创世以来,地球已经过四个太阳纪。

当太阳系诸星体经历完了这束银河射线作用下的“大周期”之后,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玛雅人称这个变化为“同化银河系”。从玛雅预言中的“大周期”的时间上看,到今天已经接近尾声了。从1992年到2012年这20年的时期中,我们的地球已进入了“大周期”最后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

玛雅人认为这是“同化银河系”之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他们称之为“地球更新期”。在这个时期中,地球要完全达到净化。而在“地球更新期”过后地球将走出银河射线,进入“同化银河系”的新阶段。既然玛雅人的历法如此精准,那么他们的预言应该也有一番根据。在环境污染严重,天灾人祸不断的今日,我们可以想想,玛雅人的预言究竟在提醒我们什么?

埃里克·汤普生在《过去的世纪》一书中论述这些石刻时指出:

“对付这种天文数字,脑筋是要动个不停的,这些运算不但要具有很高的速率,更重要的是还得用特定的符号把它们记录下来。而这些都是在大主教乌歇尔把创世纪定在公元前4004年的1000年前干出来的。”

在基里瓜发现的一块玛雅石刻上,提到了发生在9000万年前的事。另一块来自同一地区的石刻上的事,则追溯到更早的时期。40 000万年以前。这些可不是祭司们在消遣中想象出来的玩意儿,而是“正确注明日期、月份情况的实录”。

汤普生接着又指出:

“如果没有19世纪的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著作使我们得以大开眼界的话,要对那个时代做出今天这么一个估计,对我们来说则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了。”

只是在近年来,我们才对宇宙日益了解,才对太空旅行更加发生兴趣。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才发现有使用这类特大计算单位的必要:光年(最早在公元1888年使用)和秒差距(等于3.26光年)。只有涉及星际距离和星际航行问题时,才需要这样大的计量单位。

这些证据能否有助于解开提瓦诺科的太阳门之谜?太阳门是一座记载有金星历法的碑版,上面的雕刻则令人联想起太空服装和火箭上的引擎。

显然,中美洲普普通通的农民是用不着天文数字和这样复杂的历法的,在播种和收割他们的庄稼前,也不用知道金星的公转周期,更不用管历法上有或存在误差。

历史起始点

惠特罗在他那本资料丰富的《时间的性质》一书中说道:“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代人中,玛雅人对时间最念念不忘。”这些专家都承认玛雅人可能最早意识到必须定一个“起点”,一个可以作为他们编写历史的开始时间。举例说,罗马人以罗马帝国的建立,希腊人以第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作为起点,那么玛雅人呢?

专家们说,好吧,玛雅人用的大概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年代,因为他们把这一起点定在定居于新大陆的记载(这是目前能为人们接受的记载)之前约3500年。好啊,单凭这点,我们就该把这个年代看成是想象的产物吗?希腊史的起点是公元前776年,罗马史的起点是公元前753年,都不算是想像的产物,它们都为近代的研究成果所证实。从史前美尼兹统治下的第一个王朝开始,埃及所用的编年也被肯定是合乎事实的。中国历史始于夏代,一直被认为根据的是传说,现在这个看法也改变了。据张广治在《旧日世界考古学中的年代》一文中说:“考古发掘证实了司马迁对商代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我想可以预料,考古发掘也会证实夏代的存在,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苏美尔王李斯特》一书写到,早期苏美尔的历史原先也被认为是神话,直到发现了古建筑物上的石刻,才证明它是可信的。再说巴比伦王基尔该姆希一度被当做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现在则相信实有其人,他居住于乌鲁克城,那里最早的城墙是他兴建的。

既然近代的研究对其他古民族的历史起始年代都予以肯定,我们对所谓的“只有玛雅人的历史起始年代出于臆造”之说,还能继续相信吗?

我们应该承认,玛雅历史的起始年代较之已知的新大陆最早的历史记载要早得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专家们早已看到的那一面:西班牙人焚毁了大部分有关玛雅的纪录。我们也应该看到,玛雅历史的起始年代决非臆造的那种可能性——这就是说,这事实上只是他们最早定居在中美的年代。

玛雅编年史的起点是公元前3113年,最近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哥伦比亚北部出土的陶瓷可以定为公元前3100年期间的制品。”当然,碳14不可能给我们指出确切的年代,可是,玛雅的文字记载既能做,也做到了这点。

玛雅的传说还记载了几次“世界”的大破坏,而一个新的编年,总是开始于每次大破坏之后。我们通过某些考古发现了解到玛雅人的第一个定居之地可能就在南极洲。以后,到了冰河时期(公元前600 000年至公元前10 000年),他们被迫离乡背井,北迁至新的定居之地,至此,又采用了新的编年。最后,冰河期结束了,海水的位置上升,玛雅人又被迫再度迁徙。这次,他们在中美洲定居下来。而这次定居,看来就成为他们历史的新的起点了。

旧日失去了的世界

从古代玛雅人残留至今的文献中,人们还发现了177天、354天、502天、679天、856天、1033天这一连串数字,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指35个朔望月的交食周期,还有学者认为,玛雅人采用黄道十二宫,并且已经查明其中几个宫名如响尾蛇、海龟、蝎子等。由此可见,古代玛雅人已经能把恒星和五大行星(金星、火星、木星、水星、土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够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又从星座中划分出黄道十二宫(即12个顺着太阳在天空视运动轨道的星座)。在《巴黎手稿》中还列举了黄道带上金星等一些行星的名称和位置等,黄道带即天球上黄道两旁各8°的一条带。日、月和金星等一些主要行星的运行路径都处在黄道带内。古代玛雅人对月亮运行周期的计算方法,也别具一格,从《德累斯顿手稿》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月亮运行周期的精确计算,竟达到在405个月之后误差不超过1天。据说,在古代玛雅人神庙的圆形门上,刻绘有一幅月球背面的地图。大家知道从地球上是永远望不到月球背面的,这只有曾到过月球,或者曾乘着某种飞行器在它的轨道上经过,才有可能绘制出这样的一幅地图。秘鲁一座古神庙石碑上的玛雅铭文,暗示月球是通向“旧日地失去了的世界的门户”。所谓“旧日地失去了的世界”,大概是指玛雅人祖先的故乡或发祥地,即可能是那个公转周期为260天的已经爆炸毁灭了的大行星。那时月球可能曾经是玛雅人祖先的一个中转站。

面对古代玛雅人如此辉煌的文明,人们不禁要问,在那没有轮子、没有任何计算方法、不会使用任何金属的石器时代,玛雅人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这些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