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音域与定调
人的嗓音在音色、音域及表现力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歌曲写作必须依据人声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地使用人声的音色与音域,以充分发挥演唱者的声音特质和演唱技术,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一、音色与音域
人声总体可分为女声、男声与童声三大类型。男、女声中,又可分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男低音(bass)。根据其不同的声音特征,又可细分为抒情女高音、戏剧男高音等。
1.女高音
女高音的音色清脆明亮,一般音域为d1—a2。根据不同的嗓音特征又可分为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音色柔美清丽,音域为c1—c3,适宜演唱歌唱性、抒情性的音乐作品,如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黎英海的《孔雀啊,百灵》等。
花腔女高音,音色华丽流畅,音域为c1—e3,常在高音区运用顿音技巧。如[俄]阿里亚比耶夫的《夜莺》、郑秋枫的《生活是这样美好》、尚德义的《七月的草原》等。
戏剧女高音,音色强劲有力,音域为b—c3,常用于歌剧作品。如[意]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歌剧《托斯卡》中的《为艺术,为爱情》,金湘歌剧《原野》中的《人就活一回》,张敬安、欧阳谦叔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等。
2.女中音
女中音的音色丰满圆润,音域为g—g2,兼有戏剧女高音的浑厚与抒情女高音歌唱性的特点。如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
3.女低音
女低音的音色浓厚而庄严,音域为e—e2,多用于歌剧之中。如[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雪娘》中列尔的三首歌曲、[法]托马斯的歌剧《迷娘》中罗特利奥的摇篮曲《她将沉醉在那幸福的时光里》等。
4.男高音
男高音又可分为抒情男高音与戏剧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音色透明、响亮,音域为c1—c3(记谱比实际音域高八度)。如[意]卡普阿的《啊,我的太阳》、张寒晖的《松花江上》、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等。
戏剧男高音,音色浓厚、豪迈,音域为c1—bb2(记谱比实际音域高八度)。如[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
5.男中音
男中音的音色宽阔,声音坚实,音域为A—g1,善于表现强烈的感情。如[俄]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冼星海的《黄河颂》、刘为光的《共和国之恋》、谷建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6.男低音
男低音的音色低沉浑厚,音域为E—e1。如[俄]凯涅曼改编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黎英海的《我是一只海鹰》等。
7.童声
童声是指未变声儿童的嗓音,常用音域为c1—e2。其音色的总体特征为清脆和稚嫩。
各声部类型的音域如下:
例1-3-1
其中,空心符头标注的音高为各声部演唱中的常用音域,实心符头标注的音高要慎用。歌曲创作中,一定要掌握不同的演唱对象在音域与音区等方面的特征,更好地发挥其音质特色,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二、定调
定调是指确定歌曲的调高。为歌曲定调的方法很多,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种:
(1)根据歌词的表现内容要求,选择好演唱对象,设计好起句的音高位置,并大致确定该歌曲所使用的音域范围。
(2)根据大致确定的音域范围考虑高低两端音区的使用频率。如高音区运用较多,则定调相对降低;如低音区运用较多,则定调可适度调高。
(3)有时为了乐思的连续性,可先将歌曲写完,之后再根据高、低音区在作品中的运用情况,按照演唱对象合适的音域确定调高。
为歌曲定调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熟悉掌握各类声部的音域特征及其范围是定调的前提条件。
练习一
1.分析臧云飞的《一二三四歌》、校园歌曲《童年》、佟文西作词的《山路十八弯》和解承强作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指出它们在音调、节奏、歌词语言等方面的体裁特征。
2.分别说出你所知道的各类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和童声演唱的歌曲。
3.某歌曲的音域在低音la到高音mi之间,若是女中音演唱该定什么调?若是女高音演唱又该定什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