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多声部写作基本常识

附录: 多声部写作基本常识

多声部歌曲写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性声部组成的歌曲,其中,以二声部与四声部创作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在演唱形式上有重唱、小合唱、合唱等。在写作结构形态上,大致可分为主调型、复调型与综合型三种类型。

一、主调型写作

主调型多声部歌曲写作是指以一至两个声部为主旋律(多为高音声部或次高音声部,即主调),其他声部对该主旋律声部起陪衬、充实的作用,形成“主、从”关系的多声结构形态。主要写法大致有和声式、持续音与持续和弦衬托式及音型衬托式三种类型。

1.和声式

和声式写法是指以陪衬与充实来对主旋律进行衬托的一种主调写法。其声部特点在横向上保持节奏一致或基本一致;在纵向上,以运用调式结构内部的和声音程与和弦结合为主。在和声音程与和弦的使用中,以大小三、六度音程与调式结构中的正三和弦为主,不协和音程及和弦要按照和声学知识要求进行解决;在民族音乐风格中,也可采用平行四、五度与非三度结构的和弦形式;在声部连接与进行上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八度与同度以及声部超越,以保持声部之间良好的运动状态及音响上的平衡协调。这一写法在多声部歌曲创作中是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

例6-1-1

例6-1-2

例6-1-3

例6-1-4

例6-1-5

例6-1-6

例6-1-7

2.持续音与持续和弦衬托式

持续音与持续和弦衬托式写法是指以一个声部为主旋律(多为高音声部),其他声部采用长时值的持续音或持续和弦来予以衬托主旋律的一种主调写法。在实际创作中,主旋律声部演唱歌词,其余声部多以情景性或情绪性衬词进行演唱,为主旋律声部形成良好的艺术衬托。

例6-1-8

例6-1-9

例6-1-10

例6-1-11

3.音型衬托式

音型衬托式写法是指以具有特定表情意义的固定音型为衬托来陪衬主旋律的一种主调写法。其音型结构形式多为乐汇或乐节,在合唱中运用较多。

例6-1-12

例6-1-13

二、复调型写作

复调型多声部歌曲写作是指各声部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做纵向结合发展的一种多声结构形态。主要写法有支声式、对比式、模仿式三种类型。

1.支声式

支声式是指各声部之间以同一旋律的变体在同一时间内做纵向结合发展的一种复调写法。其特征是时分时合,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应用广泛,多用于二声部歌曲创作中。

例6-2-1

例6-2-2

2.对比式

对比式写法是指具有对比意义的多条相对独立的旋律性声部做纵向结合的一种复调写法。从音乐材料上看,对比主要产生在不同的旋律进行与不同的节奏型之间。从乐思上看,各声部之间可以是同一乐思不同侧面的表达,也可以是不同乐思的各自体现。

例6-2-3

例6-2-4

例6-2-5

上例中,两个声部在内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比。男声部的乐句以长乐句为主导,女声部的乐句由乐汇构成,与男声部形成呼应关系。

例6-2-6

例6-2-7

例6-2-8

3.模仿式

模仿式是指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做先后呈现,从而构成声部之间相互模仿的复调写法。究其模仿的忠实程度看,可分为严格模仿与自由模仿两种类型。严格模仿是严格的重现开始声部,手法较为单一;自由模仿则是在重现过程中构成一定的变化,手法较为多样丰富。

例6-2-9

例6-2-10

例6-2-11

例6-2-12

例6-2-13

例6-2-14

例6-2-15

例6-2-16

例6-2-17

三、综合型写作

综合型写作是指声部之间在不同段落结构中分别采用主调型与复调型写作的综合形态。在实际创作中,这一手法运用较为普遍。

例6-3-1

多声部歌曲写作题材内容宽泛多样,技术灵活严谨,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在创作实践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和声学”、“复调学”以及“曲式学”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保障艺术创作顺利进行和提高创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