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歌曲主题是指具有独立结构形式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并能体现清晰性格面貌的、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它是歌曲结构的核心,也是构成整个作品形象的基础和音乐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分类
音乐主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依据作品内容要求以及曲式结构来决定的。就其结构而言,主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乐汇式、乐节式、乐句式等,甚至在大型的音乐作品中,有时一首完整的歌曲都可以当作主题来使用。也就是说:表现内容越丰富,曲式结构越复杂,那么主题的篇幅也就越大,反之亦同。至于歌曲主题,通常是指歌曲开头的第一个乐句,也称为主导乐句。
歌曲的主导乐句往往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作品的基本情绪及风格特点。因此,一首歌曲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准确、鲜明、生动、新颖的主题。好的主题,歌曲开始就能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并给听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为音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主导乐句很平淡,整首歌曲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前途。所以,在创作中应当把重点放在主题上。
1.乐汇式主题
乐汇式主题又称为动机式主题,在作品的开头以短小的乐汇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说一个乐汇大致包含一个重音。如下例:
例4-1-1
例4-1-2
例4-1-3
例4-1-4
在乐汇式主题写法中,儿童歌曲最为常见,如下例:
例4-1-5
2.乐节式主题
音乐主题由一个乐节(相当于两个乐汇的结构)构成,一个乐节一般包含两个节拍重音。如:
例4-1-6
例4-1-7
例4-1-8
例4-1-9
3.乐句式主题
音乐主题由一个完整的乐句一气呵成,不能再划分出乐汇和乐节。如:
例4-1-10
例4-1-11
例4-1-12
例4-1-13
例4-1-14
例4-1-15
歌曲创作贵在主题,重在发展。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社会生活、艺术经验的积累,我们将其大致归为四点:一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其创作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积累;三是要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积累,特别是对音乐艺术经典语汇的积累,它是提高创作水平的重要专业知识素养;四是要以饱满的激情进行艺术创作。通常说,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我们以为歌曲创作的灵感就是源于对上述四方面知识学习和长期积累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分析、体会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在专业学习中,除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更需要扩大和提高对经典音乐作品(包括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能力,甚至要养成对经典音乐作品主题背记的良好习惯,以丰富自身的音乐文献积累;在艺术创作中,要以“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的精神去进行艺术创作。只有朝着上述几个方面不断地努力,才能使歌曲创作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