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尾声)
歌曲曲式结构中还包括一些附加的结构形式,有前奏、间奏和尾奏(尾声)。这些附加结构主要是通过乐器演奏来表现的,它们对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情绪的引导与过渡以及结构的呼应补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前奏
前奏是指歌声开始之前由乐器演奏的音乐部分。它可以揭示出作品的调式调性、速度情绪、风格意境,为演唱者提供音乐表现要素的基本信息,营造音乐意境氛围,引导和调动演唱情绪,做出多元的演唱铺垫。
从音乐材料上看,前奏由歌曲作品中的核心段落(多为高潮乐段)或某些主导乐句(多为开始乐句或结束乐句)而构成,也可以由作品主题材料的派生综合概括而构成。如:
例5-7-1
例5-7-2
例5-7-3
例5-7-4
例5-7-5
二、间奏
间奏是指歌曲乐节与乐节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或乐段与乐段之间由乐器演奏的部分。在民间统称为“过门”。它主要是在情绪上形成自然过渡与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结构上形成呼应补充的作用,多出现在节拍、节奏、速度、力度以及调性转换的地方。其规模可大可小。如前例5-4-4《唱支山歌给党听》、例5-4-5《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例5-5-1《教我如何不想她》、例5-5-2《不要再做那穿花的蝴蝶》等。
三、尾奏(尾声)
尾奏(尾声)是指歌曲中的内容基本表达后,其乐思和情绪还尚且完满时,由乐器演奏的部分。它多在人声结束时的长音(尾声)上做补充与概括,以强化作品的收束感,使乐思和情绪更加完整圆满。从音乐材料上看,多以作品的主导乐句或由主导乐句的派生概括而构成;从结构上看,多为乐句结构形式。如:
例5-7-6
例5-7-7
例5-7-8
有的尾奏是在歌声结束后,由乐器单独演奏形成,强化了作品“意味深长”的情绪特征,如例5-5-1《教我如何不想她》。
也有的尾奏取材于前奏,起到了收尾呼应的作用。如:
例5-7-9
练习五
1.复习本章内容,掌握乐汇、乐节、乐句、乐段等各种基本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类型。
2.由任课教师选定当前流行和同学们熟悉的歌曲进行乐段及其乐段内部结构的分析。
3.讲述单二部曲式两种基本类型的异同。
4.由任课教师选定当前流行和同学们熟悉的两首单二部曲式的歌曲进行分析。
5.自选歌词创作一首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6.说明单三部曲式与多部曲式的概念、类型及结构方式。
7.由任课教师选定当前流行和同学们熟悉的两首单三部曲式的歌曲进行分析。
8.自选歌词创作一首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