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饭香满山庄——记红峪口教学点优秀学员李立艳

农家饭香满山庄——记红峪口教学点优秀学员李立艳

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迁安市五重安乡红峪口村位于迁安、迁西、青龙三县交界处的长城脚下,三面环山,村北是国家AAA级景区——红峪口旅游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恰逢迁安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在此开办农村经济管理教学班,为村民送来知识和技术,促使当地村民依托旅游业发家致富。在这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致富带头人,而李立艳就是其中之一。

李立艳,女,今年24岁,初中文化,是红峪口村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适逢五重安乡政府向当地村民发起建设旅游专业村、发展旅游接待户的号召,李立艳萌生了自己创办农家饭店的想法。于是,李立艳就和家里人商量开农家饭店的事,家人都很支持。但是,对于农家饭店经营,大家都是 “大姑娘上轿”——头一次,摆在她们面前的困难一大摞。首先就是钱的问题,重新装修房子、买各种炊具,还有宣传等等,都需要钱……细细算下来需要几万元的投入。李立艳克服种种困难,开始奔波于亲戚家、朋友家,终于把钱凑齐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可是,饭店的经营管理,她是一窍不通啊,真是两眼一抹黑,急需有人指导。一筹莫展之际,一股东风吹来,迁安市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来农民的家门口指导了。李立艳第一个报名,决心跟职中老师学习更多的旅游餐饮知识,她光荣地成为了职中涉农专业农村经济管理3班的学员,参加全日制培训,边听老师理论上的指导,边跟老师实践练习,一下解开了疑惑,开阔了视野。

李立艳的金水农家饭店终于开业了。在此期间,李立艳全心全意地为来这儿吃饭的客人服务,力争把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尽力让客人满意,让客人吃得放心。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次,外地一家五位游客来红峪山庄观光旅游,玩得很尽兴,中午来到金水农家饭店用餐,老人想吃一些清淡可口、便于消化的食物,孩子对食物的形状、颜色特别挑剔,年轻人喜欢吃有滋有味的食物。哎!可真是众口难调哇!看着菜谱上为数不多的几道菜,李立艳真是一筹莫展,只能绞尽脑汁做了几道菜,满足了游客的部分要求。最后,在一片歉意声中李立艳送走了这五位游客。

怎样做好农家饭?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李立艳首先想到了有问题找老师。于是,她积极向旅游餐饮服务老师请教,而老师们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耐心解决她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她查找农家饭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然后,她和老师做了无数次实验,作出特色饭菜让大家品尝,并请大家找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立艳经营的农家饭店能做几十种农家特色小吃和农家菜,来这里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越来越红火。可喜的形势为李立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她的农家饭店日客流量100余人,月收入上万元。

李立艳致富成功了,但她始终牢记涉农老师的教导: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不出售问题食品,不赚昧心钱,自觉践行涉农学员在农副产品生产一线的天职和使命。记得炎炎夏日,她去采购猪肉,回来后又忙于其他琐事,忘记了把新鲜的猪肉放入冰箱,晚上用时猪肉已经有了异味,这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扔了太可惜了。”“异味不浓,洗洗再用。”“别人又不知道。”但是,李立艳诚信经营牢记涉农老师倡导的 “诚信经营”理念,毅然扔掉了变质的猪肉。虽然损失了部分金钱,李立艳问心无愧。

自主创业的李立艳决心借助迁安职教中心 “送教下乡”培训的有利优势,搞好农家餐旅游接待工作,高标准、高站位要求自己,让农家饭香满山庄!

周翠玲 文

点评

山庄景色美,山庄饭菜香,山庄人更杰。李立艳——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乡红峪口村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审时度势,潜心钻研农家饭经营管理知识,成为金水农家饭店女当家人。李立艳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使自己能够在困境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创造着自己人生道路中一个又一个辉煌。(周翠玲)