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三部曲式
单三部曲式由三个同等重要、不同结构功能的部分组成,每部分为乐段或相当于乐段规模的结构;三个部分既有着鲜明的对比,又统一于一个整体结构之中。其结构特征具有音乐表现较为完整的过程,即:呈示——展开或对比——收束,是歌曲创作中运用十分广泛并具有典型结构意义的曲式结构之一。
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在结构功能上具有陈述基本乐思的作用,音乐材料比较集中,主题形象单纯鲜明,结构较为清晰完整,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质。第二部分在结构功能上具有展开对比及乐思发展的作用,音乐材料可以是第一部分的展开与发展,也可以运用新材料构成。第三部分在结构功能上具有终止收束的作用:从音乐材料上看,构成两种类型,如运用第一部分的音乐材料,即构成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其特征是结构平衡、乐思统一;如运用新的音乐材料,即构成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其特征是乐思继续发展直至结束,结构形式自由多样。单三部曲式在歌曲创作中,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较为多用,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运用较少。
一、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是指在第三部分中完全再现或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材料而构成的曲式结构。其基本结构如例5-4-1:
例5-4-1
(1)完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图示
(2)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图示
下面三首歌曲均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例5-4-2
上例中,第二部分的音乐材料由第一部分音乐材料的派生发展而成,由于歌词主题思想单一,所以,第三部分以完全再现的结构形式进行音乐陈述,使词曲得到完美的结合,并鲜明地体现出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
例5-4-3
上例中,中部的音乐材料运用了新的对比材料,以同一主题形象构成多个不同侧面的描述,使作品在变化中得到统一。
例5-4-4
上例中,中部的音乐材料源于第一部分,运用了调性变化的手法,体现了同一人物形象不同的情绪表达,使作品取得了艺术对比的良好效果。
例5-4-5
上例中,中部运用了全新的音乐材料,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在人物情绪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的结构随着歌词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使词曲在主题思想表达上获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二、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是指在第三部分不重复或不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材料而构成的曲式结构。三个部分为并列对比关系,与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相比较,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乐思的对比程度更大、更强,其结构特点为乐思层层递进发展,形成作品高潮后而结束,其形态更为自由多样。结构图示如例5-4-6:
例5-4-6
例5-4-7
上例为歌剧《刘胡兰》选曲,曲调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戏曲的音乐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均由两句体乐段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乐段的变化重复。第二部分则为乐段的反复结构形式,但从节拍、速度、情绪上都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第三部分由三个不等长的乐句构成,在旋律音调上重组了第一部分的音乐素材,使音乐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充分展示了无再现单三部曲式层层递进的结构特点。
例5-4-8
上例是一首通俗歌曲,曲调素材主要来自于民间歌舞曲《秧歌调》。前两部分以节奏和音调方面的变化而构成对比,第三部分的音乐素材源于第二部分,并将其紧凑的节奏加以伸长,在情绪上达到歌颂的效果,形成高潮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